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8327 阅读:362 留言:1更新日期:2021-09-04 19:19
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选用低残留絮凝剂含量的水洗后机制砂进行砂仓存放,然后采用传送带将库存机制砂输送至制备混凝土用的耐磨钢材质的搅拌仓内,在输送过程中使用低压汞灯对传送带上的机制砂进行照射,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泥、矿粉、粉煤灰干拌混匀后再加入水和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机制砂逐渐大规模应用于混凝土的制备中。机制砂多为机械破碎石砂、山砂或卵破砂等原料,这些原料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泥粉(高原土、蒙脱土、伊利土)与石粉(主要成分碳酸钙),破碎后需要用水来洗掉附着在原料上的泥粉,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洗砂水需要净化处理才能排放,砂石生产企业多采用絮凝剂对洗砂水进行处理,以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沉淀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对净化后的洗砂水多次循环利用后进行排放。
[0003]当机制砂被回收的洗砂水洗涤后,机制砂的表面会吸附残留一些洗砂水中的絮凝剂,现有拌制混凝土时,这些残留的絮凝剂随着机制砂进入拌制的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减水剂超掺和严重的坍损现象,影响混凝土在工地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这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解水洗机制砂上吸附残留的絮凝剂,减少因机制砂附带絮凝剂导致的混凝土减水剂超掺和坍损现象,改善混凝土在工地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洗后机制砂中残留絮凝剂的含量,选用絮凝剂残留量不超过1g聚丙烯酰胺/100kg干机制砂的水洗机制砂进行砂仓存放,得到库存机制砂;
[0008](2)采用传送带将库存机制砂输送至拌制混凝土用的耐磨钢材质的搅拌仓内,在输送过程中设置低压汞灯对传送带上的机制砂进行照射;
[0009](3)向搅拌仓内加入碎石集料,对搅拌仓内的机制砂与碎石集料高速搅拌20秒,再向搅拌仓内加入胶凝材料进行干拌混匀,最后加入水和2.0%

2.4%掺量的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湿拌混匀,放料得到混凝土成品,所述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0份,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80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50份,葡萄糖酸钠20份,白糖10份,硫酸锌25

35份,焦亚硫酸钠5份,保水剂1份,聚醚消泡剂0.05份,三萜皂甙引气剂0.6份,水579

589份。
[0010]进一步地,步骤(2)中,沿传送带输送方向在低压汞灯后1米处设置喷雾器对传送带上的机制砂进行喷雾处理,喷雾器所用喷淋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天然植物提取的芹菜素4%、芹菜素糖苷2%、异鼠李素2%、异鼠李
‑3‑
O

芸香糖苷1%、异槲皮苷0.1%、
表儿茶素0.1%、没食子酰

L

表没食子儿茶酚0.5%、表没食子儿茶素0.1%、五倍子酸0.1%、酪氨酸0.1%和水90%。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处理的喷雾量为10克/分钟。
[0012]进一步地,步骤(1)中库存机制砂的存放时间为1

3天。
[0013]进一步地,步骤(2)中低压汞灯设有两盏,且均垂直吊挂在传送带上方距离传送带2.0-2.5米,两盏低压汞灯的间隔为三米。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洗后机制砂中的残留絮凝剂含量,选用低残留量的机制砂拌制混凝土,对超过1克聚丙烯酰胺/100kg干机制砂的水洗机制砂不予使用,从源头上控制絮凝剂的残留量,降低拌制混凝土的絮凝剂含量,减少了减水剂超掺和坍损现象,改善了混凝土质量。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水洗机制砂依次进行砂仓存放和低压汞灯照射来降解水洗机制砂上吸附残留的絮凝剂,通过砂仓存放,机制砂上残留的絮凝剂在空气流通自然风和室温作用下进行自然降解,通过低压汞灯照射,发出波长为200-270nm的光波,辐射出较强的紫外线,使机制砂上残留的絮凝剂发生断链、交联现象,达到辐射降解的目的,进一步降低了机制砂絮凝剂的残留量。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进入搅拌仓的机制砂和碎石集料以高速搅拌进行机械降解,通过快速剪切、抻拉等作用,使残留絮凝剂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基碎片,自由基非常不稳定,很快发生其他的化学反应,实现絮凝剂的进一步降解,同时,在高速搅拌过程中,耐磨钢材质的搅拌仓中的铁离子使絮凝剂发生化学氧化降解,进一步降低了机制砂絮凝剂的残留量。
[0018]4.本专利技术在混凝土拌制中添加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复配硫酸锌小料,Zn
+
所带电荷抑制了絮凝剂中羧基离子的电斥力,使絮凝剂的分子线团发生卷曲,破坏絮凝剂的大分子平衡,使絮凝剂的大分子出现链断裂,从而使机制砂上残留的絮凝剂发生剧烈凝聚反应,大大加快絮凝剂的降解,且硫酸锌属于缓凝剂,本身无色,不易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其他物料反应。
[0019]5.本专利技术在机制砂输送过程中对机制砂喷淋自制的微生物喷淋液,通过微生物在菌体外分泌出聚合物的分解酶,分解酶将机制砂上残留的絮凝剂的高分子链分解成低分子链或使其侧基脱落,达到生物降解絮凝剂的目的,同时,絮凝剂的降解产物可以促进为微生物的繁殖,提升降解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机制砂絮凝剂的残留量。
[0020]6.本专利技术在检测水洗机制砂中残留絮凝剂时选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相对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絮凝剂的残留量,大大降低了搅拌站检测检测水洗机制砂中残留絮凝剂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洗后机制砂中残留絮凝剂的含量,选用絮凝剂残留量不超过1g聚丙烯酰胺/100kg干机制砂的水洗机制砂进行砂仓存放,得到库存机制砂;
[0024](2)采用传送带将库存机制砂输送至拌制混凝土用的耐磨钢材质的搅拌仓内,在输送过程中设置低压汞灯对传送带上的机制砂进行照射;
[0025](3)向搅拌仓内加入碎石集料,对搅拌仓内的机制砂与碎石集料高速搅拌20秒,再向搅拌仓内加入胶凝材料进行干拌混匀,最后加入水和2%掺量的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湿拌混匀,放料得到混凝土成品,所述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在日平均气温28℃下制备得到: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0份,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80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50份,葡萄糖酸钠20份,白糖10份,硫酸锌25

35份,焦亚硫酸钠5份,保水剂1份,聚醚消泡剂0.05份,三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残留絮凝剂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洗后机制砂中残留絮凝剂的含量,选用絮凝剂残留量不超过 1g聚丙烯酰胺/100kg干机制砂的水洗机制砂进行砂仓存放,得到库存机制砂;(2)采用传送带将库存机制砂输送至拌制混凝土用的耐磨钢材质的搅拌仓内,在输送过程中设置低压汞灯对传送带上的机制砂进行照射;(3)向搅拌仓内加入碎石集料,对搅拌仓内的机制砂与碎石集料高速搅拌20秒,再向搅拌仓内加入凝胶材料进行干拌混匀,最后加入水和2.0%

2.4%掺量的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湿拌混匀,放料得到混凝土成品,所述降解型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0份,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280份,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50份,葡萄糖酸钠20份,白糖10份,硫酸锌25

35份,焦亚硫酸钠5份,保水剂1份,聚醚消泡剂0.05份,三萜皂甙引气剂0.6份,水579

589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制混凝土中水洗机制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锋张华郑宝春王碧涛黄武贾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联通] 2021年10月14日 19:33
    机制砂里絮凝剂超标,用聚合氯化铝得不到解决怎么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