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45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包括金属挡片、舵机和测温电路板;金属挡片安装在舵机的转动轴上,且舵机运转时带动金属挡片的正面遮挡红外测温仪的镜头或从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移除,测温电路板贴合安装在金属挡片的背面,且测温电路板与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接;其中,测温电路板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4pi n接插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金属挡片作为外部温度测量参考源,实现在不使用外置黑体设备的前提条件下,对红外测温仪温度漂移现象进行温度校正;另外,采用的测温电路板可以对金属挡片内部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保证温度校正的精度。从而保证温度校正的精度。从而保证温度校正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测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测温仪作为一种体温测量设备,在机场、车站和商场等地方应用非常广泛,红外测温仪可在不影响行人通行效率的情况下实现对大量人群进行无接触体温测量。由于环境影响和红外测温仪器件自身的特性,红外测温仪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温度漂移,即体温测量错误,进而导致对体温异常者的漏报或者误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现有技术方案为利用检测视场内固定位置放置的黑体对红外测温仪进行温度的重新标定,即重新校正红外测温仪基准温度,校正漂移温度。但是该现有技术方案要求在红外测温仪视场内固定位置安放黑体设备,且黑体设备需安置在最佳测温范围内,对使用空间、环境具有严格要求,在供电不便的野外或狭小空间都不便使用此种方案;此外,由于所用黑体设备需额外购买,导致整体测温系统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可以实现在不使用外置黑体设备的前提下仍可对出现的温度漂移现象进行精确的温度校正。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包括金属挡片、舵机和测温电路板;所述金属挡片安装在所述舵机的转动轴上,且所述舵机运转时带动所述金属挡片的正面遮挡红外测温仪的镜头或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移除,所述测温电路板贴合安装在所述金属挡片的背面,且所述测温电路板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测温电路板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芯片U、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4pin接插件J;所述4pin接插件J设有4个接插口,分别为VCC2V5接插口、GND接插口、SCL接插口和SDA接插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GND引脚和ADD0引脚均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ALERT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CL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CL引脚还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SCL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DA引脚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DA引脚还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SDA接插口上;所述4pin接插件J的4个接插口还均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采用金属挡片作为外部温度测量参考源,测温电路板可以测量金属挡片内部温度,红外测温仪将根
据金属挡片内部温度对基准温度进行重新标定,在需要对红外测温仪的基准温度进行重新标定时,舵机运转带动所述金属挡片的正面遮挡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在不需要对红外测温仪的基准温度进行重新标定时,舵机运转带动所述金属挡片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移除,进而用以实现在不使用外置黑体设备的前提条件下,对红外测温仪温度漂移现象进行温度校正;另外,本技术采用的测温电路板可以对金属挡片内部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保证温度校正的精度。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型号为TMP102AIDRLR。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TMP102AIDRLR型的温度传感器芯片U可以精准的测量温度。
[0009]进一步,所述测温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挡片的背面,所述金属挡片的背面设有凹槽,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紧贴在所述金属挡片背面的凹槽中。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器芯片U紧贴在所述金属挡片背面的凹槽中,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对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温度传感器芯片U测量到的温度就是金属挡片的内部温度。
[0011]进一步,所述金属挡片上设有通孔,所述4pin接插件J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凸出所述金属挡片的正面。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4pin接插件J凸出所述金属挡片的正面,方便与红外测温仪电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舵机包括舵机本体、圆盘和压板,所述金属挡片通过所述圆盘安装在所述舵机本体的转动轴上,所述舵机本体通过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红外测温仪上。
[0014]进一步,所述金属挡片由铝合金材质构成。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合金材质散热好以及重量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测温电路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金属挡片,2、舵机,3、测温电路板,21、舵机本体,22、圆盘,23、压板,31、温度传感器芯片U,32、4pin接插件J。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包括金属挡片1、舵机2和测温电路板3;所述金属挡片1安装在所述舵机2的转动轴上,且所述舵机2运转时带动所述金属挡片1的正面遮挡红外测温仪的镜头或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移除,所述测温电路板3贴合安装在所述金属挡片1的背面,且所述测温电路板3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
接。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电路板3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芯片U、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4pin接插件J;所述4pin接插件J设有4个接插口,分别为VCC2V5接插口、GND接插口、SCL接插口和SDA接插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GND引脚和ADD0引脚均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ALERT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CL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电连接在所述4p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测温仪外置参考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挡片、舵机和测温电路板;所述金属挡片安装在所述舵机的转动轴上,且所述舵机运转时带动所述金属挡片的正面遮挡红外测温仪的镜头或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镜头前移除,所述测温电路板贴合安装在所述金属挡片的背面,且所述测温电路板与所述红外测温仪的机芯电路电连接;其中,所述测温电路板包括集成在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芯片U、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4pin接插件J;所述4pin接插件J设有4个接插口,分别为VCC2V5接插口、GND接插口、SCL接插口和SDA接插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V+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GND引脚和ADD0引脚均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GND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ALERT引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CL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电连接在所述4pin接插件J的VCC2V5接插口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U的SCL引脚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海军高旭辉赵金博张浩吴鹤张会敏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波谱华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