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6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间距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包括底板、动力板、动力机构以及变距模组;动力板上具有n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导轨;变距模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导轨上的n个斜楔块、固定工位、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上的活动工位以及张紧块,张紧块与磁耦合气缸内的输出磁环相吸合;斜楔块的前端具有变距斜面,斜楔块的前端顶在两相邻的工位之间,第n个斜楔块的下侧具有能够容纳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间距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领域通常会调节不同工位之间的间距,传统的变距机构一般分为:定距变距机构、有级变距机构和无级变距机构,其中定距变距机构只能进行一种距离的变距调节;有级变距机构能进行多个离散数据距离的变距调节,而无级变距机构能够连续的调节工位之间的距离。
[0003]无级变距机构能够实现变距范围内任意距离的变距。如图1所示的导槽式无级变距机构,通过在导向板11上设置多个向中间聚拢倾斜的导向槽12,固定在滑块上的导向杆13在导向槽12内运动,利用丝杠螺母副42带动导向板11运动来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为了变距顺滑,滑块与导向槽12之间存在间隙,当机构换向时,就会产生背隙,产生晃动和抖动现象,无级变距精度低。
[0004]同样如图2所示的剪架21式无级变距机构,工位通过连杆22固定在剪架21的两连杆22交叉位置,通过将剪架21拉开或压缩实现工位之间的无级变距;此种连杆22与连杆22销之间仍存在间隙,就会导致背隙,导致精度低,会产生累计误差。
[0005]以上两种无级变距机构,都不能满足高精密场合的无级变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级变距容易产生背隙、晃动、抖动现象,精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高精密场合使用的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动力板、用来推动所述动力板移动的动力机构以及变距模组;所述动力板上具有n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变距模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不同的所述第一导轨上的n个斜楔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工位、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n个活动工位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抵靠在最外侧的活动工位外侧面的张紧块,所述张紧块与磁耦合气缸内的输出磁环相吸合;所述斜楔块的前端具有与工位接触的变距斜面,所述斜楔块的前端顶在两相邻的工位之间,第n个斜楔块的下侧具有能够容纳第n

1个斜楔块的容纳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伺服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丝杠螺母副,所述丝杠螺母副的螺母连接在所述动力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设置的第三导轨,所述动力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导轨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为并列设置的两条,相邻的活动工位分别与不同的第二
导轨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板上设置两个变距模组,两个变距模组共用中间的固定工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变距模组具有4个斜楔块,其中一个变距模组的第四个斜楔块抵靠在中间的固定工位上,另一个变距模组的第一个斜楔块抵靠在中间的固定工位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斜楔块左右对称设置有变距斜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斜楔块的一侧设置有变距斜面。
[0017]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斜楔块的变距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0018]本技术的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推动动力板带动斜楔块前端的变距斜面伸入到两相邻工位之间不同深度,可以无级调节工位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调整磁耦合气缸的气压保证张紧块恒力压紧活动工位,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斜楔块向两侧压工位,而磁耦合气缸向中间挤压工位,不存在背隙,保证工位之间平稳无级调节间距,变距调节精度高,能够满足高精度场合无级变距要求。
[0020]2、通过改变变距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改变工位之间的变距速度,且将不同斜楔块的变距斜面设置成不同的倾斜角度,可以实现不同工位之间不同间距的无级变距。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导槽式无级变距机构结构图;
[0023]图2是剪架式无级变距机构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立体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俯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右视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变距后状态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斜楔块结构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斜楔块结构图。
[0032]图中:11、导向板,12、导向槽,13、导向杆,21、剪架,22、连杆,31、底板,32、动力板,33、第一导轨,34、第二导轨,35、斜楔块,351、变距斜面,352、容纳腔,36、张紧块,37、磁耦合气缸,38、固定工位,39、活动工位,40、第三导轨,41、伺服电机,42、丝杠螺母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3

图7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的实施例1,包括底板31、滑动连接在底板31上的动力板32、用来推动动力板32移动的动力机构以及变距模组。
[0036]为了对动力板32进行导向,底板31是上设置有第三导轨40,动力板32上固定滑块,
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三导轨40上。动力机构作用主要是推动动力板32沿第三导轨40移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为:安装在底板31上的伺服电机41以及连接在伺服电机41输出端的丝杠螺母副42,丝杠螺母副42的螺母与连接在动力板32上。另外动力机构也可以为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动力板32。
[0037]动力板32上具有n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33,第一导轨33与第三导轨40相互垂直,底板31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33平行的第二导轨34;变距模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导轨33上的n个斜楔块35、固定在底板31上的固定工位38、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34上的n个活动工位39以及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34上且抵靠在最外侧的活动工位39外侧面的张紧块36,张紧块36与磁耦合气缸37内的输出磁环相吸合;磁耦合气缸37为无杆气缸,磁耦合气缸37的活塞上固定有输出磁环,张紧块在磁耦合气缸37的外壁面上与气缸内的输出磁环吸合,通过调节气缸内对活塞的压力,保持张紧块恒力始终压紧活动工位的状态,气斜楔块35的前端具有与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1)、滑动连接在所述底板(31)上的动力板(32)、用来推动所述动力板(32)移动的动力机构以及变距模组;所述动力板(32)上具有n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33),所述底板(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33)平行的第二导轨(34);所述变距模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不同的所述第一导轨(33)上的n个斜楔块(35)、固定在所述底板(31)上的固定工位(38)、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的n个活动工位(39)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34)上且抵靠在最外侧的活动工位(39)外侧面的张紧块(36),所述张紧块(36)与磁耦合气缸(37)内的输出磁环相吸合;所述斜楔块(35)的前端具有与工位接触的变距斜面(351),所述斜楔块(35)的前端顶在两相邻的工位之间,第n个斜楔块(35)的下侧具有能够容纳第n

1个斜楔块(35)的容纳腔(3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31)上的伺服电机(41)以及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41)输出端的丝杠螺母副(42),所述丝杠螺母副(42)的螺母连接在所述动力板(3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背隙的无级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缸,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