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63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属于贝类海鲜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清理箱体,清理箱体上端开口处理且清理箱体内放置清洗液体,清理箱体外侧设有曝气机,曝气机通过管路与清理箱体内部腔室连通,第一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组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内底部,第一传送带组传送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体上端部外侧且下方设有收集箱组件,第一传送带组中的传送带为上具有网孔;第二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内中部,第二传送带组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上端且出料端口下方设有杂质收集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泥蚶进行精细化表壳清理,去除泥蚶表面细小杂质、漂浮物以及粘附物等。以及粘附物等。以及粘附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蚶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贝类海鲜清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泥蚶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泥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和化痰积的功效。泥蚶清洗是贝类处理中重要且关键的工序,由于贝类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生理构成,使得泥蚶的清洗较为困难,泥蚶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泥沙、粘液等杂质,清洗时必须清理干净,否则将会极大影响泥蚶的食用及其后续的加工和精深加工开发。泥蚶的清洗一般安排两次,分别是去壳工序前和去壳工序后,其中前者更为关键。在开壳前将泥蚶清洗干净,尽可能将大量的泥沙等一并去除干净,保证后道脱壳工序中的污染物减少,避免累积。目前泥蚶常用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对泥蚶进行精细化表壳清理,去除泥蚶表面细小杂质、漂浮物以及粘附物等。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包括:
[0005]清理箱体,清理箱体上端开口处理且清理箱体内放置清洗液体,清理箱体外侧设有曝气机,曝气机通过管路与清理箱体内部腔室连通,
[0006]第一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组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内底部,第一传送带组传送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体上端部外侧且下方设有收集箱组件,第一传送带组中的传送带为上具有网孔;
[0007]第二传送带组,第二传送带组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内中部,第二传送带组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上端且出料端口下方设有杂质收集箱,杂质收集箱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清理箱上端部箱壁固接。
[0008]对于机械搅拌式清洗的泥蚶表面体型较大的生物或水草被去除,但是其表面细小附着物、泥沙以及粘液的去除效率并不高,本申请通过将粗清洗的泥蚶送入清理箱体内,利用曝气清洗方式对泥蚶表面进行清洗,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泥蚶表面破裂所产生的冲击有利于泥蚶表面粘附细小泥沙以及粘附生物的脱离,也利于粘液的去除,在泥蚶体表分离获得的漂浮物可由清理箱体内的第二传送带组向上传递并将此类杂质送入到杂质收集箱内,特别是水草屑等,这样可降低清理箱体内液体中的悬浮物,提高从清理箱体内泥蚶表面质量,而第一传送带组用于将泥蚶从清理箱体内底部传送至清理箱体外,使泥蚶在清理箱体内随第一传送带组移动过程中其表面杂质的脱离,其中将第一传送带组中的传送带表面设置网孔目的在于便于杂质向下脱离以及水体中的气泡移动等。
[0009]可选的,清理箱体上端口一侧箱壁设有导料板,用于引导清理物料进入清理箱体内,清理箱体外侧设有抽水机,抽水机进水端通过管体与清理箱体内底侧箱壁连通,抽水机出水端通过管体与清理箱体中上部箱壁连通。导料板的设计用于将泥蚶有序倒入清理箱体内,抽水机以及其管路方案目的在于使清理箱体内的水体形成流动有利于泥蚶表面泥沙、粘液等的脱离。
[0010]可选的,清理箱体内底部设有与其底面具有间距的第一分隔网板,第一分隔网板与清理箱体内底面之间的空间构成集污腔室。利用第一分隔网板来实现将泥蚶表面分离获得的大颗粒物收集至清理箱体内底部以便于集中处理,避免其向上多次悬浮造成清洗困难。
[0011]可选的,抽水机的进水端连接的管体进水管口设于第一分隔网板上部,防止抽取大量泥污水体造成水体浑浊,需根据泥蚶清洗量来选定清洗水体的更换次数以及集污腔室清理次数。
[0012]可选的,收集箱组件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上端开口设置,第二箱体内置水平设置的第二分隔网,第二分隔网与第二箱体内底面具有间距,第二分隔网上部放置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上端开口设置,第一箱体的箱底面均设用于箱内水体流出的通孔。清洗获得的泥蚶可能带有部分水体离开清理箱体,利用第一箱体底面的通孔以及第二分隔网将多余水体排出。
[0013]可选的,收集箱组件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缓冲框体,缓冲框体侧方通过连接侧板与清理箱体外箱壁连接,缓冲框体内间隔布设倾斜设置的第一缓冲板,相邻第一缓冲板之间存留间隙。间隙大于通过物料体积,通常间距选取5cm

10cm。在收集箱组件与传送带出料端之间设置缓冲组件的方式来降低泥蚶下落速度,特别是避免泥蚶下落与其他泥蚶碰撞出现破裂等问题出现,保证泥蚶完整性,具体理由第一缓冲板来起到缓冲下落作用,并间隔设置的第一缓冲板可对泥蚶起到分流作用,避免大量泥蚶集中在同一位置落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将粗清洗的泥蚶送入清理箱体内,利用曝气清洗方式对泥蚶表面进行清洗,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泥蚶表面破裂所产生的冲击有利于泥蚶表面粘附细小泥沙以及粘附生物的脱离,也利于粘液的去除,在泥蚶体表分离获得的漂浮物可由清理箱体内的第二传送带组向上传递并将此类杂质送入到杂质收集箱内,特别是水草屑等,这样可降低清理箱体内液体中的悬浮物,提高从清理箱体内泥蚶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泥蚶清理装置示意图;
[0016]图2为第一分隔网板与清理箱体连接示意图;
[0017]图3为收集箱组件内部示意图;
[0018]图4为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移动基台示意图;
[0020]图6为清洗网筒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10

清理箱体;11

导料板;12

第一分隔网板;13

集污腔室;20

曝气机;
30

第一传送带组;40

抽水机;50

收集箱组件;51

第一箱体;52

第二箱体;53

第二分隔网;60

缓冲组件;61

第一缓冲板;62

缓冲框体;63

连接侧板;70

第二传送带组;71

杂质收集箱;80

移动基台;81

接料板体;82

弹簧件;90

第一驱动电机;91

进料口;92

清洗网筒;93

转动轴体;94

支撑柱体;95

出料口;96

废料接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参见附图1

4所示,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体(10),所述清理箱体(10)上端开口处理且清理箱体(10)内放置清洗液体,所述清理箱体(10)外侧设有曝气机(20),所述曝气机(20)通过管路与清理箱体(10)内部腔室连通,第一传送带组(30),所述第一传送带组(30)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10)内底部,所述第一传送带组(30)传送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体(10)上端部外侧且下方设有收集箱组件(50),所述第一传送带组(30)中的传送带为上具有网孔;第二传送带组(70),所述第二传送带组(70)传送进料端设于清理箱体(10)内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组(70)出料端设于清理箱体(10)上端且出料端口下方设有杂质收集箱(71),所述杂质收集箱(71)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清理箱体(10)上端部箱壁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蚶清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清理箱体(10)上端口一侧箱壁设有导料板(11),用于引导清理物料进入清理箱体(10)内,所述清理箱体(10)外侧设有抽水机(40),所述抽水机(40)进水端通过管体与清理箱体(10)内底侧箱壁连通,所述抽水机(40)出水端通过管体与清理箱体(10)中上部箱壁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风肖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