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包括底座、液压缸支架、阀箱、阀箱拉杆、液压往复缸和电液换向系统,其中:液压缸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阀箱,液压往复缸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支架上,两组阀箱分别通过阀箱拉杆与液压缸支架的两侧连接,电液换向系统安装在底座的上部,底座上设置有定位销。适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降低了加工难度、加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注水。高稳定性注水。高稳定性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油井自然产能很低,无法满足经济开发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单井产量,改善开发效果,需要对低渗透油藏进行有效的注水。
[0003]现有的压驱注入装置一般以复杂的桁架型结构为主体,对底座的刚度强度稳定性要求高,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维护维修困难,运行平稳性差,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能够实现低渗透油藏注水的高效可靠稳定作业的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包括底座1、液压缸支架2、阀箱3、阀箱拉杆5、液压往复缸7和电液换向系统,其中:液压缸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阀箱3,液压往复缸7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支架2上,两组阀箱3分别通过阀箱拉杆5与液压缸支架2的两侧连接,电液换向系统安装在底座1的上部,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销14。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往复缸7为双出杆结构,其活塞杆由两组单出杆活塞杆相对组成,每组单出杆活塞杆均包括液压活塞杆24、卡箍25、泥浆杆26、活塞总成27和活塞固定帽28,所述液压活塞杆24和泥浆杆26通过卡箍25连接,所述泥浆杆26上设置有活塞总成27,所述活塞总成27上设置有活塞固定帽28。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阀箱3上各固定设置有一组缸套4,往复液压缸7的每组单出杆活塞杆各穿过一组缸套4。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水冷系统6。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箱拉杆5两端设置有螺纹。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1分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均布置有纵梁16和横梁15,在横梁15和纵梁16的交汇处焊接方形钢管19,上下两层横梁15和纵梁16上方均焊接钢板17,所述底座1的两端采用桁架支撑18,所述底座1上层设置有四个圆柱形吊点23。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1上层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所述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共同确定一个基准平面。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11上均设有通孔20,底座1上层钢板17上设置有方形通孔21,底座1下层布置有水箱22。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销14为6个,所述定位销14安装在支撑板的两端,提供轴向定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适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降低了加工难度、加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注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液压往复缸活塞杆示意图;
[0019]其中:1、底座,2、液压缸支架,3、阀箱,4、缸套,5、阀箱拉杆,6、水冷系统,7、液压往复缸,8、第一法兰,9、第二法兰,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第四支撑板,14、定位销,15、横梁,16、纵梁,17、钢板,18、桁架支撑,19、方形钢管,20、通孔,21、方形通孔,22、水箱,23、吊点,24、液压活塞杆,25、卡箍,26、泥浆杆,27、活塞总成,28、活塞固定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专利技术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液压缸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中间区域,两组阀箱3安装在底座1的两端,液压往复缸7通过第一法兰8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支架2内侧,两套阀箱3分别通过阀箱拉杆5与液压缸支架2的两侧连接,液压往复缸7活塞杆两端穿过缸套4,两组缸套4通过第二法兰9分别固定在两组阀箱3上,电液换向系统安装在底座1的右上部,两套水冷系统6分别安装在底座1的左下、右下侧。
[0023]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液压往复缸活塞杆示意图。所述液压往复缸7为双出杆结构,其活塞杆由两组单出杆活塞杆相对组成,每组单出杆活塞杆均包括液压活塞杆24、卡箍25、泥浆杆26、活塞总成27和活塞固定帽28,所述液压活塞杆24和泥浆杆26通过卡箍25连接,所述泥浆杆26上设置有活塞总成27,所述活塞总成27上设置有活塞固定帽28。易于实现同轴度要求,降低了加工制造工艺要求。
[0024]所述液压缸支架2、两组阀箱3、液压往复缸7通过八个阀箱拉杆5、两组缸套4、第一法兰8和第二法兰9连接为一个整体,当液压往复缸往7往右运动增压时,右侧的阀箱拉杆5受向右拉力作用且液压缸支架2左侧平面受向左的拉力作用,当液压往复缸7往左运动增压时,左侧的阀箱拉杆受向左拉力作用且液压缸支架2左侧平面受向右的压力作用,大大减轻了底座1的受力,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0025]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上共设置有六个定位销14,保证了上部往复缸系统的液压缸支架2两侧圆孔与两组缸套4的同轴度和液压缸支架2、两组阀箱4的定位精度,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0026]所述底座1分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均布置有横梁15和纵梁16,上下两层横梁15和纵梁16上方均焊接钢板17,底座的两端采用桁架支撑18,在横梁15和纵梁16的交汇处焊接方形钢管19,支撑底座上层,底座两端设有通孔20,用于排水和阀座出水管连接,底座上层钢板设置有方形通孔21,用于冷却水排放,底座下层布置有水箱22,用于存储冷却水,底座上层设置有四个圆柱形吊点23。
[0027]所述八个阀箱拉杆5两端带有螺纹,且呈方形框架型安装,加大了操作空间,方便安装、维护与维修;所述第一法兰8设置在缸筒上,方便缸盖拆卸,便于维护与维修。
[0028]所述电液换向系统主要包括换向阀,换向阀控制主路压力油进入液压往复缸7,推动液压往复缸7向一端运动,当运行到接近端点时,卡箍碰到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触点闭合,给电磁换向阀通电,在电磁力作用下使主阀芯换向,完成液压往复缸7工作的增压往复周期,在两组阀箱3内增压后液体汇入同一高压管道进行高压大排量油田注水工作。
[0029]所述两套水冷系统6分别是由一台或多台离心泵组成,离心泵将泵体底座水箱内的冷却水连续不断的喷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卧式结构,包括底座(1)、液压缸支架(2)、阀箱(3)、阀箱拉杆(5)、液压往复缸(7)和电液换向系统,其中:液压缸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阀箱(3),液压往复缸(7)固定连接在液压缸支架(2)上,两组阀箱(3)分别通过阀箱拉杆(5)与液压缸支架(2)的两侧连接,电液换向系统安装在底座(1)的上部,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往复缸(7)为双出杆结构,其活塞杆由两组单出杆活塞杆相对组成,每组单出杆活塞杆均包括液压活塞杆(24)、卡箍(25)、泥浆杆(26)、活塞总成(27)和活塞固定帽(28),所述液压活塞杆(24)和泥浆杆(26)通过卡箍(25)连接,所述泥浆杆(26)上设置有活塞总成(27),所述活塞总成(27)上设置有活塞固定帽(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阀箱(3)上各固定设置有一组缸套(4),往复液压缸(7)的每组单出杆活塞杆各穿过一组缸套(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卧式压驱往复液压增压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水冷系统(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友,李洪阳,刘延俊,孙如军,张俊亮,赵岩,侯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