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盒、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41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19
夹具盒包括:夹具单元,其具有压管、臂构件和连结部,该压管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该臂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压管,该连结部设于所述臂构件,该连结部能转变为作为从所述压管突出的状态的突出形态和容纳于所述压管的容纳形态;以及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夹具单元。所述壳体具有:止挡件,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转变进行限制;以及释放机构,其能够解除由所述止挡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所述转变进行的限制,所述止挡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臂构件或所述压管相接触来限制所述夹具单元的所述转变。管相接触来限制所述夹具单元的所述转变。管相接触来限制所述夹具单元的所述转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具盒、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容纳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的夹具单元的夹具盒、医疗设备(更详细地讲是为了对组织进行结扎而使用的结扎装置)、以及该医疗设备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为了对形成于体内的目标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0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使夹具单元和操作线相卡合而构成,该夹具单元容纳于夹具壳,该操作线贯穿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护套。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在操作线的顶端侧设置的、具有箭头形状的钩被插入到在夹具单元的基端侧设置的连结部的缺口部,由此操作线和夹具单元相卡合。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操作线和夹具单元相卡合时,钩与连结部之间的卡合部位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护套内。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夹具单元的一对臂交叉地形成,且基端侧的一部分容纳于压管内。因此,在操作线和夹具单元相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将操作线向基端侧拉回的操作,从而一对臂与压管抵接,并且一对臂之间的张开幅度能够在暂时扩大之后缩小至将目标组织紧缚的程度的张开幅度。
[0005]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在夹具单元的基端侧设置的连结部具有细径部,该细径部在作用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的力量的情况下会发生断裂。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利用夹具单元的一对臂来把持目标组织的状态下,当操作者将操作线向基端侧拉回而对连结部作用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的力量时,连结部发生断裂。如此,能够将夹具单元以把持着目标组织的状态留置于体内。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118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一般而言,用于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结扎)的医疗设备是通过连结插入到体内的处置部(例如夹具)和用于在操作者的近前调整处置部的位置和姿势的供给器而构成的。在使用这样的医疗设备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时,例如有时对在手术前的检查中没能发现的新的目标组织进行追加处置。此时,例如在使用夹具作为处置部的情况下,为了对多个目标组织分别进行结扎,需要更换多个夹具。换言之,在用于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的医疗设备中,优选能够将新的处置部安装于供给器,所谓的重新安装处置部。
[0011]另一方面,当在体内对一个目标组织进行处置时,例如在使用被用作处置部的夹具错误地把持意料之外的组织的情况或者欲调整把持目标组织的状态的情况下,优选能够
进行在暂时解除了由处置部把持组织的把持状态之后重新把持目标组织的、所谓的处置部的重新抓取操作。
[0012]为了如上述那样恰当地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优选的是,医疗设备能够兼顾能够重新安装处置部和处置部重新抓取目标组织。
[001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在如上述那样利用夹具单元把持着目标组织的状态下,通过将操作线向基端侧拉回的操作,从而使连结部的细径部断裂,能够将夹具单元留置于体内。之后,操作者通过将操作线向顶端侧推入,能够使在操作线的顶端部设置的箭头形状的钩从护套的顶端的开口部突出。因此,能够将与箭头形状的钩卡合的连结部3的一部分从钩拆下并安装不同的夹具单元,能够重新安装所谓的夹具。
[0014]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在对体内的目标组织进行处置时,为了调整夹具的一对臂的张开幅度(例如一对臂从闭合的状态再次向打开的状态转变),需要通过将操作线向顶端侧推入的操作来使夹具单元向顶端侧移动。然而,通过这样的移动,存在钩与夹具单元的连结部之间的卡合部移动到从护套的顶端开口突出的位置的可能性。因此,存在钩与连结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的可能性。即,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未考虑由处置部重新抓取目标组织,不能兼顾处置部的重新安装化和由处置部重新抓取目标组织。
[001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兼顾处置部的重新安装化和利用处置部重新抓取目标组织的夹具盒及医疗设备(更详细而言是结扎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该医疗设备的处置部的方法。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夹具盒,其中,该夹具盒包括:夹具单元,其具有压管、臂构件和连结部,该压管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该臂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压管,该连结部设于所述臂构件,该连结部能转变为作为从所述压管突出的状态的突出形态和容纳于所述压管的容纳形态;以及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夹具单元,所述壳体具有:止挡件,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转变进行限制;以及释放机构其能够解除由所述止挡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所述转变进行的限制,所述止挡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臂构件或所述压管相接触来限制所述夹具单元的所述转变。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盒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连结部处于所述突出形态时,在所述臂构件作用有在相对于所述压管移动的方向上被施加的施力,在所述释放机构解除基于所述止挡件的所述限制时,在所述施力的作用下,所述连结部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转变。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盒中,也可以是,所述臂构件具有卡合部,在所述臂构件闭合的状态下,该卡合部与在所述压管设置的被卡合部相卡合,从而限制所述臂构件相对于所述压管的移动,在所述连结部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转变时,所述卡合部向与所述被卡合部分开的方向移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盒中,也可以是,所述止挡件通过与所述臂构件或所述压管相抵接,从而使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容纳形态向所述突出形态转变。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盒中,也可以是,所述释
放机构通过使所述止挡件向与所述压管的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移动,能够解除基于所述止挡件的所述限制。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其中,该医疗设备包括:技术方案1所述的所述夹具盒;供给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连结部卡合的操作线,所述连结部具有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操作线相卡合的卡合形态、以及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操作线之间的卡合形态被解除的解除形态,在所述突出形态下,所述连结部能够从所述解除形态向所述卡合形态转变,在所述容纳形态下,所述连结部被所述压管的内壁限制所述解除形态和所述卡合形态之间的转变。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的安装方法,该医疗设备包括:夹具单元,其具有压管、臂构件和连结部,该压管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该臂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压管,该连结部设于所述臂构件,该连结部能转变为作为从所述压管突出的状态的突出形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夹具盒,其中,该夹具盒包括:夹具单元,其具有压管、臂构件和连结部,该压管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该臂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压管,该连结部设于所述臂构件,该连结部能转变为作为从所述压管突出的状态的突出形态和容纳于所述压管的容纳形态;以及壳体,其能够容纳所述夹具单元,所述壳体具有:止挡件,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转变进行限制;以及释放机构,其能够解除由所述止挡件对所述连结部的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的所述转变进行的限制,所述止挡件能够通过与所述臂构件或所述压管相接触来限制所述夹具单元的所述转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盒,其中,在所述连结部处于所述突出形态时,在所述臂构件作用有在相对于所述压管移动的方向上被施加的施力,在所述释放机构解除基于所述止挡件的所述限制时,在所述施力的作用下,所述连结部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转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盒,其中,所述臂构件具有卡合部,在所述臂构件闭合的状态下,该卡合部与在所述压管设置的被卡合部相卡合,从而限制所述臂构件相对于所述压管的移动,在所述连结部从所述突出形态向所述容纳形态转变时,所述卡合部向与所述被卡合部分开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盒,其中,所述止挡件通过与所述臂构件或所述压管相抵接,从而使所述连结部从所述容纳形态向所述突出形态转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盒,其中,所述释放机构通过使所述止挡件向与所述压管的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移动,能够解除基于所述止挡件的所述限制。6.一种医疗设备,其中,该医疗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夹具盒;供给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连结部卡合的操作线,所述连结部具有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操作线相卡合的卡合形态、以及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操作线之间的卡合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泰之上阪健辅赖田龙六枪雄太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