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6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升降装置,主要调整塑料软管的高度。第一储油箱,水平放置在回收箱底部。吸油装置,设于回收箱的左上方。吸油装置与第一储油箱之间设有第一输油管。第一伞齿轮,设于回收箱顶部中央。第一伞齿轮与第一电机之间设有皮带。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中部固定传设轴承,轴承外圈固定在第二储油箱。转动轴底部螺接筛网。第二储油箱和吸油缸之间设有第二输油管。冷却箱,水平放置于回收箱底部。冷却箱与第二储油箱之间设有第三输油管。第三输油管。第三输油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油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机器的磨损会产生很多金属屑,当这些金属屑积累比较多的时候,润滑油变的粘稠,不能再使用,但是润滑油还可以回收利用。
[0003]目前,润滑油回收中需要过滤,在向过滤箱中放置润滑油时,现有技术中废旧润滑油都是大量涌入过滤箱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彻底的过滤刚从机械中抽出的润滑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有效过滤和冷却润滑油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
[0006]回收箱,其内部设有:第一储油箱、吸油装置、过滤装置;
[0007]第一储油箱,位于回收箱底部。
[0008]吸油装置,位于第一储油箱上方,包括:第一电机、盘形凸轮、T形杆、吸油缸、第一圆板、第二圆板。第一电机驱动盘形凸轮转动,盘形凸轮与T形杆相接,T形杆与吸油缸外壁之间套设弹簧。T形杆一端部穿入吸油缸与第一圆板连接,吸油缸底部设有第二圆板,第二圆板与吸油缸底部内壁铰接。吸油缸侧壁上设有第一输油管,第一输油管与过滤装置连接。
[0009]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网状筒,网状筒与第一输油管连通,网状筒内底部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顶部穿出网状筒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杆在网状筒转动。
[0010]近一步,驱动装置包括:皮带、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传动杆。
[0011]回收箱顶部中央设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的传动杆穿过过滤箱。
[0012]皮带连接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皮带轮和第一伞齿轮上的皮带轮。
[0013]近一步,传动杆与网状筒的底壁螺接。
[0014]近一步,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
[0015]冷却箱、横杆、冷却管。冷却箱内部水平设有多根横杆,横杆上缠设冷却管,冷却管内部装有冷凝剂。
[0016]过滤箱底部设有第二输油管,第二输油管与冷却箱连通。
[0017]近一步,冷却箱底部设有排油管,排油管上设有阀门。
[0018]近一步,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用于驱动丝杠转动,丝杠插设于螺母内。底座上还设有竖杆,竖杆上设有滑槽。螺母滑设在滑槽内,螺母顶部设有扎带。
[0019]扎带上固定有塑料软管,料软管与第一储油箱连通,第一储油箱与吸油缸底部连
接。
[0020]近一步,旋转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过底座与转动设置在底座内的主齿轮连接,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从齿轮与丝杠连接。
[0021]近一步,第二储油箱外壁设有开合窗。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0023]1、利用吸油装置将第一储油箱的废润滑油从地处吸到高处,可以将废润滑油缓慢的送入筛网过滤,筛网能够旋转,具有离心功能,可以快速的将润滑油与铁屑分离,从而提高分离的效率。本专利通过逐步向上吸油的过程,可以逐步定量向过滤箱中导入润滑油,从而使过滤不彻底。
[0024]2、设有冷却箱,冷却箱里边装有冷凝剂的冷凝管,可以迅速的降低刚从机器里边抽出的润滑油,为回收润滑油做好准备。
[0025]3、设置升降装置,利用电机带动主齿轮和从齿轮转动,从齿轮上的丝杠与螺母配合可以升降。利将塑料软管和升降结构固定,从而可以接较高位置的机器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飞溅造成浪费和使用人工带来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筛网立体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第二储油箱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请参阅图1

3,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结构图,包括:
[0033]回收箱31,其内部设有:第一储油箱17、吸油装置、过滤装置。
[0034]第一储油箱17,位于回收箱31底部。
[0035]吸油装置,位于第一储油箱17上方,包括:第一电机9、盘形凸轮10、T 形杆11、吸油缸14、第一圆板13、第二圆板15。第一电机9驱动盘形凸轮10转动,盘形凸轮10与T形杆11相接,T形杆11与吸油缸14外壁之间套设弹簧 12。T形杆11一端部穿入吸油缸14与第一圆板13连接,吸油缸14底部设有第二圆板15,第二圆板15与吸油缸14底部内壁铰接。吸油缸14侧壁上设有第一输油管22,第一输油管22与过滤装置连接。
[0036]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23,过滤箱23内设有网状筒24,网状筒24与第一输油管22连通,网状筒24内底部固定有传动杆21,传动杆21顶部穿出网状筒24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杆21在网状筒24转动。
[0037]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18、第一伞齿轮19、第二伞齿轮20、传动杆 21。
[0038]回收箱31顶部中央设有第一伞齿轮19,第一伞齿轮19与第二伞齿轮20 啮合,第二伞齿轮20的传动杆21穿过过滤箱23。
[0039]皮带18连接第一电机9转轴上的皮带轮和第一伞齿轮19上的皮带轮。
[0040]优选地,传动杆21与网状筒24的底壁螺接。
[0041]优选地,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
[0042]冷却箱26、横杆27、冷却管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箱(31),其内部设有:第一储油箱(17)、吸油装置、过滤装置;所述第一储油箱(17),位于所述回收箱(31)底部;所述吸油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储油箱(17)上方,包括:第一电机(9)、盘形凸轮(10)、T形杆(11)、吸油缸(14)、第一圆板(13)、第二圆板(15);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盘形凸轮(10)转动,所述盘形凸轮(10)与T形杆(11)抵接,所述T形杆(11)与吸油缸(14)外壁之间套设弹簧(12);所述T形杆(11)一端部穿入所述吸油缸(14)中,并与第一圆板(13)连接,所述吸油缸(14)底部设有第二圆板(15),所述第二圆板(15)与所述吸油缸(14)底部内壁铰接;所述吸油缸(14)侧壁上设有第一输油管(22),所述第一输油管(22)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23),所述过滤箱(23)内设有网状筒(24),所述网状筒(24)与第一输油管(22)连通,所述网状筒(24)内底部固定有传动杆(21),所述传动杆(21)顶部穿出所述过滤箱(23)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21)在所述网状筒(24)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皮带(18)、第一伞齿轮(19)、第二伞齿轮(20);所述回收箱(31)顶部中央设有所述第一伞齿轮(19),所述第一伞齿轮(19)与所述第二伞齿轮(20)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20)的传动杆(21)穿过所述过滤箱(23);所述皮带(18)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转轴上的皮带轮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吴绵猛李国强李浩杰陈冲李雪雪赵鑫慧李蝶张孟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奥科宝特种油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