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8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涉及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包括:光纤组件、动力线芯、控制线芯组件、第二光纤单元、内护层以及抗振动护层,其中,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组件交替设置在光纤组件周围,内护层设置在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组件外侧,抗振动护层设置在内护层外侧,第二光纤单元设置在动力线芯、控制线芯组件以及内护层形成的空隙中,抗振动护层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抗振承压辐条。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可以提高电缆的耐振动性能,保证电缆整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并通过各部件材料的综合选择,提高电缆的耐火阻燃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是实现能量和数据传输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端的集成度和复杂化不断提高。近年来,复合电缆开始得到应用。在实际敷设服役中,现有复合电缆仅是将动力、控制或信号线缆绞合在一起,对于如何降低和避免其各部件之间的影响,还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工业生产、轨道交通、舰船车辆等应用需求较大的领域,其敷设环境为非固定式,存在长期的振动,如何长期有效地保证复合电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电缆整体安全性能,是当下需要关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包括: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第二光纤单元4、内护层5以及抗振动护层6,其中,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交替设置在光纤组件1周围,内护层5设置在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外侧,抗振动护层6设置在内护层5外侧,第二光纤单元4设置在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以及内护层5形成的空隙中,抗振动护层6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抗振承压辐条61。
[0005]抗振承压辐条61中间位置设有椭圆形缓冲孔62。
[0006]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以及控制线芯组件3的外径相同。
[0007]光纤组件1包括:多个第一光纤单元11、填充及包覆在多个第一光纤单元11之间间隙及外侧的填充保护油脂层12以及设置在填充保护油脂层12外侧的金属保护管13。
[0008]第一光纤单元11包括:第一光纤111以及第一光纤塑料套管112。
[0009]动力线芯2包括:多个动力线芯导体21以及动力线芯绝缘层22。
[0010]控制线芯组件3包括:成对设置的控制线芯31以及控制线芯组件护层32。
[0011]控制线芯31包括:控制线芯导体311以及控制线芯绝缘层312。
[0012]第二光纤单元4包括:第二光纤42以及第二光纤塑料套管41。
[0013]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通过结构设计,将光纤组件、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集成在一个整体电缆组件内,通过抗振动护层提高电缆的耐振动性能,保证电缆整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并通过各部件材料的综合选择,提高电缆的耐火阻燃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1

光纤组件,11

第一光纤单元,111

第一光纤,112

第一光纤塑料套管,12

填充保护油脂,13

金属保护管,2

动力线芯,21

动力线芯导体,22

动力线芯绝缘层,3

控制线芯组件,31

控制线芯,311

控制线芯导体,312

控制线芯绝缘,32

控制线芯组件护层,4

第二光纤单元,41

第二光纤塑料套管,42

第二光纤,5

内护层,6

抗振动护层,61

抗振承压辐条,62

缓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包括: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第二光纤单元4、内护层5以及抗振动护层6。
[0019]具体的,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交替设置在光纤组件1周围,内护层5设置在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外侧,抗振动护层6设置在内护层5外侧,第二光纤单元4设置在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以及内护层5形成的空隙中,抗振动护层6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抗振承压辐条61。
[0020]抗振承压辐条61中间位置设有椭圆形缓冲孔62。
[0021]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以及控制线芯组件3的外径相同。
[0022]光纤组件1包括:多个第一光纤单元11、填充及包覆在多个第一光纤单元11之间间隙及外侧的填充保护油脂层12以及设置在填充保护油脂层12外侧的金属保护管13。
[0023]第一光纤单元11包括:第一光纤111以及第一光纤塑料套管112。
[0024]动力线芯2包括:多个动力线芯导体21以及动力线芯绝缘层22,其中动力线芯绝缘层22可采用合成云母制得。
[0025]控制线芯组件3包括:成对设置的控制线芯31以及控制线芯组件护层32。
[0026]控制线芯31包括:控制线芯导体311以及控制线芯绝缘层312,其中控制线芯绝缘层312可采用陶瓷化硅橡胶制得。
[0027]第二光纤单元4包括:第二光纤42以及第二光纤塑料套管41。
[00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包括: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第二光纤单元(4)、内护层(5)以及抗振动护层(6),其中,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交替设置在光纤组件(1)周围,内护层(5)设置在动力线芯(2)和控制线芯组件(3)外侧,抗振动护层(6)设置在内护层(5)外侧,第二光纤单元(4)设置在动力线芯(2)、控制线芯组件(3)以及内护层(5)形成的空隙中,抗振动护层(6)外侧均匀设置多个抗振承压辐条(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抗振承压辐条(61)中间位置设有椭圆形缓冲孔(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光纤组件(1)、动力线芯(2)以及控制线芯组件(3)的外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耐火阻燃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光纤组件(1)包括:多个第一光纤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旺崔景臣孙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