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拉伸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该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通过向下按动两个压板,使两个压块分别将薄膜两侧压入移动块内,使两个滑板移出至容纳槽的底部,使得滑板前后侧的第二弹簧弹力恢复,使滑板前后侧的滑块分别与安装板底部的前后两侧抵持,从而使薄膜两端压紧并固定,提高了薄膜拉伸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从而有利于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从而有利于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拉伸设备
,具体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薄膜是聚酰亚胺最早的商品之一,用于电机的槽绝缘及电缆绕包材料,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软的太阳能电池底版。在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制备中,由于薄膜内存在大分子结构,需要对薄膜进行双向拉伸。但是在薄膜的拉伸过程中,如果薄膜两端的固定效果不好,会影响薄膜的拉伸效果,使得薄膜发生不规则的形状变化,不利于聚酰亚胺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和便于操作使用等优点,解决了薄膜两端固定效果不佳会影响其拉伸效果,使得薄膜发生不规则的形状变化,不利于薄膜双向拉伸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安装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底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块,两个所述压块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移动块的顶部活动插接,两个所述压板底部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分别与旋转杆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滑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分别与安装板的底部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左端与旋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杆的侧表面与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容纳槽,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个容纳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移动块分
别与两个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斜槽,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斜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通过设置压块、第一弹簧和滑块,向下按动两个压板,使两个压块分别将薄膜两侧压入移动块内,使两个第一弹簧被压缩,使两个滑板移出至容纳槽的底部,使得滑板前后侧的第二弹簧弹力恢复,使滑板前后侧的滑块分别与安装板底部的前后两侧抵持,从而使薄膜两端压紧并固定,提高了薄膜拉伸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
[0014]2、该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通过设置斜槽,当两个滑板分别移动至两个安装板底部的斜槽处时,使滑板上的两个第二弹簧收缩并拉动两个滑块相对移动,通过两个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使两个滑板分别向上移动至两个容纳槽内,从而使薄膜两侧的压板松弛,进而便于薄膜双向拉伸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压块结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斜槽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安装台;2、凹槽;3、旋转杆;4、固定台;5、放置板;6、移动块;7、安装板;8、压板;9、压块;10、连接块;11、滑板;12、第一弹簧;13、移动板;14、第二弹簧;15、滑块;16、旋转把手;17、第一滑槽;18、容纳槽;19、第二滑槽;20、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4,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3,安装台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16,旋转把手16的左端与旋转杆3的右端固定连接,旋转杆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凹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4,固定台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旋转杆3的侧表面与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设置旋转杆3,两个旋转杆3侧表面的两段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6,使旋转杆3转动,带动与旋转杆3侧表面螺纹连接的两个移动板13相背移动,即可对薄膜的两端进行拉伸,便于薄膜的拉伸操作,固定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放置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插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6,安装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两个安装板7相对一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压板8,两个压板8底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块9,两个压块9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移动块6的顶部活动插接,两
个安装板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容纳槽18,两个压块9分别与两个容纳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安装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两个移动块6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压板8底部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两个安装板7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容纳槽18,两个连接块10分别与两个容纳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
[0022]两个安装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两个移动块6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连接块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1,两个滑板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设置压块9和第一弹簧12,向下按动两个压板8,使两个压块9分别将薄膜两侧压入移动块6内,使两个第一弹簧12被压缩,使两个滑板11分别移出至两个容纳槽18的底部,使得两个滑板11前后侧的第二弹簧14弹力恢复,使两个滑板11前后侧的滑块15分别与两个安装板7底部的前后两侧抵持,使薄膜两端压紧并固定,提高了薄膜拉伸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薄膜的双向拉伸操作,两个第一弹簧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两个移动板13分别与旋转杆3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凹槽2内底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7,两个移动板13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板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两个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两个滑块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杆(3),所述旋转杆(3)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凹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6),所述安装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两个所述安装板(7)相对一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压板(8),两个所述压板(8)底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块(9),两个所述压块(9)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移动块(6)的顶部活动插接,两个所述压板(8)底部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两个所述连接块(1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1),两个所述滑板(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两个所述移动板(13)分别与旋转杆(3)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滑板(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两个所述滑块(1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山,刘侠,孟志强,刘振宾,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弘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