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88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包括水箱,连通设于水箱顶部的水洗箱及气液分离箱,水洗箱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气液分离箱的一侧设有除臭箱,气液分离箱与除臭箱连通,除臭箱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水箱的内部有安装盒,安装盒的底部敞开,安装盒内部设有抽水泵,安装盒的侧壁穿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进水管的出水口设有水位浮球阀;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设有供水管,经供水管为水洗箱输水;气液分离箱内部有用于除去水汽的气液过滤网;除臭箱内部设有用于光解废气的UV光管及吸附异味的活性炭网;其可采用水帘的方式对废气进行过滤净化,还可对水洗后的废气进行水汽去除,并对废气进行光解处理,有效去除废气的异味。除废气的异味。除废气的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喷涂的加工工艺操作中,需要对进行喷涂及干燥等处理,而喷涂加工及喷涂后干燥操作时,均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产生的废气如果直接外排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夹杂着刺激的气味,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其结构新颖,可采用水帘的方式对废气进行过滤净化,还可对水洗后的废气进行水汽去除,并对废气进行光解处理,有效去除废气的异味。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包括水箱,连通设于所述水箱顶部的水洗箱及气液分离箱,所述水洗箱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所述气液分离箱的一侧设有除臭箱,所述气液分离箱的顶部与所述除臭箱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除臭箱的底部与抽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连通设有排气管;所述水箱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底部敞开,所述安装盒内部设有抽水泵,所述安装盒的侧壁穿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安装盒内部、且端部安装有水位浮球阀;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贯穿所述水箱的外壁、且端部甚至所述水洗箱的顶部,用于所述水洗箱内部的供水、并形成水帘;所述气液分离箱内部安装有气液过滤网,进入所述气液分离箱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液过滤网后排出;所述除臭箱内部安装有多条UV光管及活性炭网,进入所述除臭箱内部的气体经所述UV光管光解后经过所述活性炭网输出。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洗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进气管连通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固定设有多块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上至下依次错落设置、形成阶梯导流路径,最高处的所述导流板的上方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导水管沿所述第一箱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水管的底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条形孔。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盒的侧壁顶部连通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安装盒内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洗箱的外部,所述溢流管所处高度位于所述进水管的上方。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分离箱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壁固定架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架板,两所述第一架板的上方设有第二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及所述第二架板的两端抵持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架板的宽度大于两所述
第一架板之间的间距,所述气液过滤网的数量为2,两所述气液过滤网的顶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架板的底面两侧,所述气液过滤网的底端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架板的顶面。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除臭箱包括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的内壁固定架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三架板,两所述第三架板的下方设有第四架板,所述第三架板及所述第四架板的两端抵持所述第三箱体的内壁,所述第四架板的宽度大于两所述第三架板之间的间距,所述活性炭网的数量为2,两所述活性炭网的顶端分别安装在两所述第三架板临近一侧的底面,所述活性炭网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四架板的两侧;多条所述UV光管呈竖向两列的矩形阵列分布,所述UV光管位于两所述活性炭网之间。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管及所述排气管的端口处均固定设有法兰盘。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其结构新颖,水洗箱的设计,可形成水帘,对进入的废气进行过滤净化;气液分离箱的设计则可对水洗后的废气进行水汽去除,防止夹带的水汽破坏UV光管;除臭箱内部设置的UV光管及活性炭网,可对废气进行光解及除臭吸附,可有效去除废气的异味;水箱内部设有安装盒,安装盒底部敞开与水箱内部形成接通,安装盒内部设有抽水泵,抽水泵可将进入安装盒内部的用水抽送至水洗箱,形成循环的用水,减少浪费及降低成本;且安装盒侧壁穿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端口处设有水位浮球阀,实现自动补水,维持足够的水量,可防止漂浮的杂质进入安装盒内部,维持水帘较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00、水箱;110、排污管;120、电磁阀;200、水洗箱;210、第一箱体;220、导流板;230、导水管;300、气液分离箱;310、气液过滤网;320、第二箱体;330、第一架板;340、第二架板;400、除臭箱;410、UV光管;420、活性炭网;430、第三箱体;440、第三架板;450、第五架板;510、第一管道;520、第二管道;530、进气管;540、出气管;600、抽风机;700、安装盒;710、抽水泵;720、进水管;730、水位浮球阀;740、供水管;750、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包括水箱100,连通设于所述水箱100顶部的水洗箱200及气液分离箱300,所述水洗箱200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530,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一侧设有除臭箱400,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顶部与所述除臭箱400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510连通,所述除臭箱400的底部与抽风机600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520连通,所述抽风机600的出气口连通设有排气管540;所述水箱100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排污管110,所述排污管110上设有电磁阀120;所述水箱100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盒700,所述安装盒700的底部敞开,所述安装盒700内部设有抽水泵710,所述安装盒700的侧壁穿设有进水管720,所述进水管720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进水管720的出水口位
于所述安装盒700内部、且端部安装有水位浮球阀730;所述抽水泵710的出水口连通设有供水管740,所述供水管740贯穿所述水箱100的外壁、且端部甚至所述水洗箱200的顶部,用于所述水洗箱200内部的供水、并形成水帘;所述气液分离箱300内部安装有气液过滤网310,进入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液过滤网310后排出;所述除臭箱400内部安装有多条UV光管410及活性炭网420,进入所述除臭箱400内部的气体经所述UV光管410光解后经过所述活性炭网420输出。
[0018]上述的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其结构新颖,水洗箱200的设计,可形成水帘,对进入的废气进行过滤净化;气液分离箱300的设计则可对水洗后的废气进行水汽去除,防止夹带的水汽破坏UV光管410;除臭箱400内部设置的UV光管410及活性炭网420,可对废气进行光解及除臭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00),连通设于所述水箱(100)顶部的水洗箱(200)及气液分离箱(300),所述水洗箱(200)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530),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一侧设有除臭箱(400),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顶部与所述除臭箱(400)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510)连通,所述除臭箱(400)的底部与抽风机(600)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520)连通,所述抽风机(600)的出气口连通设有排气管(540);所述水箱(100)的侧壁底部连通设有排污管(110),所述排污管(110)上设有电磁阀(120);所述水箱(100)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盒(700),所述安装盒(700)的底部敞开,所述安装盒(700)内部设有抽水泵(710),所述安装盒(700)的侧壁穿设有进水管(720),所述进水管(720)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进水管(720)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安装盒(700)内部、且端部安装有水位浮球阀(730);所述抽水泵(710)的出水口连通设有供水管(740),所述供水管(740)贯穿所述水箱(100)的外壁、且端部甚至所述水洗箱(200)的顶部,用于所述水洗箱(200)内部的供水、并形成水帘;所述气液分离箱(300)内部安装有气液过滤网(310),进入所述气液分离箱(300)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液过滤网(310)后排出;所述除臭箱(400)内部安装有多条UV光管(410)及活性炭网(420),进入所述除臭箱(400)内部的气体经所述UV光管(410)光解后经过所述活性炭网(420)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箱(200)包括第一箱体(210),所述进气管(530)连通设于所述第一箱体(210)的顶部,所述第一箱体(210)内部固定设有多块倾斜设置的导流板(220),所述导流板(220)由上至下依次错落设置、形成阶梯导流路径,最高处的所述导流板(220)的上方设有导水管(230),所述导水管(230)与所述供水管(740)连通,所述导水管(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