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刚专利>正文

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读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473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印刷读物,具体涉及一种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读物。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结构单元均由三页印刷纸组成,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外文文章,其第二面倒置印刷上母语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印刷外文读音注释符号;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倒置印刷母语释义符号,其第二面印刷外文文章;在第一页印刷纸及第三页印刷纸的外文生字/词处有切开的“窗”1,打开窗1可以查阅读音符号或释义符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任何两个不同语种的印刷读物,也可用于诸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印刷读物。(*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读物,具体涉及一种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读物
技术介绍
现有印刷读物,尤其是外文印刷读物,当读者遇到难识读或难释义的字词时,常常要借助字典来读识字/词、释字/词义。这种情况即使是对于相当程度的读者也再所难免。结果是读者要携带字典,而且要频繁翻查字典。这样不仅累赘,还费时麻烦,降低学习效率。现有的印刷外文读物,有的将母语文字或注释符号印刷在外文文章的相关字/词旁,以减轻读者翻查字典的麻烦,但是,由于对外文字/词的音义注释符号触目可见,易使读者对注释符号的过份依赖,反而还不利于读者学习效率提高。现有的印刷外文读物,还有的把注释符号以与印刷用纸相似的色彩油墨印在印刷用纸上,使用时经过理化作用使注释符号与印刷纸间构成色彩反差而直接在印刷纸上显现注释符号的字迹,然而使用起来颇为不便。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外文读物,克服上述各种外文印刷读物的不足,能快捷、方便、高效地阅读或学习外语。本技术是由每三页印刷纸构成一个结构单元集合组成,所述的结构单元的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外文文章,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与其第一面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是正置;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的外文字/词相对应的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能对其进行识读,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识读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上印刷的外文字/词的读音;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正置;所述的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和第三页印刷纸上印刷的外文生字/词处分别有三面切开的如图1和图5所示的“窗”1,所切开“窗”1的多少,可以根据外文文章的难度和读者文化层次来确定。当然,读者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用小刀开“窗”。所开“窗”1也可以是如图4的叠层结构,第一层第一面A-1印外文字/词,其第二面A-2对应位置倒置印刷释义符号;第二层第一面B-1印刷外文音标,第二层第二面B-2及第三层第一面C-1和第二面C-2可根据读者意愿记载字符。将切开的“窗”1打开,向下旋转90°可以通过“窗口”看到印刷在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上该字/词的读音符号;翻转180°时,可以看到该字/词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的释义符号及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上印刷的读音符号,将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上字/词处切开的“窗”1打开,与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上切开的“窗”1相类似,可以看到第三印刷纸第一面印刷的该字/词释义符号及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上印刷的该字/词读音符号。也可以将打开的窗口关上,这时读者阅读的是纯外文文章。此外,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及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的释义符号,也可以用来通过阅读释义使读者来默忆外文字/词;第二页上印刷的读音符号也可以练习口语朗读。这样可以提高单词记忆效果。本技术可以用于任何两种不同语种的印刷读物,也可以用于包括诸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印刷读物,可以快捷、方便、高效地阅读、学习外文读物或古代文字印刷的读物。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上印刷的外文文章及切开的“窗”1示意图;图2是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倒置印刷的释义符号及切开的“窗”1翻转180°的示意图;图3是结构单元第二印刷纸第一面印刷的读音符号示意图;图4是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或第三页印刷纸上“窗”1的叠层结构示意图;图5是将“窗”1向下翻转180°时既看到释义符号同时又看到读音符号示意图。图6是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古汉语及三面切开的“窗”1示意图;图7是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用现代汉字作注释符号及切开的“窗”1翻转180°示意图;图8是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上印刷的用汉语拼音作为读音符号示意图。实施例1构成本技术的每个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的是英文文章,如图1所示在生字/词处有切开的“窗”1,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相对应位置倒置印刷汉语汉字释义符号,注释英文字/词含义,如图2所示;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相对应位置印刷的是英语音标,通过英语音标可以识读英文字/词,如图3所示;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相对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对应位置倒置印刷汉字释义符号,其第二面印刷英文文章;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其英语音标;在第一印刷页及第三印刷页上有切开“窗”1。将“窗”1打开并翻转180°既可以看到该字/词的释义符号又可以看到其读音符号,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及第二面与第一页印刷纸第一、二面及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在印刷及结构上均相似,所以不再另用图标示。实施例2本技术的每个结构单元的第一印刷纸第一面印刷俄文文章,在生字/词处有切开“窗”1,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倒置印刷汉字释义符号,注释俄文字/词含义;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和第二面印刷俄文语音音标,通过俄文语音音标可以识读对应俄文字/词;第三页纸第一面倒置印刷汉字释义符号注释俄文字/词的含义,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俄文文章;第一页印刷纸和第三页印刷纸的字/词处有切开的“窗”1,打开窗1翻转180°既可看到该字/词汉字释义符号又可以看到俄语语音音标。实施例3如图6所示,构成本技术的每个结构单元的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古汉语文章,在其生字/词处有切开的“窗”1,第一页印刷纸第二面倒置印刷现代汉语汉字作为译义符号,注释古汉语字/词的含义,如图7所示;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和第二面印刷现代汉语拼音符号,以便识读对应古汉语字/词读音,如图8所示;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倒置印刷现代汉语汉字释义符号注释古汉语字/词的含义,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古汉语文章;第一页印刷纸和第三页印刷纸上有切开的“窗”1,打开窗1翻转180°既可看到对应古汉字/词的现代汉字释义符号又可以看到汉语拼音。权利要求1.一种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读物,其特征在于由每三页印刷纸构成一个结构单元集合组成,所述的结构单元的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外文文章,第一面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一面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是正置;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一页外文字/词相对应的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能对该字/词进行识读,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识读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上印刷的外文字/词的读音;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正置;所述的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和第三页印刷纸上印刷的生字/词处分别有切开的“窗”(1)。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的印刷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1)可以做成叠层式。3.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的印刷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和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分别印刷有古代汉语文章;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印刷汉语拼音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窗式查阅注释符号印刷读物,其特征在于由每三页印刷纸构成一个结构单元集合组成,所述的结构单元的第一页印刷纸第一面印刷外文文章,第一面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一面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是正置;第二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一页外文字/词相对应的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能对该字/词进行识读,第二页印刷纸第二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读音符号以便识读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上印刷的外文字/词的读音;第三页印刷纸第一面与第三页印刷纸第二面印刷的外文字/词相对应位置印刷上注释符号的释义符号进行释义,释义符号要倒置印刷,以便将其翻转180°阅读时恰好正置;所述的结构单元第一页印刷纸和第三页印刷纸上印刷的生字/词处分别有切开的“窗”(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刚
申请(专利权)人:郝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