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61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包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上架和底框、两个H型框架状的侧边框以及用于固定上架、底框和侧边框的支撑组件,上架、底框、侧边框和支撑组件形成中空的立方体框架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架和底框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用于将侧边框固定在上架和底框上的第二支撑组件;侧边框与上架和底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上架和底框之间,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在上架和侧边框之间、以及底框和侧边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焊接量少、质量轻、强度大、稳定性高、可重复利用等有益效果。可重复利用等有益效果。可重复利用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属于全地形车包装运输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是指在任何地形上皆能行驶的车辆,俗称沙滩车,属于摩托车中的一种。全地形车生产之后,需要远距离运输,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木质箱包装,由于木质件密质疏松,单纯地采用螺钉,连接强度低,运输过程振动冲击,螺钉易松动,尤其是在包装出口的全地形车等产品时,由于出口需要海、陆联运,需要多次装卸,而且运输里程大幅度增加,对全地形车运输包装架的强度和刚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及其包装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上架和底框、两个H型框架状的侧边框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上架、底框和侧边框的支撑组件,上架、底框、侧边框和支撑组件形成中空的立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上架和底框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用于将侧边框固定在上架和底框上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侧边框与上架和底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上架和底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在上架和侧边框之间、以及底框和侧边框之间。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架、底框、侧边框和支撑组件形成中空的立方体框架结构,不仅减轻了包装架的重量,而且提高了包装架的强度。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架包括两条上横梁和两条上纵撑,所述底框包括与所述上横梁对应的下横梁和与所述上纵撑对应的下纵撑,所述侧边框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竖支杆和位于两个竖支杆之间的中横梁,且侧边框位于上纵撑的一侧。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架以及底框采用这种设计,大大的减少了焊接量。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横梁、上纵撑、下横梁、下纵撑以及竖支杆均为角钢制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横梁、上纵撑、下横梁、下纵撑以及竖支杆均为轻质角钢制成,在保证包装架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使包装架整体重量减为原来的40

60%,包装架的重量减轻,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根斜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位于竖支杆与相邻上横梁之间、以及竖支杆与相邻下横梁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设置,能够加强包装架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中横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横截面均成W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接触面积,保证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包装架的稳定性。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板上侧的第一抵触板,两个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抵触板的一侧向外设有卡扣边,且两个第一连接板的外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凸起。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边框与上架和底框之间采用卡合结构,大大的减少了焊接量,而且装卸方便,部件可持续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抵触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抵触板的一侧向外设有卡扣边,且第二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凸起。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组件与上架和底框之间、第二支撑组件与上架和侧边框之间、以及第二支撑组件与底框和侧边框之间均采用卡合结构,大大的减少了焊接量,而且装卸方便,部件可持续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上架、底框和侧边框上均开有与所述锁紧凸起形状相适配的锁紧孔,所述上架、底框和侧边框上均开有避免锁紧凸起凸出的条形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顺利地安装到对应的框架内;条形槽的设置能够避免锁紧凸起凸出框架的平面,能够保持包装架的稳定。
[00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侧边框之间、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之间、以及第三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部件之间采用卡合结构,然后由紧固件固定,大大的减少了焊接量,在保证包装架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包装架的重量。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的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底框放置在托底上,然后将全地形车整车吊起放在托底上;2)将两个侧边框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安装在底框上,然后将上架安装在侧边框上;3)将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安装在上架和底框之间,接着将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在上架和侧边框之间、以及底框和侧边框之间;4)在包装架外部罩上成车包装袋,然后罩上成车纸箱总成,用打包带打包,至此完成包装。
[0023]因此,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上述部件之间采用卡合结构,然后由紧固件固定,大大的减少了焊接量,在保证包装架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包装架的重量;(2)本专利技术易于安装、拆卸,并且可重复多次使用,节约材料,减少了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稳定性高,保证了运输稳定以及开箱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撑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7是图1中B处放大图;图8是图1中C处放大图。
[0025]图示说明:1

上架,11

上横梁,12

上纵撑,2

底框,21

下横梁,22

下纵撑,3

侧边框,31

竖支杆,32

中横梁,4

支撑组件,41

第一支撑组件,411

第一支撑板,42

第二支撑组件,421

第二连接板,5

第一连接组件,51

第一连接板,52

第一抵触板,53

卡扣边,54

锁紧凸起,55

锁紧孔,56

条形槽,6

第二连接组件,61

第二连接板,62

第二抵触板,7

第三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包括长方形框架状的上架(1)和底框(2)、两个H型框架状的侧边框(3)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上架(1)、底框(2)和侧边框(3)的支撑组件(4),上架(1)、底框(2)、侧边框(3)和支撑组件(4)形成中空的立方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位于上架(1)和底框(2)之间的第一支撑组件(41)和用于将侧边框(3)固定在上架(1)和底框(2)上的第二支撑组件(42);所述侧边框(3)与上架(1)和底框(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1)通过第二连接组件(6)连接在上架(1)和底框(2)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2)通过第三连接组件(7)连接在上架(1)和侧边框(3)之间、以及底框(2)和侧边框(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1)包括两条上横梁(11)和两条上纵撑(12),所述底框(2)包括与所述上横梁(11)对应的下横梁(21)和与所述上纵撑(12)对应的下纵撑(22),所述侧边框(3)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竖支杆(31)和位于两个竖支杆(31)之间的中横梁(32),且侧边框(3)位于上纵撑(12)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1)、上纵撑(12)、下横梁(21)、下纵撑(22)以及竖支杆(31)均为角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1)包括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411),且第一支撑板(411)位于上横梁(11)和下横梁(21)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2)包括若干根斜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板(421),且第二支撑板(421)位于竖支杆(31)与相邻上横梁(11)之间、以及竖支杆(31)与相邻下横梁(2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用快速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32)、第一支撑板(4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正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凌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