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小玲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599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弧形架,所述弧形架靠近转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远离弧形架的一端贯穿转筒的侧壁,并与转筒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远离弧形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齿轮,所述机座底壁同一径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下凹翻转配合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驱动轴,不仅带动转筒进行定角度间隔转动,实现了带动轮毂进行不同工位的切换功能,而且同步实现了驱动升降刷柱对轮毂内壁的有效清洁功能,同时,利用齿轮环与驱动齿轮的啮合,还实现了对轮毂外壁进行完整清洁功能,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清洁的效率。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清洁的效率。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清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轮毂(Car Rim)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而且各有各的利弊,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宜又结实。但钢质轮毂的缺点也相对比较突出就是外观丑陋(可以说没什么外观可言),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合金材质轮毂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较轻的重量,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但不管是钢质轮毂还是合金轮毂,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已成型的轮毂做防腐处理,即喷漆或电镀等防腐工艺,而在防腐处理之前,需要对轮毂进行充分的清洗,将其表面加工残留的碎屑和灰尘进行清除,避免在后期喷漆或电镀过程中产生影响,而现有的轮毂清洗方式简单,驱动设备较多,能源浪费较大,清洗过程中还需要对轮毂进行翻面,进而造成清洗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弧形架,所述弧形架靠近转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远离弧形架的一端贯穿转筒的侧壁,并与转筒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远离弧形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齿轮,所述机座底壁同一径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下凹翻转配合槽,所述机座内部靠近两个下凹翻转配合槽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位于转筒的外部,且所述翻转齿轮与弧形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凸卡柱,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环,所述机座顶部位于其中一个下凹翻转配合槽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主支架,所述机座顶部位于主支架远离下凹翻转配合槽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料槽,所述机座底部远离主支架的一侧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的底部设置有输出架,所述机座顶部远离上料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转筒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主支架,并与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架的中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主支架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通过输出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杆,所述摇杆远离
驱动轴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外部开设有多个径向槽,所述导柱与径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轮环相互啮合,所述主支架底部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弧形刷板,所述弧形刷板靠近转筒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刷毛,所述主支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刷柱轴,所述刷柱轴通过带传动组件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贯穿主支架,并与主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靠近刷柱轴的一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升降刷柱,所述刷柱轴的底端通过滑动键与升降刷柱定向滑动套接,所述升降刷柱底端的外部设置有刷毛,所述升降板靠近转筒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转筒靠近每个弧形架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下凹槽,所述凸柱与转筒的顶壁滑动配合,所述副支架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刷盘轴,所述刷盘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刷盘,所述刷盘的底部设置有刷毛,所述刷盘轴的顶端通过带传动组件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弧形刷板靠近刷柱轴的一侧内壁以及副支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多组喷水管。
[0005]优选的,所述转轴和第二套环均安装于弧形架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外部均开设有环槽,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多个导向支撑钉,所述导向支撑钉的一端与环槽滑动配合,且所述导向支撑钉与弧形架螺纹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内部的内凸卡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内凸卡柱均匀圆周分布于内凸卡柱的底部,每个所述内凸卡柱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0007]优选的,所述机座的底壁开设有多组导流孔,且多组导流孔圆周阵列分布于机座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顶部的导向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导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凸柱的外部转动套接有转套,所述转套与转筒的顶壁滚动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槽的一端延伸至转筒内侧的顶部,且所述上料槽靠近转筒内部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下落孔,且所述上料槽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倾斜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上料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上料槽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靠近推板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推板设置为弧形板,且所述推板的内壁固定粘接有橡胶垫。
[0013]优选的,所述输出架的底部安装有网状输送带,所述网状输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热风机。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驱动轴,不仅带动转筒进行定角度间隔转动,实现了带动轮毂进行不同工位的切换功能,而且利用驱动轴对刷柱轴的驱动,以及转筒转动时利用下凹槽与凸柱的配合带动升降刷柱进行升降,进而同步实现了驱动升降刷柱对轮毂内壁的有效清洁功能,同时,通过在主支架的底部安装弧形刷板,在弧形架到达工位停止移动时,使齿轮环与驱动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套环以及轮毂进行转动,对轮毂外壁进行完整清洁,还同时实现了对轮毂的内外壁清洁功能,而利用翻转齿轮与弧形齿条的啮合,在转筒带动弧形架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弧形架进行翻转,实现轮毂的翻转功能,进而配合后续刷盘的转动对轮辐外壁径向清洁,从而同步实现了对轮毂的完整清洁,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清洁
的效率,大大的提升了轮毂清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料槽中设置推板,进而在可以将未清洁轮毂连续输送到上料槽中,通过推板的推动完成自动上料,同时,通过在机座的底部开设落料槽,当翻转后的轮毂跟随弧形架到达落料槽后,即可经落料槽落出,并落在网状输送带上,且轮毂上的水渍在经机座底部倒流孔散落后,可以在网状输送带上继续散落,且通过在网状输送带的底部设置热风机,在网状输送带将轮毂缓慢向外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风机吹出热风,并穿过网状输送带后吹向轮毂内外侧,进而加快轮毂上水渍的干涸速度,极大的提高了轮毂的清洁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轮毂清洗系统,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筒(2),所述转筒(2)的内壁设置有多组弧形架(3),所述弧形架(3)靠近转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3),所述支撑轴(33)远离弧形架(3)的一端贯穿转筒(2)的侧壁,并与转筒(2)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33)远离弧形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齿轮(34),所述机座(1)底壁同一径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下凹翻转配合槽(11),所述机座(1)内部靠近两个下凹翻转配合槽(11)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12),所述弧形齿条(12)位于转筒(2)的外部,且所述翻转齿轮(34)与弧形齿条(12)相互啮合,所述弧形架(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套环(31)和第二套环(32),所述第一套环(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凸卡柱(311),所述第二套环(3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环(321),所述机座(1)顶部位于其中一个下凹翻转配合槽(11)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主支架(13),所述机座(1)顶部位于主支架(13)远离下凹翻转配合槽(11)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上料槽(14),所述机座(1)底部远离主支架(13)的一侧开设有落料槽(15),所述落料槽(15)的底部设置有输出架(16),所述机座(1)顶部远离上料槽(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副支架(17),所述副支架(17)与主支架(13)固定连接,所述转筒(2)的中部设置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底端与转筒(2)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转轴(21)的顶端贯穿主支架(13),并与主支架(13)转动连接,所述主支架(13)的中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4),所述主支架(13)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3),所述驱动电机(43)的底端通过输出轴与驱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杆(41),所述摇杆(41)远离驱动轴(4)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柱(411),所述转轴(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槽轮(24),所述槽轮(24)的外部开设有多个径向槽(241),所述导柱(411)与径向槽(241)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轴(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42),所述驱动齿轮(42)与齿轮环(321)相互啮合,所述主支架(13)底部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弧形刷板(6),所述弧形刷板(6)靠近转筒(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刷毛,所述主支架(13)远离转轴(21)的一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刷柱轴(5),所述刷柱轴(5)通过带传动组件与驱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主支架(13)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52),所述升降板(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53),所述导向杆(53)的顶部贯穿主支架(13),并与主支架(13)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52)靠近刷柱轴(5)的一端内部转动安装有升降刷柱(51),所述刷柱轴(5)的底端通过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杨小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