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及再利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61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喷淋水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及再利用系统,其包括空气冷却塔、水冷却塔,冷冻水进水管的一侧与空气冷却塔内上填料层处的喷淋管线相连通,冷冻水进水管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的冷冻水出水端相连通,在上填料层与下填料层之间设有集水槽,冷冻水回水管的一侧与集水槽的内部连通,冷冻水回水管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的进水端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水槽、导流槽、挡水板、冷冻水回水管,将上填料层处的大部分喷淋水截留并引入到水冷却塔内进行冷却,形成冷冻水,相比所有喷淋水最终都进入到空分循环水池中进行冷却处理的现有技术来说,降低了整个空气分离系统的功耗。整个空气分离系统的功耗。整个空气分离系统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及再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喷淋水回收装置的
,是一种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及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空气分离系统中,常使用空气冷却塔作为预冷装置对空气进行降温,空气冷却塔为填料塔,其内部一般有上下两层填料,每层填料处都设置有喷淋管线,当空气自下而上穿过空气冷却塔,空气冷却塔中的喷淋水自上而下流动,与空气逆向接触,空气在被冷却的同时,又得到清洗,与空气换热后的喷淋水最终全部落入到塔底,塔底的喷淋水经过空气冷却塔液位调节阀回到空分循环水池,水到空分循环水池后经过冷却风机降温、加药处理后再送至空分装置使用,由于空分循环水池需要处理的水很多,经常是上百吨,因此在此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电能与药剂,再加上冷却风机的不断吹佛,也会造成较多的水分损耗,所以此方式不经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及再利用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空气分离系统中,空气冷却塔内所有的喷淋水最终都要进入空分循环水池冷却处理,进而导致电能、药剂、水消耗过大,不经济节能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水槽、导流槽、挡水板,集水槽的上侧为敞口端,沿集水槽敞口端前后两边缘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槽口,每个槽口上都倾斜设置有一条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与槽口固定连接,导流槽的另一端为外伸端,导流槽与槽口连接端为低位侧,外伸端为高位侧,在每个导流槽上端边缘的长度方向上还固定连接有一块倾斜设置的挡水板,挡水板的长度与导流槽的长度相对应,集水槽的外部还设置有与集水槽内部相连通的冷冻水回水管。
[0005]一种包含上述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的再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塔、水冷却塔,空气冷却塔与水冷却塔都为填料塔,在空气冷却塔内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填料层、下填料层,空气冷却塔外设置有冷冻水进水管,冷冻水进水管的一侧与空气冷却塔内上填料层处的喷淋管线相连通,冷冻水进水管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的冷冻水出水端相连通,在上填料层与下填料层之间的空气冷却塔塔体内沿直径方向设有长方形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左右两端通过设置连接架与上填料层的底部支架固定连接,导流槽的外伸端也与上填料层的底部支架固定连接,冷冻水回水管的一侧与集水槽的内部连通,冷冻水回水管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的进水端相连通,在冷冻水回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在控制阀前的冷冻水回水管上还安装有排气导淋。
[0006]下面是对上述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导流槽呈半剖后的圆管状,沿导流槽长度方向分布的轴线与空气冷却塔的横截平面之间呈60
°
夹角。
[0007]进一步的,挡水板的所在平面与空气冷却塔的横截平面之间呈60
°
