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68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基板和发光器件层之间的温差发电层,温差发电层包括自基板指向发光器件层方向设置的第一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和第二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用于根据第一导电导热层与第二导电导热层的温差产生载流子的流动形成电流并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温差发电层利用两侧的温差产生电能,实现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温差发电层吸收发光器件层的热量,以降低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的温度,且通过将温差发电层经热量转换成的电能供给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实现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尤其是硅基显示面板因具有亮度、色彩丰富、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异的特点,使其发展非常迅速。
[0003]目前,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显示面板屏体的温度较高,尤其是硅基显示面板。硅基显示面板一般采用白色发光层加彩色滤光片的器件结构,但是彩色滤光片透过率较低,导致器件需要较高的亮度以及功耗。由于需要较高的亮度,导致屏体本身会出现较高的温度且功耗也会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降低显示面板的温度和与显示面板连接的电源的功耗。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基板;
[0007]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0008]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层包括自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器件层方向设置的第一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和第二导电导热层,所述电流产生层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导热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导热层的温差产生载流子的流动形成电流并输出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
[0009]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层对应的发光器件电连接;
>[0010]所述温差发电层与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发光器件层绝缘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
[0012]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
[0013]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层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第一子导体、第二子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第三子导体;
[0014]所述第一子导体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均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导热层,所述N型半导体和所述P型半导体均位于所述电流产生层,所述第三子导体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导热层;
[0015]所述N型半导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子导体接触,所述N型半导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子导体接触,所述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子导体接触,所述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子导体接触,同一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绝缘设置,同一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第一子导体和第二子导体绝缘设置。
[0016]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单元阵列排布;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所述温差发电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对应设置;
[0017]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第二子导体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第一子导体接触,沿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构成发电模块;
[0018]在第二方向上,各所述发电模块的第一端的第一子导体相互连接作为第一输出端,各所述发电模块的第二端的第二子导体之间相互连接作为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待供电结构;
[0019]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0020]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所述温差发电单元与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设置。
[0021]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热层,所述绝热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导热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
[002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热介质层,所述导热介质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温差发电层之间。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器件层以及位于基板和发光器件层之间的温差发电层,温差发电层包括自基板指向发光器件层方向设置的第一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和第二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用于根据第一导电导热层与第二导电导热层的温差产生载流子的流动形成电流并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温差发电层利用两侧的温差产生电能,实现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温差发电层吸收发光器件层的热量,以降低显示面板在显示时的温度,且通过将温差发电层经热量转换成的电能供给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实现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显示面板在进行正常显示时,显示面板的温度较高,使得显示面板的使用感受较差。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层中的发光器件随着发光时间的延长,发光器件由于发光产生的热量越来越高,尤其是硅基显示面板中一般采用白色发光层加彩色滤光片的结构,彩色滤光片的结构透过率较低,导致发光器件需要较高的亮度以及功耗,由于需要较高的亮度,导致显示面板本身会出现较高的温度且功耗也会提高。
[0035]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
[0036]基板100;
[0037]发光器件层200,发光器件层200位于基板100的一侧,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
[0038]温差发电层300,位于基板100和发光器件层200之间,温差发电层300包括自基板100指向发光器件层200方向设置的第一导电导热层310、电流产生层320和第二导电导热层330,电流产生层320用于根据第一导电导热层310与第二导电导热层330的温差产生载流子的流动形成电流并输出至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
[0039]具体的,基板100可以为硅基板,还可以为由诸如玻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聚合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的硬质基板或由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至少一种材料形成的柔性基板,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形成于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层包括自所述基板指向所述发光器件层方向设置的第一导电导热层、电流产生层和第二导电导热层,所述电流产生层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导电导热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导热层的温差产生载流子的流动形成电流并输出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待供电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层对应的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温差发电层与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发光器件层绝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层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层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第一子导体、第二子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第三子导体;所述第一子导体和所述第二子导体均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导热层,所述N型半导体和所述P型半导体均位于所述电流产生层,所述第三子导体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导热层;所述N型半导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子导体接触,所述N型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杰季渊潘仲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