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1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伺服电源模块,属于电源模块技术领域,其包括控制中心和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调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该伺服电源模块,通过设置传输模块组,电能通过电源输入模块进入该伺服电源模块内,利用传输模块组对转换调整后的电能进行传输,使得该伺服电源模块可以通过传输模块组内的若干个传输模块呈并联连接状态对电能进行同步传输,单个传输模块出现损坏时可以利用其它的传输模块进行电能传输,防止了因单个传输模块的损坏影响该伺服电源模块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该该伺服电源模块的故障维修率,保证了该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常运行。保证了该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常运行。保证了该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源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模块
,具体为伺服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设备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适用电源,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甚多,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0003]现有的伺服电源模块在对设备进行供电时,出现潮湿或高温的情况,该伺服电源模块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变,一旦出现潮湿或高温的情况,容易造成伺服电源模块短路烧毁或出现伺服电源模块与连接电路板断开脱落的情况,影响该伺服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伺服电源模块大多是采用模块对输入电流进行转换和输出的,当负责传输的电源模块出现损坏时,该伺服电源模块将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伺服电源模块,解决了现有的伺服电源模块在对设备进行供电时,出现潮湿或高温的情况,该伺服电源模块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变,一旦出现潮湿或高温的情况,容易造成伺服电源模块短路烧毁或出现伺服电源模块与连接电路板断开脱落的情况,影响该伺服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伺服电源模块大多是采用模块对输入电流进行转换和输出的,当负责传输的电源模块出现损坏时,该伺服电源模块将无法继续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伺服电源模块,包括控制中心和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压调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控模块的输出端与供能分配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供能分配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控制中心和传输模块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组由若干个电源模块相互并联组成,所述传输模块组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短路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短路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湿度调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高温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温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温度调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湿度调控模块的输出端和温度调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测报单元和运行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测报单元内包含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出端与图文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语音播报模块和图文显示模块将报警信息以图文和语音的形式发送给维修人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运行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紧急断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紧急断联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伺服电源模块,通过设置传输模块组,当该伺服电源模块进行使用时,电能通过电源输入模块进入该伺服电源模块内,通过电流转换模块将进入伺服电源模块内的电流转换为220V的直流电,同时通过电压调控模块对电压进行调整和控制,然后利用传输模块组对转换调整后的电能进行传输,使得该伺服电源模块可以通过传输模块组内的若干个传输模块对电能进行同步传输,因若干个传输模块在传输模块组内呈并联连接状态,单个传输模块出现损坏时,可以利用其它的传输模块进行电能传输,防止了因单个传输模块的损坏影响该伺服电源模块的正常运行,降低了该该伺服电源模块的故障维修率,保证了该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常运行。
[0016]2、该伺服电源模块,通过设置湿度检测模块,当该伺服电源模块进行使用时,转换调整完成的电能通过供能分配模块启动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同时利用控制中心对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控制,对该伺服电源模块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并根据工作环境的具体状况利用湿度调控模块和温度调控模块进行调整,湿度或温度异常时通过短路预警模块和高温预警模块启动测报单元对维修人员进行异常报警,使得该伺服电源模块可以通过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对工作环境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湿度调控模块和温度调控模块进行调整,无法调整时利用短路预警模块对维修人员进行报警通知,提高了该伺服电源模块的使用便捷性,保证了该伺服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0017]3、该伺服电源模块,通过设置紧急断联模块,当该湿度检测模块或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出工作环境异常,且无法通过温度调控模块和湿度调控模块进行调整时,短路预警模块或高温预警模块启动测报单元,利用测报单元内的报警模块对维修人员进行通知,并通过语音播报模块与图文显示模块将出现异常的具体情况同步发送该维修人员,测报单元启动后,通过运行检测模块和紧急断联模块对该伺服电源模块进行紧急关闭,防止该伺服电源模块因异常运行而导致损坏,不仅降低了该伺服电源模块的故障率,还进一步保证了该伺服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电源输入模块、2电流转换模块、3电压调控模块、4供能分配模块、5控制中心、6传输模块组、7湿度检测模块、8短路预警模块、9湿度调控模块、10温度检测模块、11高温预警模块、12温度调控模块、13测报单元、14运行检测模块、15紧急断联模块、16电源输出
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伺服电源模块,包括控制中心5和电源输入模块1,电源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转换模块2的输出端与电压调控模块3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流转换模块2和电压调控模块3,电能通过电源输入模块1进入该伺服电源模块内,然后根据安装设备的使用要求,通过电流转换模块2将进入电能调整为220V的直流电规格,同时通过电压调控模块3调控的电压进行稳定,使得该伺服电源模块可以根据安装设备的使用需求对输入电能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进行调整,让该伺服电源模块可以为各种使用需求的设备提供正常使用的电能,提高了该伺服电源模块的适用性,电压调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供能分配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供能分配模块4的输出端分别与湿度检测模块7、温度检测模块10、控制中心5和传输模块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传输模块组6由若干个电源模块相互并联组成,传输模块组6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16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伺服电源模块,包括控制中心(5)和电源输入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模块(2)的输出端与电压调控模块(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控模块(3)的输出端与供能分配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供能分配模块(4)的输出端分别与湿度检测模块(7)、温度检测模块(10)、控制中心(5)和传输模块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传输模块组(6)由若干个传输模块相互并联组成,所述传输模块组(6)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16)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5)的输出端分别与湿度检测模块(7)和温度检测模块(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湿度检测模块(7)的输出端与短路预警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短路预警模块(8)的输出端与湿度调控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仁星骆辰李军毕方坤叶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