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6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S1、原料准备;S2、粉料混合;S3、纳米纤维制备;S4、凉感纳米纤维制备和S5、纤维纺织。该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该凉感纳米纤维所制成的衣物表面具有二氧化硅颗粒,且二氧化硅颗粒内部锁有等离子水水分子,通过水分子所具备的凉性作用于人体肌肤可大大提高凉感提高人体穿着时的舒适度,而且纤维中含有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成分可吸湿导湿,避免肌肤表面汗液残留,同时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还可靠内部纳米级别的微孔吸收空气中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类有害气体的分子,有利于保障人体身心健康。有利于保障人体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衣物的舒适度、功能性要求越发注重,随着气候变暖,人们出行越发渴望拥有可以吸湿并于肌肤表面产生凉感的服装,而目前主要是将凉感纤维即阳离子改性涤纶纺织呈衣物进行穿着来使得肌肤具有凉感。
[0003]现有的凉感纤维效果不佳,且吸湿效果不足,导致人体肌肤在出汗后肌肤凉感快速下降甚至是凉感消失,不利于人们出行,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凉感纤维效果不佳,且吸湿效果不足,导致人体肌肤在出汗后肌肤凉感快速下降甚至是凉感消失,不利于人们出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包括下述制备流程:
[0006]S1、原料准备:
[0007]取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用,通过研磨机对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进行研磨破碎,获得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
[0008]S2、粉料混合:
[0009]步骤S1中获得的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按比例于混合釜内进行混合,获得纳米矿粉;
[0010]S3、纳米纤维制备:
[0011]将步骤S2中获得的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共同置入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混合以及挤出,挤出的物料通过纺丝组件的细孔产出长丝,从而获得纳米纤维;
[0012]S4、凉感纳米纤维制备:
[0013]向硅酸溶液中加入硝酸搅拌4

5小时后加入等离子水继续搅拌进行稀释,保持pH值为6

9,获得凉感硅酸溶液,将步骤S3中的纳米纤维浸泡于凉感硅酸溶液内部,之后取出烘干,浸泡烘干重复3

5次,使得纳米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硅颗粒,且二氧化硅颗粒内部包容密封有等离子水水分子,至此获得凉感纳米纤维;
[0014]S5、纤维纺织:
[0015]将步骤S4中获得的凉感纳米纤维通过纺织设备进行纺织获得凉感纳米面料。
[0016]可选的,所述S1步骤中,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三者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3:1:2,而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的直径控制在1

2mm。
[0017]可选的,所述S2步骤中,混合釜在运作时转速控制在400

600转/分钟,且混合釜在
混合10

20分钟时于内部添加增稠剂再继续混合20

40分钟。
[0018]可选的,所述增稠剂与混合矿粉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1:3,且增稠剂选用天然蜂胶或植物胶。
[0019]可选的,所述S3步骤中,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于螺杆挤出机内部熔融混合,熔融所需温度控制在263

267℃之间,而纺丝组件的细孔孔径为0.1

0.13mm。
[0020]可选的,所述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1:4,且片状聚酰胺为厚度1

2mm、长/宽为6

10mm/3

5mm。
[0021]可选的,所述S4步骤中,硅酸溶液、硝酸与等离子水之间的比例为2:1:1,且硅酸溶液与硝酸搅拌转速为200转/分钟,而加入等离子水后继续保持200转/分钟搅拌2

3小时。
[0022]可选的,所述S4步骤中,纳米纤维浸泡于凉感硅酸溶液内部保持20

30分钟,烘干条件为30

40℃下采用20

25m/分钟的风速进行风干。
[0023]可选的,所述该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应用于服装衣物领域。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该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该凉感纳米纤维所制成的衣物表面具有二氧化硅颗粒,且二氧化硅颗粒内部锁有等离子水水分子,通过水分子所具备的凉性作用于人体肌肤可大大提高凉感提高人体穿着时的舒适度,而且纤维中含有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成分可吸湿导湿,避免肌肤表面汗液残留,同时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还可靠内部纳米级别的微孔吸收空气中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类有害气体的分子,有利于保障人体身心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包括下述制备流程:
[0028]S1、原料准备:
[0029]取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用,通过研磨机对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进行研磨破碎,获得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
[0030]S2、粉料混合:
[0031]步骤S1中获得的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按比例于混合釜内进行混合,获得纳米矿粉;
[0032]S3、纳米纤维制备:
[0033]将步骤S2中获得的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共同置入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混合以及挤出,挤出的物料通过纺丝组件的细孔产出长丝,从而获得纳米纤维;
[0034]S4、凉感纳米纤维制备:
[0035]向硅酸溶液中加入硝酸搅拌4

5小时后加入等离子水继续搅拌进行稀释,保持pH值为6

9,获得凉感硅酸溶液,将步骤S3中的纳米纤维浸泡于凉感硅酸溶液内部,之后取出烘干,浸泡烘干重复3

5次,使得纳米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硅颗粒,且二氧化硅颗粒内部包容密封有等离子水水分子,至此获得凉感纳米纤维;
[0036]S5、纤维纺织:
[0037]将步骤S4中获得的凉感纳米纤维通过纺织设备进行纺织获得凉感纳米面料。
[0038]S1步骤中,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三者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3:1:2,而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的直径控制在1

2mm。
[0039]S2步骤中,混合釜在运作时转速控制在400

600转/分钟,且混合釜在混合10

20分钟时于内部添加增稠剂再继续混合20

40分钟。
[0040]增稠剂与混合矿粉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1:3,且增稠剂选用天然蜂胶或植物胶。
[0041]S3步骤中,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于螺杆挤出机内部熔融混合,熔融所需温度控制在263

267℃之间,而纺丝组件的细孔孔径为0.1

0.13mm。
[0042]纳米矿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制备流程:S1、原料准备:取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用,通过研磨机对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进行研磨破碎,获得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S2、粉料混合:步骤S1中获得的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按比例于混合釜内进行混合,获得纳米矿粉;S3、纳米纤维制备:将步骤S2中获得的纳米矿粉与片状聚酰胺共同置入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混合以及挤出,挤出的物料通过纺丝组件的细孔产出长丝,从而获得纳米纤维;S4、凉感纳米纤维制备:向硅酸溶液中加入硝酸搅拌4

5小时后加入等离子水继续搅拌进行稀释,保持pH值为6

9,获得凉感硅酸溶液,将步骤S3中的纳米纤维浸泡于凉感硅酸溶液内部,之后取出烘干,浸泡烘干重复3

5次,使得纳米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硅颗粒,且二氧化硅颗粒内部包容密封有等离子水水分子,至此获得凉感纳米纤维;S5、纤维纺织:将步骤S4中获得的凉感纳米纤维通过纺织设备进行纺织获得凉感纳米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海泡石、凹凸棒土以及活性炭备三者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为3:1:2,而海泡石粉、凹凸棒土粉以及活性炭粉的直径控制在1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凉感纳米纺织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混合釜在运作时转速控制在400

600转/分钟,且混合釜在混合10

20分钟时于内部添加增稠剂再继续混合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纺高创江苏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