夹角。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集水槽、导流槽、挡水板、冷冻水回水管,将上填料层处的大部分喷淋水截留并引入到水冷却塔内进行冷却,形成冷冻水,然后通过冷冻水输水管将冷冻水作为喷淋水反还到空气冷却塔内,下填料层处的喷淋水还是依旧进入到空分循环水池中处理,相比所有空气冷却塔中的喷淋水最终都进入到空分循环水池中进行冷却处理的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减轻空分循环水池的处理负荷,减少用电量与用药量,降低了整个空气分离系统的功耗,降低了因冷却风机吹拂而导致的水分损耗,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10]附图1是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例:1、集水槽,2、导流槽,3、挡水板,4、槽口,5、冷冻水回水管,6、空气冷却塔,7、水冷却塔,8、上填料层,9、下填料层,10、冷冻水进水管,11、底部支架,12、连接架,13、控制阀,14、排气导淋,15、喷淋管线,16、塔底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空气冷却塔6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包括集水槽1、导流槽2、挡水板3,集水槽1的上侧为敞口端,沿集水槽1敞口端前后两边缘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槽口4,每个槽口4上都倾斜设置有一条导流槽2,导流槽2的一端与槽口4固定连接,导流槽2的另一端为外伸端,导流槽2与槽口4连接端为低位侧,外伸端为高位侧,在每个导流槽2上端边缘的长度方向上还固定连接有一块倾斜设置的挡水板3,挡水板3的长度与导流槽2的长度相对应,集水槽1的外部还设置有与集水槽1内部相连通的冷冻水回水管5。
[0016]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一种包含上述空气冷却塔6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的再利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塔6、水冷却塔7,空气冷却塔6与水冷却塔7都为填料塔,在空气冷却塔6内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填料层8、下填料层9,空气冷却塔6外设置有冷冻水进水管10,冷冻水进水管10的一侧与空气冷却塔6内上填料层8处的喷淋管线15相连通,冷冻水进水管10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7的冷冻水出水端相连通,在上填料层8与下填料层9之间的空气冷却塔6塔体内沿直径方向设有长方形的集水槽1,集水槽1的左右两端通过设置连接架12与上填料层8的底部支架11固定连接,导流槽2的外伸端也与上填料层8的底部支架11固定连接,冷冻水回水管5的一侧与集水槽1的内部连通,冷冻水回水管5的另一侧与水冷却塔7的进水端相连通,在冷冻水回水管5上安装有控制阀13,在控制阀13前的冷冻水回水管5上还安装有排气导淋14。
[0017]空气冷却塔6、水冷却塔7都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因为被冷却的介质分别为空气、水,因此叫法不同,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现有空气分离系统中的空气预冷环节,对空气冷却塔6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在空气冷却塔6的上填料层8与下填料层9之间的塔体内设置了由集水槽1、导流槽2、挡水板3构成的水回收装置,在空气冷却塔6上还设置了与水冷却塔7相连通的冷冻水进水管10、冷冻水回水管5,水冷却塔7用于产生冷冻水,当整个空气分离系统运行时,空气自下而上穿过空气冷却塔6,空气在被冷却的同时,也得到了清洗。
[0018]空气冷却塔6的上填料层8部位用冷冻水进行喷淋,冷冻水来自水冷却塔7,冷冻水从空气冷却塔6顶部向下喷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大部分的冷冻水由挡水板3汇集到导流槽2内,再由导流槽2导流到集水槽1内,集水槽1内的水通过控制阀13前的排气导淋14排除空气,由冷冻水回水管5引至水冷却塔7内,空气分离系统在运行时,空气冷却塔6的内部压力要高于水冷却塔7的内部压力,利用两者的压差,回收的冷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导流槽、挡水板,集水槽的上侧为敞口端,沿集水槽敞口端前后两边缘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槽口,每个槽口上都倾斜设置有一条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与槽口固定连接,导流槽的另一端为外伸端,导流槽与槽口连接端为低位侧,外伸端为高位侧,在每个导流槽上端边缘的长度方向上还固定连接有一块倾斜设置的挡水板,挡水板的长度与导流槽的长度相对应,集水槽的外部还设置有与集水槽内部相连通的冷冻水回水管。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冷却塔上部冷冻水回收装置的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塔、水冷却塔,空气冷却塔与水冷却塔都为填料塔,在空气冷却塔内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填料层、下填料层,空气冷却塔外设置有冷冻水进水管,冷冻水进水管的一侧与空气冷却塔内上填料层处的喷淋管线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苑庆赵士军朱红卫代洪兵隋少利高智龙卢志鹏王希禄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