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371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后浇带排水结构包括垫层、防水层、加强结构层和过滤网,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上;加强结构层填补防水层与基础底板间的空隙,加强结构层上开设有排水腔,排水腔的两侧壁与加强结构层上的两个基础底板侧壁一一对齐,排水腔的底面沿排水腔延伸方向倾斜形成斜坡;过滤网置于排水腔的一端,过滤网被配置为过滤泥沙。后浇带排水系统包括拥有上述后浇带排水结构,能够连通构成排水回路的温度后浇带和多条沉降后浇带,能够形成地下室的有组织排水,避免地下室积水,有利于文明施工与成品保护,避免钢筋锈蚀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浇带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建筑结构而言,不一定都位于类似城镇这种环境良好、便于施工的地区,有的建筑结构依山而建,常位于山体底部,山顶部有土石方作业区域,且裸土未覆盖。山体建筑的地下室面积较大,每逢雨季下雨时,雨水会携带山顶部大量泥沙流入地下室及后浇带,雨水无法排出,雨水携带的各种杂物、泥沙会掉落至后浇带内,导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需重新清理,清理难度大,浪费人力物力,且地下室每逢雨天都会被雨水浸泡,无法有效排水,为确保地下室施工作业,多次进行抽水,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成品保护,影响文明施工。除此之外钢筋长期被雨水浸泡,易出现严重锈蚀,影响结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形成地下室的有组织排水,避免地下室积水,有利于文明施工与成品保护,避免钢筋锈蚀等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包括:
[0006]垫层;
[0007]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铺设于所述垫层上;
[0008]加强结构层,所述加强结构层填补所述防水层与基础底板间的空隙,所述加强结构层上开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两侧壁与所述加强结构层上的两个所述基础底板侧壁一一对齐,所述排水腔的底面沿所述排水腔延伸方向倾斜形成斜坡;以及
[0009]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置于所述排水腔的一端,所述过滤网被配置为过滤泥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还包括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加强结构层间,被配置为保护所述防水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扣合于两个所述基础底板上,封盖所述排水腔。
[001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排水系统,包括温度后浇带和多条沉降后浇带,所述温度后浇带和所述沉降后浇带包括上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所述温度后浇带的所述排水腔和多条所述沉降后浇带的所述排水腔连通构成排水回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回路包括有两个排水口。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集水井与两个所述排水口一一对应,所述集水井被配置为收集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泥沙及雨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降后浇带的所述斜坡坡顶设置于靠近基础导墙的所述沉降后浇带的一端。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后浇带的所述斜坡坡顶设置于所述温度后浇带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斜坡沿所述温度后浇带延伸方向的两端逐渐倾斜。
[001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S1、对所述温度后浇带和多条所述沉降后浇带进行位置布局设计;
[0019]步骤S2、在所述温度后浇带和多条所述沉降后浇带上分别对所述斜坡的坡顶位置进行设置;
[0020]步骤S3、安装所述集水井;
[0021]步骤S4、待地下室施工结束后,对所述温度后浇带和多条所述沉降后浇带进行浇筑。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还包括在所述排水腔靠近所述基础导墙的一端安装所述过滤网。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后浇带排水结构的排水腔设置有斜坡,能够加快后浇带排水结构排水,过滤网能有效过滤泥沙;后浇带排水系统由温度后浇带和多个沉降后浇带构成,能够形成地下室的有组织排水,避免地下室积水,有利于文明施工与成品保护,避免钢筋锈蚀等问题;后浇带排水系统施工方法适用于对山体建筑排水系统的快速搭建,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半剖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系统的局部排水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中在排水口处安装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排水口处安装过滤网的结构正视图;
[0030]图7是排水口处安装过滤网的结构俯视图。
[0031]图中:
[0032]1、垫层;2、防水层;3、加强结构层;31、排水腔;311、斜坡;4、过滤网;5、防水保护层;6、盖板;
[0033]100、基础底板;200、基础导墙;300、温度后浇带;400、沉降后浇带;500、排水回路;501、排水口;600、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
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9]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包括垫层1、防水层2、加强结构层3和过滤网4,防水层2铺设于垫层1上;加强结构层3填补防水层2与基础底板100间的空隙。优选地,还包括有防水保护层5,防水保护层5铺设于防水层2与加强结构层3间,被配置为保护防水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层(1);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铺设于所述垫层(1)上;加强结构层(3),所述加强结构层(3)填补所述防水层(2)与基础底板(100)间的空隙,所述加强结构层(3)上开设有排水腔(31),所述排水腔(31)的两侧壁与所述加强结构层(3)上的两个所述基础底板(100)侧壁一一对齐,所述排水腔(31)的底面沿所述排水腔(31)延伸方向倾斜形成斜坡(311);以及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置于所述排水腔(31)的一端,所述过滤网(4)被配置为过滤泥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水保护层(5),所述防水保护层(5)铺设于所述防水层(2)与所述加强结构层(3)间,被配置为保护所述防水层(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盖板(6),所述盖板(6)扣合于两个所述基础底板(100)上,封盖所述排水腔(31)。4.一种后浇带排水系统,包括温度后浇带(300)和多条沉降后浇带(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后浇带(300)和所述沉降后浇带(400)包括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结构,所述温度后浇带(300)的所述排水腔(31)和多条所述沉降后浇带(400)的所述排水腔(31)连通构成排水回路(5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回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