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表面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贯穿至罩体的外部并安装有气阀,所述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在滑动槽和滑动座的作用下,偏心轮带动连接块上下往复移动,连接块带动振动块上下往复移动,形成振动,达到对使用者脖颈按摩的功效,可以对患有颈椎病的使用者缓解疼痛感,功能性较强,同时通过双向螺纹杆带动两个螺母块之间的距离变短,使顶板在升降杆的作用下被顶动向上,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从而提高与使用者所需高度的适配度,降低使用者出现颈椎不适感的情况。降低使用者出现颈椎不适感的情况。降低使用者出现颈椎不适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具体为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枕头的样式越来越多,内置充气囊的枕头便是一种比较高端的枕头,但是现有内置充气囊的枕头使用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现有内置充气囊的枕头一般只具备方便携带的功能,无法对使用者的脖颈进行按摩,功能性较差,同时现有内置的充气囊的枕头在使用时,无法对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者在枕卧过程中,每个使用者颈椎所适应的高度并不相同,若是枕卧的枕头与使用者所需要的高度不一致,会造成使用者的颈椎有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具备按摩和调节高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内置充气囊的枕头无法调节高度和不具备按摩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表面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贯穿至罩体的外部并安装有气阀,所述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罩体之间粘接有粘性带,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偏心轮,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栓接有振动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对称栓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块,所述罩体的底部粘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和螺母块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有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
[0005]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的表面套设有两个与罩体粘接的弹性带。
[0006]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块的底部栓接有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滑动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栓接有与凹槽栓接的限位伸缩杆。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对称卡接有与凹槽栓接的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罩体的表面一体加工有橡胶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进行转动,在滑动槽和滑动座的作用下,偏心轮带动连接块上下往复移动,连接块带动振动块上下往复移动,形成振动,达到对使用者脖颈按摩的功效,可以对患有颈椎病的使用者缓解疼痛感,功能性较强;
[0012]本技术通过双向螺纹杆带动两个螺母块之间的距离变短,使顶板在升降杆的作用下被顶动向上,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从而提高与使用者所需高度的适配度,降低使用者出现颈椎不适感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罩体;2、充气气囊;3、气管;4、气阀;5、支撑板;6、粘性带;7、凹槽;8、电机;9、偏心轮;10、连接块;11、振动块;12、安装槽;13、固定块;14、双向螺纹杆;15、螺母块;16、顶板;17、升降杆;18、弹性带;19、滑动槽;20、滑动座;21、限位伸缩杆;22、限位块;23、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6所示,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包括罩体1,罩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气囊2,充气气囊2的表面连通有气管3,气管3的一端贯穿至罩体1的外部并安装有气阀4,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和罩体1之间粘接有粘性带6,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偏心轮9,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顶部栓接有振动块11,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部对称栓接有固定块13,两个固定块1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4,双向螺纹杆14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5,罩体1的底部粘接有顶板16,顶板16和螺母块15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有升降杆17,两个升降杆17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通过电机8带动偏心轮9进行转动,在滑动槽19和滑动座20的作用下,偏心轮9带动连接块10上下往复移动,连接块10带动振动块11上下往复移动,形成振动,达到对使用者脖颈按摩的功效,可以对患有颈椎病的使用者缓解疼痛感,功能性较强,同时通过双向螺纹杆14带动两个螺母块15之间的距离变短,使顶板16在升降杆17的作用下被顶动向上,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从而提高与使用者所需高度的适配度,降低使用者出现颈椎不适感的情况。
[0022]进一步的,充气气囊2的表面套设有两个与罩体1粘接的弹性带18,通过弹性带18设置,对充气气囊2进行限位。
[0023]进一步的,偏心轮9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9,连接块10的底部栓接有与滑动槽19滑动连接的滑动座20,通过滑动槽19和滑动座20设置,可以带动连接块10进行运动。
[0024]进一步的,连接块10的一侧栓接有与凹槽7栓接的限位伸缩杆21,通过限位伸缩杆21设置,对连接杆进行限位。
[0025]进一步的,电机8的表面对称卡接有与凹槽7栓接的限位块22,通过限位块22设置,对电机8进行限位。
[0026]进一步的,罩体1的表面一体加工有橡胶条23,通过橡胶条23设置,增加该装置的
透气性。
[0027]工作原理:工作时,使用者的脖颈放置在该装置的半圆形脖槽中,使脖子接触震动块,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偏心轮9进行转动,在滑动槽19和滑动座20的作用下,偏心轮9带动连接块10上下往复移动,连接块10带动振动块11上下往复移动,这样便可以对使用者脖颈进行按摩,同时转动双向螺纹杆14,双向螺纹杆14带动两个螺母块15之间的距离变短,两个螺母块15带动升降杆17进行移动,升降杆17顶动顶板16向上移动,在粘性带6的作用下,罩体1的高度升高,达到高度调节的效果。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充气囊的枕头,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气气囊(2),所述充气气囊(2)的表面连通有气管(3),所述气管(3)的一端贯穿至罩体(1)的外部并安装有气阀(4),所述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和罩体(1)之间粘接有粘性带(6),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偏心轮(9),所述凹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顶部栓接有振动块(11),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内部对称栓接有固定块(13),两个所述固定块(1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4),所述双向螺纹杆(14)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5),所述罩体(1)的底部粘接有顶板(16),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大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