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29964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聚合物/二维锡基钙钛矿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聚丙烯酰胺溶解在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氩气保护下室温搅拌。然后加入氧化亚锡在氩气保护下室温搅拌,之后再缓慢加入正辛胺在氩气保护下室温搅拌,得到前驱液溶液,最后,将前驱体溶液涂覆到透明基底上,然后将基底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到聚合物/二维锡基钙钛矿薄膜。本发的明制备方法简单,解决了铅基二维钙钛矿的毒性问题,又将聚合物与钙钛矿进行复合解决了锡基钙钛矿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将其应用于显示及光伏领域。光伏领域。光伏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稳定性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产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卤化铅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性能,例如高吸收系数、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缺陷容忍度、荧光发射波长可调等优势,成为光电功能材料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中,例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等。
[0003]但是,卤化铅钙钛矿材料的缺点也不可忽略,铅(Pb)元素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毒性问题,人们提出用其它无毒元素替代Pb
2+
,如铋、锡、锑和其它过渡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希望的替代元素是锡(Sn),因为锡和铅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有非常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它的毒性非常低。此外,与铅基钙钛矿相比,锡基钙钛矿具有更窄的带隙和更高的电荷迁移率,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中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然而,现阶段锡基钙钛矿的制备和应用主要受材料的不稳定性制约。由于二价锡为不稳定化学态,极易氧化成为四价锡,使得锡基钙钛矿材料及其器件的稳定性较差,而现有制备方法无法获得稳定的锡基钙钛矿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产品,旨在解决现有的锡基钙钛矿材料性能不稳定,制备方法复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将聚丙烯酰胺溶解在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中,执行搅拌,待聚丙烯酰胺全部溶解后,得到无色均匀粘稠的聚合物溶液,
[0008]S2:将SnO溶解在步骤S1中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待SnO全部溶解后,得到均匀混合的溶液,
[0009]S3:将正辛胺缓慢加入到步骤S2获得的溶液中,执行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0010]S4:将步骤S3获得的前驱体溶液涂覆到薄片状基底表面以使前驱体溶液均匀分散,然后把涂覆有前驱体溶液的基底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薄膜状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
[0011]进一步的,步骤S1中,聚丙烯酰胺与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质量之比为(1~4):180。氢溴酸的质量浓度为45%~55%,次磷酸的质量浓度为40%~60%。
[00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在常温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中执行2h~6h的搅拌。
[00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SnO的质量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之比为18:(5~20)。
[0014]进一步的,步骤S2中,通过在室温下在惰性气体氛围内搅拌0.5h~3h,使SnO全部溶解。
[0015]进一步的,步骤S3中,在室温中在惰性气体条件下搅拌1h~4h,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0016]进一步的,步骤S4中,真空干燥箱中的气压为0MPa~0.01Mpa,真空干燥箱的温度为40℃~60℃之间,干燥时间为6h~8h。
[0017]进一步的,其具有二维的平面结构,锡基钙钛矿与聚丙烯酰胺呈层状复合。
[0018]进一步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越大,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层间距越大。
[0019]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毒性较低,并且由于聚合物可以对氧气、水汽等进行良好的隔绝,使得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对外界环境不敏感,光稳定性显著增强。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制备周期短,制备材料价格低廉,能应用于发光领域。
[0022]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可以通过调节聚合物和SnO的质量比实现对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层间距大小的调控,层间距大小的变化证明了聚合物进到二维钙钛矿的层间,从而提高了二维锡基钙钛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
[0024]图2(a)是对比例1制备的(OA)2SnBr4薄膜的发射光谱;
[0025]图2(b)是对比例1制备的(OA)2SnBr4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26]图2(c)是紫外光照条件下对比例1制备的(OA)2SnBr4薄膜随时间变化的发射光谱;
[0027]图3(a)是实施例1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发射光谱;
[0028]图3(b)是实施例1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29]图4(a)是实施例2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发射光谱;
[0030]图4(b)是实施例2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31]图5(a)是实施例3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发射光谱;
[0032]图5(b)是实施例3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谱;
[0033]图5(c)是紫外光照条件下实施例3制备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薄膜随时间变化的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由图可知,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将聚丙烯酰胺溶解在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中,执行搅拌,待聚丙烯酰胺全部溶解后,得到无色均匀粘稠的聚合物溶液,聚丙烯酰胺与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质量之比为1~4:180。氢溴酸的质量浓度为45%~55%,次磷酸的质量浓度为40%~60%。
[0037]S2:将SnO溶解在步骤S1中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通过在室温下在惰性气体氛围内搅拌0.5h~3h,使SnO全部溶解,待SnO全部溶解后,得到均匀混合的溶液,SnO的质量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之比为18:5~20。
[0038]S3:将正辛胺缓慢加入到步骤S2获得的溶液中,执行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在室温中在惰性气体条件下搅拌1h~4h,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
[0039]S4:将步骤S3获得的前驱体溶液涂覆到薄片状基底表面以使前驱体溶液均匀分散,然后把涂覆有前驱体溶液的基底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薄膜状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真空干燥箱中的气压为0MPa~0.01Mpa,真空干燥箱的温度为40℃~60℃之间,干燥时间为6h~8h。
[0040]本专利技术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聚丙烯酰胺溶解在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中,执行搅拌,待聚丙烯酰胺全部溶解后,得到无色均匀粘稠的聚合物溶液,S2:将SnO溶解在步骤S1中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待SnO全部溶解后,得到均匀混合的溶液,S3:将正辛胺缓慢加入到步骤S2获得的溶液中,执行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S4:将步骤S3获得的前驱体溶液涂覆到薄片状基底表面以使前驱体溶液均匀分散,然后把涂覆有前驱体溶液的基底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薄膜状的二维锡基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聚丙烯酰胺与氢溴酸和次磷酸的混合溶液质量之比为(1~4):18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常温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中执行2h~6h的搅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性钙钛矿/聚合物复合发光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颖赵萱阮霖霁唐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