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85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属于除静电网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网状的网体和安装在网体上的导电丝,所述网体上设置间隔排列的空气通道和涂层悬挂网格,所述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所述导电丝与导静电涂层接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除静电设施存在的安全性较低,功耗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属于除静电网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体是粉尘、粉末及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在各种工业生产环境中,由于生产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体,包含金属粉末(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煤炭、粮食(小麦、淀粉、糖、奶粉)、饲料(血粉、鱼粉)、农副产品(棉花、烟草、茶叶粉)、林产品(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塑料、染料)等。这些物料的粉体由于带电的粉尘不断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直接火源。其中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体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量,形成爆炸,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
[0003]统计资料显示,粉体工业灾害事故与粉体静电密切相关,在粉体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静电与电气火花引起粉尘爆炸事故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其中静电的危害已经到了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程度。但是由于粉体静电灾害问题涉及专业面广,致灾过程复杂,模拟实验难度大,费用高等原因,粉体静电灾害的研究在其起电机理、致灾条件和防范对策等方面相对滞后,从控制危险源因素和防灾减灾作用的角度考虑,已经形成了以下两大类以降低粉体静电危险性为目的的工程应用技术:一类是以控制粉体静电起电量、控制放电类型为目的所采用的技术;一类是以控制可燃物点燃特性为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其中控制粉体静电起电量具体是改变接触起电介质的材料特性,采用粉体静电消除措施,采取防静电涂层与合理接地加速静电泄放的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但是现有的除静电技术仍然不成熟,存在安全性较低,功耗和成本高,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等缺陷需要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除静电设施存在的安全性较低,功耗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包括柔性网状的网体和安装在网体上的导电丝,所述网体上设置间隔排列的空气通道和涂层悬挂网格,所述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所述导电丝与导静电涂层接触。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网体和导静电涂层均采用导电难燃材料制成,导电难燃材料采用聚氨酯。
[0008]进一步,所述导电丝包括主导电丝和副导电丝,所述主导电丝安装在网体边缘,所述副导电丝交叉安装在网体内部且端部与主导电丝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网体上设置编织网体时形成的边骨架和支骨架,所述边骨架设置在网体边缘,所述支骨架设置在网体内部,且主导电丝安装在边骨架内部,所述副导电丝安装在支骨架内部。
[0010]进一步,所述涂层悬挂网格内部设置悬挂线,该悬挂线两端分别连接网格的对角线。
[0011]进一步,所述涂层悬挂网格纵向上与支骨架间隔等间距排列,若干个涂层悬挂网格为一组,每组涂层悬挂网格横向上与空气通道间隔配列。
[0012]进一步,所述边骨架上设置安装扣环,该安装扣环采用导电材质且与主导电丝接触,该导电材质为铜线。
[0013]进一步,所述网体一侧安装可拆卸的隔离薄膜,该隔离薄膜与导静电涂层粘结。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涂层悬挂网格和空气通道间隔排列,且在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保证气流顺畅的同时有效附着粉尘,同时通过设置导电丝以及导静电涂层的导电特性,透气性能良好,有效吸收了空气中的带电粉尘,及时消除静电核;通过采用难燃材料制作的柔性网状结构的网体,防火阻燃,随意安装,灵活布置,不受环境位置等条件的影响,安装更换方便,适用范围较广;通过将最外围边缘安装主导电丝,与内部的副导电丝交错搭接,用于将除静电网固定在所需环境中,并实现很好的接地导流,安全可靠无污染,造价成本低廉,无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

A处局部剖视图。
[0017]图中1.边骨架,2.支骨架,3.主导电丝,4.副导电丝,5.导静电涂层,6.空气通道,7.安装扣环,8.隔离薄膜,9.网体,10.悬挂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包括柔性网状的网体9和安装在网体9上的导电丝,所述导电丝包括材质为铜线的主导电丝3和副导电丝4,所述主导电丝3安装在网体9边缘,所述副导电丝4交叉安装在网体9内部且端部与主导电丝3连接,此处副导电丝4垂直交叉成网状。所述网体9上设置编织网体9时形成的边骨架1和支骨架2,所述边骨架1设置在网体9边缘,所述支骨架2设置在网体9内部,且主导电丝3安装在边骨架1内部,所述副导电丝4安装在支骨架2内部,此处主导电丝3和副导电丝4既能起到导静电的作用,又起到了龙骨支撑的作用,通过将最外围边缘安装主导电丝3,与内部的副导电丝4交错搭接,用于将除静电网固定在所需环境中,并实现很好的接地导流,安全可靠无污染,造价成本低廉,无运行费用。所述网体9上设置间隔排列的空气通道6和涂层悬挂网格,该空气通道6为镂空设计,所述涂层悬挂网格纵向上与支骨架2间隔等间距排列,五个涂层悬挂网格为一组,每组涂层悬挂网格横向上与空气通道6间隔配列。所述涂层悬挂网格内部设置悬挂线10,该悬挂线10两端分别连接网格的对角线,通过设置悬挂线,有利于导静电涂层5粘附,防止导静
电涂层5脱离网体9。所述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5,该导静电涂层5采用可导电的不干胶材质,所述导电丝与导静电涂层5接触,所述网体9和导静电涂层5均采用导电阻燃材料制成,通过采用难燃材料制作的柔性网状结构的网体9,防火阻燃,随意安装,灵活布置,不受环境位置等条件的影响,安装更换方便,适用范围较广,导电难燃材料采用聚氨酯,通过将涂层悬挂网格和空气通道6间隔排列,且在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5,保证气流顺畅的同时有效附着粉尘,同时通过设置导电丝以及导静电涂层5的导电特性,透气性能良好,有效吸收了空气中的带电粉尘,及时消除静电核。
[0020]所述边骨架1上设置安装扣环7,该安装扣环7采用导电材质且与主导电丝3接触,该导电材质为铜线,通过设置安装扣环7,将主导电丝3的静电导出,起到便于安装和导出静电的作用。所述网体9一侧安装可拆卸的隔离薄膜8,该隔离薄膜8与导静电涂层5粘结,便于该除静电网的卷曲存放,使用时直接打开即可,不存在网体9因导静电涂层5粘附而报废的现象。
[0021]本技术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比如通过使用该除静电网,可以通过任意灵活多变的固定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网状的网体和安装在网体上的导电丝,所述网体上设置间隔排列的空气通道和涂层悬挂网格,所述涂层悬挂网格上涂覆有一层导静电涂层,所述导电丝与导静电涂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和导静电涂层均采用导电难燃材料制成,导电难燃材料采用聚氨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包括主导电丝和副导电丝,所述主导电丝安装在网体边缘,所述副导电丝交叉安装在网体内部且端部与主导电丝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工业粉体防爆场所的除静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上设置编织网体时形成的边骨架和支骨架,所述边骨架设置在网体边缘,所述支骨架设置在网体内部,且主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修郑龙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米格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