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骨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08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身骨架部件(1)设置于车身的侧部,在从该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顶板部(3a)和从顶板部(3a)经由冲头肩R部(3b)连续的一对纵壁部(3c)的外部件(3);和在外部件(3)的内表面涂布的树脂(7),该涂布的树脂(7)向夹着冲头肩R部(3b)的两侧的顶板部(3a)侧及纵壁部(3c)侧的至少规定的范围延伸,以在加热后室温下为10MPa以上的粘结强度粘结于所述内表面。于所述内表面。于所述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骨架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用(automotive)的车身骨架部件(automotive frame parts),特别是涉及碰撞载荷(crashworthiness load)从车身(automotive body)的侧方输入时,通过折弯而吸收碰撞能量(crashworthiness energy)的车身骨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提高机动车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absorptive properties)的技术,存在将机动车部件(automotive parts)的形状(shape)、结构(structure)、材料(material)等最优化的较多的技术。此外,近年来,提出了使树脂(resin)(发泡树脂(foamed resin)等)发泡而填充于具有闭截面结构(closed cross section shape)的机动车部件的内部,由此同时实现该机动车部件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的提高和轻量化(weigh reduction of automotive body)的较多技术。
[0003]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侧梁(side sill)、地板构件(floor member)、立柱(pillar)等的帽型截面(hat

shaped cross section)部件的顶板(top portion)方向对齐并重叠凸缘(flange)而在内部形成有闭锁空间(closed space)的结构的机动车用结构构件(structural parts)中,通过向其内部填充发泡填充材料,以最小限度的重量增加来提高该机动车用结构构件的弯曲强度(bending strength)、扭转刚性(torsional stiffness),并提高车身的刚性及碰撞安全性(collision safety)。
[0004]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向使帽型截面部件相对而将凸缘部对合的立柱等闭截面结构的内部空间内填充高刚性发泡体时,通过由填充及发泡产生的压缩反作用力(compressive counterforce)将该高刚性发泡体固定,实现抑制振动音(vibration sound)的传递的防振性(vibration isolating performance)的提高,并提高强度、刚性、冲击能量吸收性。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4013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

3180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根据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通过向机动车部件的内部填充发泡填充材料或发泡体,能够提高该机动车部件的对于弯曲变形(bending deformation)的强度、冲击能量吸收性、以及对于扭转变形(torsional deformation)的刚性,能够抑制该机动车部件的变形(deformation)。
[0011]然而,作为对于如立柱(A柱、B柱等)、锁盒(locker)(侧梁)或上边梁(roof rail)等那样在碰撞载荷从机动车的车身的侧方输入而沿着与部件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时,
弯曲中心部发生压曲变形(buckling deformation)而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骨架部件,即使适用了向该车身骨架部件的内部填充发泡树脂的技术,也存在构成部件的构件在由于碰撞而折弯的过程的中途发生断裂,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未能如设想那样提高这样的课题。
[0012]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骨架部件,该车身骨架部件设置于车身的侧部,能够提高在碰撞载荷从车身的侧方输入时通过折弯而吸收的碰撞能量。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身骨架部件设置于车身的侧部,在从该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具有:截面帽型构件或截面

字状构件(U

shaped parts),具有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经由冲头肩R部(punch shoulder R portion)连续的一对纵壁部(side wall portion);及在该截面帽型构件或截面

字状构件的内表面涂布(coating)或粘贴(patch)的树脂,该涂布或粘贴的树脂向夹着所述冲头肩R部的两侧的所述顶板部侧及所述纵壁部侧的至少规定的范围延伸,以加热之后室温下为10MPa以上的粘结强度(adhesive strength)粘结于所述内表面。
[00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的车身骨架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部件具有防脱离构件(release prevention member),该防脱离构件为了防止所述树脂从所述内表面脱离,以跨所述顶板部的方式配设而覆盖所述树脂的表面,并将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一对纵壁部的内表面,所述树脂在室温下也以10MPa以上的粘结强度与所述防脱离构件粘结。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的截面帽型构件或截面

字状构件折弯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发生破裂(fracture)并提高耐耐压曲力(buckling strength),能够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身骨架部件的立体图。
[0019]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身骨架部件的剖视图。
[0020]图3是表示在从车身的侧方向车身骨架部件输入了碰撞载荷时该车身骨架部件的折弯部处的截面形状的图。
[0021]图4是表示钢板(steel sheets)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水平和钢板的断裂极限弯曲半径(fracture limit for bending radius)与板厚之比的关系的坐标图。
[0022]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身骨架部件的另一方式的剖视图(其1)。
[0023]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车身骨架部件的另一方式的剖视图(其2)。
[0024]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车身骨架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车身骨架部件的剖视图。
[0026]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车身骨架部件的另一方式的剖视图。
[0027]图10是说明实施例的实验方法的图。
[0028]图11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作为专利技术例使用的试验体(test specimen)的结构的图(其1)。
[0029]图12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作为专利技术例使用的试验体的结构的图(其2)。
[0030]图13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作为专利技术例使用的试验体的结构的图(其3)。
[0031]图14是表示在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身骨架部件,设置于车身的侧部,在从该车身的侧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通过折弯来吸收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该车身骨架部件具有:截面帽型构件或截面

字状构件,具有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经由冲头肩R部连续的一对纵壁部;及在该截面帽型构件或截面

字状构件的内表面涂布或粘贴的树脂,该涂布或粘贴的树脂在夹着所述冲头肩R部的两侧的所述顶板部侧及所述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贝和彦盐崎毅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