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5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1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属于机舱罩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壳体、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对或相反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定位壳体固定于磨具本体的侧壁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定位壳体上。把真空袋膜铺设在模具上,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真空袋膜进行夹紧定位,当真空袋膜定位不准确的时候,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反的方向运动,把真空袋膜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取出,对真空袋膜进行重新定位,操作方便快捷,并且不容易对真空袋膜造成损伤,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


[0001]本申请涉及机舱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机舱罩是一种使用在风力发电机上,方便安装发电机的外壳体。
[0003]相关技术中,机舱罩的成品是通过模具制成的,在机舱罩的制作过程中,将真空袋膜附在在模具上,并将真空袋膜内部的抽真空,然后在模具内部充制作机舱罩的材料,然后等干燥成品以后,把真空袋膜撕掉,将产品从模具上取出即可。真空袋膜固定在模具,一般采用先定位,然后再固定的方法,以便于在模具上均匀附上真空袋膜,首先在模具的周边粘附双面胶,然后把真空袋膜的各角落和每条边的中间位置粘在双面胶上进行定位,对真空袋膜定位以后,即可开始把真空袋膜固定在机舱罩的模具上。
[0004]专利技术人认为,用双面胶对真空袋膜进行定位,若定位不准确,需要把真空袋膜从双面胶上撕下来,重新定位,由于双面胶的粘度较大,真空袋膜很容易被撕毁,则需要更换新的真空袋膜,容易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通过双面胶对真空袋膜进行定位,当定位不准确,需要重新定位,容易出现真空袋膜撕毁现象,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壳体、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对或相反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0008]所述定位壳体固定于磨具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定位壳体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真空袋膜定位的时候,首先把真空袋膜铺设在模具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运动,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真空袋膜进行夹紧定位,当真空袋膜定位完成以后,即可开始把真空袋膜固定在模具本体上。对真空袋膜定位的时候,当真空袋膜定位不准确的时候,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可把真空袋膜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取出,即可开始重新定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和松开难以对真空袋膜造成损伤,节约成本,并且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推杆;
[0011]所述第一齿条垂直固定于第一夹板位于定位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齿条垂直固定于第二夹板位于定位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定位壳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组件;
[0012]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设置于定位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设置;
[0013]所述定位壳体内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中心线处;
[0014]所述推杆滑动穿设于限位通道内,所述推杆朝向第一齿条的端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打开,推杆朝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方向运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将一一对应的控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可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打开。反之,需要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关闭的时候,推杆朝远离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方向运动,即可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一一对应的反方向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即可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
[0016]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凸耳、第二连接凸耳、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0017]所述第一连接凸耳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耳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凸耳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凸耳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侧壁转动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在限位通道内部运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将一一对应的推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即可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朝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打开和锁紧。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夹板朝向第一夹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限位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齿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真空袋膜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对真空袋膜进行固定。
[002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所述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均设置于定位壳体上,所述第一齿条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滑轨内,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设置于第二限位滑轨内;
[0022]所述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导向棱,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朝向导向棱的一面开设有与导向棱滑动卡接的导向槽。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运动更加准确。导向棱和导向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进行导向和限位,使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之间不容易脱离连接,使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之间不容易脱离连接。
[0024]可选的,所述推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定位壳体朝向卡环的一侧一体式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套设于推杆上,所述固定块和定位壳体之间形成有放置槽。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推杆在限位通道内部运动的时候,在控制推杆运动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把手机按压在安装槽内,对定位壳体施加压力,然后使用者把手机穿设
在拉环上,拉动或者推动推杆,以便于对推杆施加力。
[0026]可选的,所述推杆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驱动杆和限位块;
[0027]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锁紧孔,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孔与锁紧槽相通设置;
[0028]所述驱动杆活动式穿设于锁紧孔内,所述限位块固定于驱动杆伸入锁紧孔的一端,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锁紧槽内,所述推杆远离拉环的一端开设卡槽,所述卡槽与锁紧槽相交设置。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处于夹紧状态的时候,工作人员把驱动杆上提,然后转动驱动杆,把限位块插设于卡槽内,即可通过限位块和驱动杆对推杆进行锁紧,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始终处于夹紧的状态,以便于对真空袋膜进行可靠定位。
[0030]可选的,所述驱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操作环。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环的设置,能够便于转动驱动干,对推杆进行锁紧。
[003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3]1.通过定位壳体、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真空袋膜的损坏,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定位装置(2),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定位壳体(21)、第一夹板(22)、第二夹板(23)和驱动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3)朝相对或相反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定位壳体(21)固定于磨具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板(22)、第二夹板(23)和驱动机构(3)均设置于定位壳体(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条(31)、第二齿条(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和推杆(35);所述第一齿条(31)垂直固定于第一夹板(22)位于定位壳体(21)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齿条(32)垂直固定于第二夹板(23)位于定位壳体(21)内部的一端,所述第一齿条(31)和第二齿条(32)与定位壳体(2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壳体(21)上设置有限位组件(4);所述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转动设置于定位壳体(21)内,所述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31)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34)与第二齿条(32)啮合设置;所述定位壳体(21)内设置有限位通道(211),所述限位通道(211)位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之间的中心线处;所述推杆(35)滑动穿设于限位通道(211)内,所述推杆(35)朝向第一齿条(31)的端与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真空袋膜定位的机舱罩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凸耳(51)、第二连接凸耳(52)、第一连接杆(53)和第二连接杆(54);所述第一连接凸耳(51)与第一齿轮(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凸耳(52)与第二齿轮(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凸耳(51)远离第一齿轮(3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3)的另一端与推杆(3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凸耳(52)远离第二齿轮(3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伯全周黎明俞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