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5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1
本申请涉及PET保护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该防静电PET保护膜包括相互连接的防静电层、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防静电层连接有防静电边,防静电边与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相贴合;防静电边的数量与PET基材层的侧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本申请具有防静电性能好、便于生产的效果。便于生产的效果。便于生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


[0001]本申请涉及PET保护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避免静电对电子产品的破坏,常常会在电子产品上贴附防静电PET保护膜。防静电PET保护膜由PET基膜外贴附防静电膜形成。防静电膜是在PE原料中加入进口防静电剂使其表面电阻达到10~10Ω,本身摩擦不产生静电,经高温定型后经久耐磨,从而起到良好的抗静电电效果。
[0003]现有的防静电PET保护膜中的防静电膜通常仅贴附在PET基膜的外表面,当PET基膜的侧边遭受摩擦仍会产生静电对贴附的电子产品造成损伤。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PET基膜的侧边易遭受摩擦产生静电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PET基膜的侧边不易遭受摩擦产生静电,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包括相互连接的防静电层、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所述防静电层连接有防静电边,所述防静电边与所述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相贴合;所述防静电边的数量与所述PET基材层的侧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静电边能够遮挡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从而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不易遭受摩擦产生静电对贴附的电子产品造成损伤,故该防静电PET保护膜的防静电性能好。
[0009]可选的,所述防静电边由所述防静电层翻折形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静电边的加工较为方便,进而该防静电PET保护膜便于生产。
[0011]可选的,所述防静电边朝向所述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的一侧设有第一胶水层,所述防静电边与所述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通过所述第一胶水层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静电边与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连接较为稳定,防静电边不易遭受外力与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分离,进而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不易遭受外界摩擦产生静电。
[0013]可选的,所述防静电层背离所述PET基材层的一侧设有防刮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刮层能够防止防静电层遭受摩擦、剐蹭等影响使用寿命以及抗静电性能。
[0015]可选的,所述防刮层具有防刮边,所述防刮边与所述防静电边背离所述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的一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刮边能够防止防静电边遭受摩擦、剐蹭等影响使用寿命以及抗静电性能。
[0017]可选的,所述防刮层朝向所述防静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胶水层,所述防刮层通过所述第二胶水层与所述防静电层粘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刮层与防静电层的连接较为稳定,二者不易分离。
[0019]可选的,所述防刮边朝向所述防静电边的一侧设有第三胶水层,所述防刮边通过所述第三胶水层与所述防静电边粘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刮边与防静电边的连接较为稳定,二者不易分离。
[0021]可选的,所述硅压敏胶层背离所述PET基材层的一侧设有离型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型层用于防止硅压敏胶层背离PET基材层的一侧粘附上灰尘影响最后的贴附性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PET基材层和硅压敏胶层的侧边不易遭受摩擦产生静电对贴附的电子产品造成损伤,该防静电PET保护膜的防静电性能好;
[0025]该防静电PET保护膜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的截面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防静电层;11、防静电边;2、PET基材层;3、硅压敏胶层;4、第一胶水层;5、防刮层;51、防刮边;6、第二胶水层;7、第三胶水层;8、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参照图1,该防静电PET保护膜包括相互连接的防静电层1、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硅胶压敏层通过市面上常见的涂布机涂布在PET基材层2上,然后通过UV机光固化形成。防静电层1由市面上常见的防静电膜裁切形成。防静电膜是在PE原料中加入进口防静电剂使其表面电阻达到10~10Ω,本身摩擦不产生静电,经高温定型后经久耐磨,从而起到良好的抗静电电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防静电层1所使用的防静电膜通过烷基类抗静电剂制成。
[0030]此外,参照图1,防静电层1连接有防静电边11,防静电边11由防静电层1的边缘翻折形成。防静电边11朝向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的一侧设有第一胶水层4,第一胶水层4通过涂布工艺涂布在防静电边11上。防静电边11与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通过第一胶水层4粘接。防静电边11的数量与PET基材层2的侧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PET基材层2为方形,故具有四个侧边,防静电边11的数量相应的也为四个,四个防静电边11分别与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四个侧边一一对应贴合。防静电边11能够遮挡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从而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不易遭受摩擦产生静电对贴附的电子产品造成损伤,故该防静电PET保护膜的防静电性能好。
[0031]进一步的,参照图1,防静电层1背离PET基材层2的一侧设有防刮层5,防刮层5由市面上常见的防刮保护膜制成,防刮保护膜是由透明光学聚酯薄膜(PET)涂布特殊的保护胶
后,再贴合透明聚酯薄膜(PET)离型膜,并于硬化处理面贴合透明聚酯薄膜(PET)保护膜组成的高科技防刮保护膜。防刮层5的长度和宽度均与防静电层1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防刮层5朝向防静电层1的一侧设有第二胶水层6,防刮层5通过第二胶水层6与防静电层1粘接。防刮层5具有防刮边51,防刮边51由防刮层5的边缘翻转形成,防刮边51与防静电边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对于一个防刮边51与防静电边11而言,防刮边51朝向防静电边11的一侧设有第三胶水层7,防刮边51通过第三胶水层7与防静电边11背离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的一侧粘接。防刮边51能够防止防静电边11遭受摩擦、剐蹭等影响使用寿命以及抗静电性能。
[0032]最后,参照图1,硅压敏胶层3背离PET基材层2的一侧设有离型层8,离型层8由市面上常见的离型膜制成,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离型层8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硅压敏胶层3的长度和宽度。防刮边51与防静电边11的端部与离型层8贴合。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的实施原理为:生产时先通过涂布工艺以使PET基材层2上涂布有硅压敏胶层3,然后在防静电层1上裁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包括相互连接的防静电层(1)、PET基材层(2)和硅压敏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连接有防静电边(11),所述防静电边(11)与所述PET基材层(2)和所述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相贴合;所述防静电边(11)的数量与所述PET基材层(2)的侧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PET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边(11)由所述防静电层(1)翻折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PET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边(11)朝向所述PET基材层(2)和所述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的一侧设有第一胶水层(4),所述防静电边(11)与所述PET基材层(2)和所述硅压敏胶层(3)的侧边通过所述第一胶水层(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PET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背离所述P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深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