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冠军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挂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12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学挂算应用于珠算教学。它由算框1、布2、算梁3、算档4、算珠5、海绵6和木板7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普通珠算的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绵6和木板7,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海绵6位于布2与木板7之间。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制作简单,不退珠,拨珠不费力,易到位,无噪音,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器具的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教学挂算。现有技术中,用于珠算课教学的器具是挂算,常用的有毛算和弹簧空珠挂算两种。毛算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档与珠之间的磨擦力大,拨珠费力,且珠又不易拨到位;二是毛的反作用力较大,常有退珠现象。以至于造成记数模糊,运算错误;三是毛易倾斜脱落,使用寿命短;四是制作较复杂。弹簧空珠挂算虽具有拨珠阻力小,不易退珠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算珠极易磨损,易开裂,使用寿命短;二是拔珠时有刺耳的噪音;三是制作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毛算和弹簧空珠挂算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制作简单、不退珠、无噪音、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教学挂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普通珠算的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一个体积较大的普通珠算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绵6和木板7,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海绵6夹在布2与木板7之间,用螺丝钉或铁钉将木板7、海绵6和布2牢固固定在算框1和算梁3上。其技术特征是在普通珠算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棉6和木板7。布2选用薄而滑、耐磨损的布料制作,海绵6则选用密度大、弹性好的薄层海绵,木板7选用三合板或五合板制作。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海绵6的弹性,算珠5所到之处均能在与布2和海绵6接触点形成一个以算珠5为中心的小凹陷区,算珠5由于受到四周的托力而不会发生退珠现象。此外,与算珠5直接接触的布2光滑而耐磨损,因而拨动算珠5不费力、易到位、无噪音。制作简单、经济实用、使用寿命长,是理想的教学器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参与图1、图2,本技术由算框1、布2、算梁3、算档4、算珠5、海绵6、木板7组成。本技术的算框1、算梁3、算档4、算珠5与普通珠算的形状相同,唯体积增大,以便于用作教学。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布2、海绵6和木板7用螺丝钉或铁钉牢固固定在算框1和算梁3的背面。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制作简单,经济实用、适用于各级学校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教学的挂算,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珠算的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绵(6)和木板(7),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海绵(6)位于布(2)与木板(7)之间,用螺丝钉或铁钉牢固固定在算框(1)和算梁(3)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挂算,其特征在于布(2)选用薄而光滑、耐磨损的布料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教学挂算应用于珠算教学。它由算框1、布2、算梁3、算档4、算珠5、海绵6和木板7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普通珠算的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绵6和木板7,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海绵6位于布2与木板7之间。其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制作简单,不退珠,拨珠不费力,易到位,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G09B19/02GK2272600SQ96221078公开日1998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冠军, 张改明, 陈爱香, 刘翠平, 王秀梅 申请人:刘冠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教学的挂算,其特征在于:在普通珠算的背面附加一层布(2)、海绵(6)和木板(7),算珠(5)与布(2)紧密接触,海绵(6)位于布(2)与木板(7)之间,用螺丝钉或铁钉牢固固定在算框(1)和算梁(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军张改明陈爱香刘翠平王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刘冠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