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45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包括丝杆、驱动单元、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丝杆左、右端分别与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相连并用紧固螺母拧紧固定,驱动单元与丝杆相连并控制丝杆转动,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预紧固定座、预紧轴承座、右轴承座和弹性件,所述预紧固定座、弹性件和预紧轴承座依次用弹性连接件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和预紧轴承座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右端连接有右轴承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有效补偿丝杆热膨胀间隙,增加丝杆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丝杆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丝杆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丝杆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数控龙门磨床一般采用普通平面磨床的丝杆结构。丝杆两端一般固定安装在磨床机身上,安装时需要对丝杆预拉紧,以保证丝杆的安装精度和刚性。现有丝杆预拉紧结构都是直接用螺母锁紧,而龙门磨床的丝杆长度长,当运行一段时间后丝杆受热膨胀,使得丝杆刚性变大,由于丝杆两端固定导致丝杆会发生一定弯曲,进而影响磨床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能够有效补偿丝杆热膨胀间隙,增加丝杆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包括丝杆、驱动单元、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丝杆左、右端分别与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相连并用紧固螺母拧紧固定,驱动单元与丝杆相连并控制丝杆转动,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预紧固定座、预紧轴承座、右轴承座和弹性件,所述预紧固定座、弹性件和预紧轴承座依次用弹性连接件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和预紧轴承座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右端连接有右轴承端盖。
[000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丝杆左端之间用联轴器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第一紧固装置相连,连接牢固,输出相对稳定。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包括左轴承座、左轴承压盖,所述丝杆的左端穿过左轴承座后与联轴器相连,丝杆和左轴承座之间、丝杆和右轴承座之间均安装有轴承间隔环和若干滚动轴承,所述紧固螺母抵住轴承间隔环,所述左轴承压盖压紧左轴承座内部的滚动轴承后用紧固螺钉与左轴承座固定连接,左轴承座与电机座相连,可对丝杆左端进行有效固定,丝杆转动过程中摩擦系数低,磨损少,第一紧固装置的拆装维护方便。
[0007]作为优选,所述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内部的滚动轴承数量均为4,且四个滚动轴承采用隔环两两隔开,可减少滚动轴承之间的相互干扰。
[0008]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母为盈隙螺母,可与丝杠稳固连接,不易松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销,所述弹性件为碟簧,弹簧销和碟簧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拆装维护方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预紧固定座和预紧轴承座之间设置弹性件,在丝杆受热膨胀后弹性件和弹性连接件通过弹性形变带动预紧轴承座移动补偿丝杆热膨胀间隙,使得丝杆继续保持直线状态,进而增加丝杆结构刚性和热稳定性。
[0011]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横向剖视图。
[0015]图中:1

丝杆、2

驱动电机、3

左轴承座、4

预紧固定座、5

预紧轴承座、 6

右轴承座、7

滚动轴承、8

轴承间隔环、9

紧固螺母、21

电机座、22

联轴器、31

左轴承压盖、51

弹性件、61

轴承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包括丝杆1、驱动单元、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丝杆1左、右端分别与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相连并用紧固螺母9拧紧固定,驱动单元与丝杆1相连并控制丝杆1转动,第二紧固装置包括预紧固定座4、预紧轴承座5、右轴承座 6和弹性件51,预紧固定座4、弹性件51和预紧轴承座5之间依次用弹性连接件相连,右轴承座6和预紧轴承座5配合插接,右轴承座6右端用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有右轴承端盖61,其中,紧固螺母8为盈隙螺母,弹性连接件为弹簧销,弹性件为碟簧,碟簧压紧在预紧固定座4和预紧轴承座5之间。
[0017]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和丝杆1左端之间用联轴器 22相连,驱动电机2通过电机座21与第一紧固装置相连。
[0018]第一紧固装置包括左轴承座3、左轴承压盖31,丝杆1的左端穿过左轴承座3后与联轴器22相连,丝杆1和左轴承座3之间、丝杆1和右轴承座6之间均安装有轴承间隔环8和若干滚动轴承7,紧固螺母9抵住轴承间隔环8,左轴承压盖31压紧左轴承座3内部的滚动轴承7后用紧固螺钉与左轴承座3固定连接,左轴承座3与电机座21相连,靠近丝杆1左端的紧固螺母9介于联轴器22 和左轴承座3之间,靠近左轴承座3的轴承间隔环8可压紧左轴承座3内部的滚动轴承7,靠近右轴承座6的轴承间隔环8可压紧右轴承座6内部的滚动轴承 7且与右轴承端盖61配合相连。
[0019]左轴承座3和右轴承座6内部的滚动轴承7数量均为4,且四个滚动轴承7 采用隔环两两隔开。
[0020]本实施例工作过程:
[0021]本实施例在工作过程中,将电机座21和预紧固定座4固定在磨床机身上,校正好丝杆1的安装精度,丝杆1上安装螺母座,螺母座和磨床的工作滑台相连,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工作后通过联轴器22带动丝杆1转动,丝杆1转动带动螺母座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工作滑台同步水平移动,当丝杆1 工作一段时间受热膨胀后,碟簧、弹簧销可以拉伸使得预紧轴承座5可向右微移以补偿丝杆1的热膨胀间隙,使得丝杆1保持直线状态,保证磨床工作滑台的工作精度。
[0022]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包括丝杆、驱动单元、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丝杆左、右端分别与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相连并用紧固螺母拧紧固定,驱动单元与丝杆相连并控制丝杆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预紧固定座、预紧轴承座、右轴承座和弹性件,所述预紧固定座、弹性件和预紧轴承座依次用弹性连接件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和预紧轴承座相连,所述右轴承座右端连接有右轴承端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丝杆左端之间用联轴器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第一紧固装置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丝杆预拉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荣胥宗涛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芝元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