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346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箱体底端一侧设有出口,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和隔板,隔板位于滤板下方,隔板底端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端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上端贯穿滤板,喷淋机构顶端设有进液口,喷淋机构上端外侧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位于滤板上端,喷淋机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混合机构和第二混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对烟气中掺杂的杂物清理的更加彻底,使烟气与处理液接触的更加充分,从而保证对烟气的处理效果。从而保证对烟气的处理效果。从而保证对烟气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属于润滑油生产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各种机械设备中经常会使用到润滑油。
[0003]润滑油在前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烟尘,目前对于此类烟尘通常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烟尘中会掺杂有大量的颗粒物杂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影响,一般也会有喷淋除尘的方式来对此类烟尘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喷淋设备结构都较为简单,对于烟气中的颗粒物清理的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类烟尘通常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烟尘中会掺杂有大量的颗粒物杂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影响,一般也会有喷淋除尘的方式来对此类烟尘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喷淋设备结构都较为简单,对于烟气中的颗粒物清理的不够彻底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箱体底端一侧设有出口,所述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和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滤板下方,所述隔板底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端设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上端贯穿滤板,所述喷淋机构顶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喷淋机构上端外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位于滤板上端,所述喷淋机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混合机构和第二混合机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传动带、第二传动轮、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电机两侧均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均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两个第二传动轮之间均通过传动带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分流管、连通管、第二转动管、第一转动管、喷头和第三伞齿轮,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在箱体顶部,所述分流管与进液口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连通管,三个所述连通管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所述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顶端均与对应连通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下端均贯穿滤板,所述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均位于滤板下方,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管底端
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一转动管底端与固定杆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管底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第一转杆、套块、扇叶和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转杆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靠近第二转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固定套接有套块,所述套块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扇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转杆、第二伞齿轮和扇板,所述支撑板垂直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转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靠近第二转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二伞齿轮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扇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清理机构均包括固定板、侧槽、侧块、凹槽、弹簧、安装块和清理块,若干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外侧,所述凹槽开设在固定板底端,所述安装块上端插设在凹槽内,所述安装块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安装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凹槽两侧壁上均设有与侧块相适配的侧槽,两个所述侧块分别与两个侧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底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底端与滤板上表面紧密接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管上的若干喷头与第一转动管上的若干喷头均不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2]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烟气首先会经过滤板的过滤,使烟气中体积较大的杂质会被滤板截留,体积较小的杂质会随着烟气通过滤板,当滤板上的杂质过多时会影响烟气通过效率,因此,在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外侧均设有清理机构,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转动时还会带动固定板转动,固定板带动清理块转动,利用清理块对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烟气正常通过,若干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使清理刷与滤板之间接触的更加紧密,当清理块出现磨损时,清理块通过弹簧的作用力仍然与滤板紧密接触,保证清理效果。
[0013]2.通过外部泵体将处理液通过进液口输送到分流管中,分流管将处理液分别输送到第一转动管和两个第二转动管中,最终通过若干喷头喷出,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在喷淋过程中,电机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带动第一转动管转动,固定杆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轮和两个传动带同步带动两个第二传动轮转动,两个第二传动轮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二转动管转动,从而使若干喷头进行旋转,使处理液喷洒的更加均匀,进而使烟气与处理液接触的更加充分,保证对烟气中杂质的处理效果,两个第二转动管转动时通过第三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和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通过第一转杆带动若干扇叶转动,第二伞齿轮通过第二转杆带动若干扇板转动,从而会对烟气进行吹动,进一步使烟气与处理液接触的更加充分,保证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转杆与扇板连接示意图。
[0015]图中:1、箱体;2、出口;3、进气口;4、进液口;5、驱动机构;51、电机;52、连接杆;53、第二传动轮;54、传动带;55、第一传动轮;56、固定杆;6、喷淋机构;61、分流管;62、连通管;63、第二转动管;64、第一转动管;65、喷头;66、第三伞齿轮;7、第一混合机构;71、第一转杆;72、套块;73、扇叶;74、第一伞齿轮;8、第二混合机构;81、支撑板;82、第二转杆;83、第二伞齿轮;84、扇板;9、清理机构;91、固定板;92、侧槽;93、侧块;94、凹槽;95、弹簧;96、安装块;97、清理块;10、隔板;11、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3),所述箱体(1)底端一侧设有出口(2),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11)和隔板(10),所述隔板(10)位于滤板(11)下方,所述隔板(10)底端设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上端设有喷淋机构(6),所述喷淋机构(6)上端贯穿滤板(11),所述喷淋机构(6)顶端设有进液口(4),所述喷淋机构(6)上端外侧设有清理机构(9),所述清理机构(9)位于滤板(11)上端,所述喷淋机构(6)底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混合机构(7)和第二混合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第一传动轮(55)、传动带(54)、第二传动轮(53)、固定杆(56)和连接杆(52),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电机(5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6),所述固定杆(56)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55),所述电机(51)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2),两个所述连接杆(52)均与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52)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53),所述第一传动轮(55)与两个第二传动轮(53)之间均通过传动带(5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6)包括分流管(61)、连通管(62)、第二转动管(63)、第一转动管(64)、喷头(65)和第三伞齿轮(66),所述分流管(61)固定连接在箱体(1)顶部,所述分流管(61)与进液口(4)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61)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连通管(62),三个所述连通管(62)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转动管(64)和两个第二转动管(63),所述第一转动管(64)和两个第二转动管(63)顶端均与对应连通管(6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管(64)和两个第二转动管(63)下端均贯穿滤板(11),所述第一转动管(64)和两个第二转动管(6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65),若干所述喷头(65)均位于滤板(11)下方,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管(63)底端外侧均固定套接有第三伞齿轮(66),所述第一转动管(64)底端与固定杆(56)顶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敏许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斯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