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54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及车辆,包括双连屏,还包括仪表板骨架、装饰盖板、左侧内饰盖板和右侧内饰盖板;所述双连屏上设有多个Z形支架,所述仪表板骨架上设有多个加强结构,多个Z形支架与多个加强结构一一对应卡接;所述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左边,且装饰盖板分别卡接于双连屏和仪表板骨架上;所述左侧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左下方,且左侧内饰盖板卡接于仪表板骨架上;所述右侧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右下方,且右侧内饰盖板分别卡接于仪表板骨架上;所述右侧内饰盖板的左端与左侧内饰盖板的右端相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强度和兼容美观性的问题。了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强度和兼容美观性的问题。了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强度和兼容美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电器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汽车内饰造型已逐渐开始应用仪表与中控显示屏集成的双连屏形态,现有的安装方式主要应用在单仪表(参见图1)或单显示屏(参见图2)的汽车上,对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实用性不足。
[0003]如图1所示,单仪表1与第一仪表板2采用螺钉3的安装方式,单仪表1首先通过定位孔4预安装在第一仪表板2上,然后锁紧四颗螺钉3,最后安装仪表罩5。
[0004]如图2所示,单中控显示屏6与第二仪表板7采用卡扣8的安装方式。
[0005]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连屏的安装结构,能有效解决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强度和兼容美观性的问题。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包括双连屏,还包括仪表板骨架、装饰盖板、左侧内饰盖板和右侧内饰盖板;
[0008]所述双连屏上设有多个Z形支架,所述仪表板骨架上设有多个加强结构,多个Z形支架与多个加强结构一一对应卡接;
[0009]所述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左边,且装饰盖板分别卡接于双连屏和仪表板骨架上;
[0010]所述左侧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左下方,且左侧内饰盖板卡接于仪表板骨架上;
[0011]所述右侧内饰盖板位于双连屏的右下方,且右侧内饰盖板分别卡接于仪表板骨架上;
[0012]所述右侧内饰盖板的左端与左侧内饰盖板的右端相卡接。
[0013]进一步,所述双连屏包括玻璃盖板、塑料前框和后盖;所述Z形支架设置在后盖上;所述玻璃盖板粘贴在塑料前框的前侧上;所述后盖位于塑料前框的后侧,且后盖与塑料前框通过螺丝锁紧。
[0014]进一步,所述塑料前框上边的中间设有一个主定位柱,塑料前框在上边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均设有一个次定位柱,
[0015]所述后盖的上边开设有四个条形孔,所述主定位柱和各次定位柱分别插入对应的条形孔内。
[0016]进一步,所述塑料前框上设有多个螺钉安装柱,所述后盖上设有多个腰形孔,多个螺钉安装柱与多个腰形孔一一对齐,并用螺钉锁紧固定。
[0017]进一步,所述装饰盖板的右边设有限位翻边,所述塑料前框在与该限位翻边相对
应位置处设有限位点,所述限位翻边装入限位点中。
[0018]进一步,所述装饰盖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单边卡和两个第二单边卡,所述塑料前框的左边在与第一单边卡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扣安装孔,所述第一单边卡卡入对应的卡扣安装孔内;
[0019]所述仪表板骨架上在与第二单边卡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方孔,所述第二单边卡卡入对应的第一方孔内。
[0020]进一步,所述左侧内饰盖板设有两个第三单边卡和一个第一V型卡,所述仪表板骨架在与第三单边卡和第一V型卡相对应位置处均设有第一方孔,所述第三单边卡和第一V型卡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方孔内。
[0021]进一步,所述右侧内饰盖板上设有四个第二V型卡,所述仪表板骨架上在与第二V型卡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方孔内,第二V型卡卡入对应的第一方孔内;
[0022]所述右侧内饰盖板上设有第四单边卡,所述左侧内饰盖板上在与第四单边卡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方孔,所述第四单边卡卡入该第二方孔内。
[002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双连屏的安装结构。
[002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双连屏对安装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并对安装点进行了有效地遮蔽,保证了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7]图3是本实施例中双连屏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施例中双连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实施例中双连屏的解析图;
[0030]图6是本实施例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实施例中塑料前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实施例中塑料前框和后盖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实施例中仪表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实施例中装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实施例中左侧内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是本实施例中右侧内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是本实施例中Z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是本实施例中双连屏安装在仪表板骨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5是本实施例中装饰盖板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40]图16是本实施例中左侧内饰盖板安装方式示意图;
[0041]图17是本实施例中右侧内饰盖板安装方式示意图;
[0042]图中:其中:1

仪表、2

第一仪表板、3
ꢀ‑
螺钉、4

定位孔、5

仪表罩,6

中控显示屏,7

第二仪表板,8

卡扣、9

双连屏、10

仪表板骨架、11

装饰盖板、12

左侧内饰盖板、13

右侧内饰盖板、14

玻璃盖板、15

塑料前框、16

后盖、17

Z形支架、18

第一圆孔,19

腰形孔、20

条形孔、21

卡扣安装孔、22

限位点、23

螺钉安装柱、24

主定位柱、25

次定位柱、26


位平面、27

加强结构、28

通孔、29

第一方孔,30

第一单边卡,31

第二单边卡,32

限位翻边,33

第三单边卡,34

第一V型卡,35

第二方孔、36

第二圆孔、37

第四单边卡、38

第二V型卡、39

第三圆孔、40

铆钉、41

加强翻边、42

加强筋、43

第一切边、44

弧面、45

第二切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4]如图3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包括双连屏(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仪表板骨架(10)、装饰盖板(11)、左侧内饰盖板(12)和右侧内饰盖板(13);所述双连屏(9)上设有多个Z形支架(17),所述仪表板骨架(10)上设有多个加强结构(27),多个Z形支架(17)与多个加强结构(27)一一对应卡接;所述装饰盖板(11)位于双连屏(9)的左边,且装饰盖板(11)分别卡接于双连屏(9)和仪表板骨架(10)上;所述左侧内饰盖板(12)位于双连屏(9)的左下方,且左侧内饰盖板(12)卡接于仪表板骨架(10)上;所述右侧内饰盖板(13)位于双连屏(9)的右下方,且右侧内饰盖板(13)分别卡接于仪表板骨架(10)上;所述右侧内饰盖板(13)的左端与左侧内饰盖板(12)的右端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屏(9)包括玻璃盖板(14)、塑料前框(15)和后盖(16);所述Z形支架(17)设置在后盖(16)上;所述玻璃盖板(14)粘贴在塑料前框(15)的前侧上;所述后盖(16)位于塑料前框(15)的后侧,且后盖(16)与塑料前框(15)通过螺丝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前框(15)上边的中间设有一个主定位柱(24),塑料前框(15)在上边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均设有一个次定位柱(25),所述后盖(16)的上边开设有四个条形孔(20),所述主定位柱(24)和各次定位柱(25)分别插入对应的条形孔(20)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连屏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前框(15)上设有多个螺钉安装柱(23),所述后盖(16)上设有多个腰形孔(19),多个螺钉安装柱(23)与多个腰形孔(19)一一对齐,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