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543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包括标定装置、称重装置、保护气输送支路和介质回收支路;其中,标定装置第一端与称重装置连通,标定装置第二端与介质回收支路第一端连通,介质回收支路第二端与称重装置连通,保护气输送支路与称重装置连通;称重装置能够移动、升降,大幅度提高适用性;称重装置还能够实现流动介质充分隔离和保护;标定装置可以实现不同温度流动介质的调节,能够扩展流量计标定工况,提供更加准确数据;在称重装置和标定装置不同位置设置了测量单元,能够确保测量工况稳定的同时获取更多测量数据,为后续性能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称重装置能够实时记录重量随时间变化数据,为称重标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为称重标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为称重标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流量计标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出的波动性、间歇性使得其不能够大规模并入电网,利用储能技术平滑其输出、调节其输出的时段、无风无光时补偿其处理,是有效利用新能源的关键技术手段。为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储能技术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电力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储能技术也是新时期电力生产的关键技术,而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正式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
[0003]液流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解液分别装在两个储罐中,利用送液泵使电解液通过电池循环。在电堆内部,正、负极电解液用离子交换膜(或离子隔膜)分隔开,电池外接负载和电源。液流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规模高效电化学储能(电)技术,通过反应活性物质的价态变化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与能量存储。在液流电池中,活性物质储存于电解液中,具有流动性,可以实现电化学反应场所(电极)与储能活性物质在空间上的分离,电池功率与容量设计相对独立,适合大规模蓄电储能需求。
[0004]电解液参数、电池堆的流道设计、液流电池系统部件的匹配以及电池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都会对液流电池的性能和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液流电池研发过程中,借助合理的试验方法对液流电池系统及关键部件进行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获取各种影响因素与液流电池性能相互关系的高精度数据,为相关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进而有效地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
[0005]在现阶段液流电池用流量计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液流电池介质温度不同,且化学不稳定,尚没有便捷、精准的测试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适用于不同温度工况和流动介质具有化学不稳定性的特殊工况条件下称重标定,适宜在储能技术、化学化工、医药等实验研究或工程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包括标定装置、称重装置、保护气输送支路和介质回收支路;
[0008]其中,标定装置第一端与称重装置连通,标定装置第二端与介质回收支路的第一端连通,介质回收支路第二端与称重装置连通,保护气输送支路与称重装置连通。
[0009]进一步的,标定装置包括储液罐、介质输送支路、标定对象和介质排出支路;
[0010]其中,储液罐与介质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介质回收支路的第一端连通,介质输送支路第二端与标定对象的第一端连通,标定对象第二端与介质排出支路的第一端连通,介质排出支路第二端与称重装置连通。
[0011]进一步的,介质输送支路包括第一管道、储液罐出口测量单元、储液罐出口阀门、
动力泵、标定入口测量单元和标定入口阀门;
[0012]其中,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储液罐,第一管道第二端连接标定对象的第一端,储液罐出口测量单元、储液罐出口阀门、动力泵、标定入口测量单元、标定入口阀门依次通过第一管道串联构成介质输送支路。
[0013]进一步的,介质排出支路包括第二管道、标定出口阀门、标定出口测量单元和进液口阀门;
[0014]其中,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标定对象第二端,第二管道第二端连接称重装置,标定出口阀门、标定出口测量单元和进液口阀门依次通过第二管道串联构成介质排出支路。
[0015]进一步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单元、密封罐,密封罐固定在称重单元上。
[0016]进一步的,密封罐的罐体上设置有压力表、排气阀、压力调节器、液位计;
[0017]其中,罐体与标定装置第一端、介质回收支路第二端、保护气输送支路连通。
[0018]进一步的,保护气输送支路包括气源、第三管道、气源阀门;
[0019]其中,第三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气源,第三管道第二端连接称重装置,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气源阀门。
[0020]进一步的,介质回收支路包括第四管道、储液罐入口阀门、废液阀、回收桶和排液阀;
[0021]其中,第四管道的第一端与标定装置连通,第四管道的第二端与称重装置连通,储液罐入口阀门、排液阀依次通过第四管道串联,储液罐入口阀门、排液阀之间还旁接有回收桶,回收桶上游设置有废液阀。
[0022]进一步的,介质回收支路还包括排液泵,排液泵设置在废液阀、排液阀之间。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称重装置能够移动、升降,大幅度提高适用性;称重装置还能够实现流动介质充分隔离和保护;标定装置可以实现不同温度流动介质的调节,能够扩展流量计标定工况,提供更加准确数据;在称重装置和标定装置不同位置设置了测量单元,能够确保测量工况稳定的同时获取更多测量数据,为后续性能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称重装置能够实时记录重量随时间变化数据,为称重标定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002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称重装置与保护气输送支路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标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称重单元、2

密封罐、3

储液罐、4

介质输送支路、5

标定对象、6

介质排出支路、7

保护气输送支路、8

介质回收支路、21

罐体、22

压力表、23

排气阀、24

压力调节器、25

液位计、41

第一管道、42

储液罐出口测量单元、43

储液罐出口阀门、44

动力泵、45

标定入口测量单元、46

标定入口阀门、61

第二管道、62

标定出口阀门、63

标定出口测量单元、64

进液口阀门、71

气源、72

第三管道、73

气源阀门、8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定装置、称重装置、保护气输送支路和介质回收支路;其中,所述标定装置第一端与所述称重装置连通,所述标定装置第二端与所述介质回收支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介质回收支路第二端与所述称重装置连通,所述保护气输送支路与所述称重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储液罐、介质输送支路、标定对象和介质排出支路;其中,所述储液罐与所述介质输送支路的第一端、所述介质回收支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介质输送支路第二端与所述标定对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标定对象第二端与所述介质排出支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介质排出支路第二端与所述称重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支路包括第一管道、储液罐出口测量单元、储液罐出口阀门、动力泵、标定入口测量单元和标定入口阀门;其中,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端连接所述标定对象的第一端,所述储液罐出口测量单元、所述储液罐出口阀门、所述动力泵、所述标定入口测量单元、所述标定入口阀门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串联构成所述介质输送支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称重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排出支路包括第二管道、标定出口阀门、标定出口测量单元和进液口阀门;其中,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标定对象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孙雨潇王嘉鹏王曙光江小松赵金李京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