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20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5
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运输车内移出困难的问题,包括运输车和活性炭再生装置,运输车上设置有货厢,活性炭再生装置位于货厢内,活性炭再生装置的外部包裹有壳体,壳体由底板和若干铰接于底板边沿的边板组合而成,相邻两块边板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货厢的一侧安装有向下旋转打开的旋转门,货厢内还设置有用于推出壳体的移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将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货厢内移出,方便活性炭再生装置的拆卸和修理。生装置的拆卸和修理。生装置的拆卸和修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针对有机废气治理饱和活性炭的再生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V0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它是指在常温常压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帕,沸点低于260℃的有机化合物。废气中的V0Cs组分在环境中生成光化学烟雾,降低大气能见度,破坏大气臭氧层;大部分V0Cs有毒、有恶臭气味,一部分还具有致癌性,影响人体的健康。废气V0Cs治理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及民众的高度重视。
[0003]活性炭吸附是处理V0Cs废气的通用技术。但是由于活性炭吸附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活性炭的吸附量会达到饱和,此时活性炭的吸附效率降低,必须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现有的成熟工艺之一是利用热空气+低温催化氧化技术对性炭进行再生。具体处理工艺为利用热空气对活性炭进行吹脱,把吹脱出来的V0Cs利用低温催化氧化使有机污染物快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净化效率高,且不产生氮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等优点。
[0004]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必须采用专业的活性炭脱附再生设备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产生的饱和活性炭量较少,而活性炭再生设备成本较高,因此没有配套活性炭再生设备。所以中小企业一般将产生的饱和活性炭交给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理。但是由于饱和活性炭数量巨大,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理能力有限,导致长时间积压不能处理。同时,由于危险废物处理单位通常采用销毁的方式处理饱和活性炭,活性炭得不到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饱和活性炭的运输还存在因车辆安全事故导致V0Cs污染物外泄等环境风险。
[0005]公告号为CN2070424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移动式活性炭再生系统,包括钢结构骨架以及支撑于钢结构骨架上的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再生箱和引风机,催化燃烧装置进口连接引风机出口,引风机进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再生箱出口,活性炭再生箱进口连接催化燃烧装置出口,活性炭再生箱内装有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该技术的移动式活性炭再生系统可以做成一个整体装在平板车上实现移动式,活性炭再生时只需要将饱和活性炭放入活性炭再生箱体内,一键启动该装置即可,可以就地进行饱和活性炭再生,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弥补了国内活性炭再生工厂数量的不足。在该技术中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再生箱和引风机均安装于平板车上,在平板车上没有设置遮风挡雨的结构,因此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再生箱和引风机易遭受损坏。
[0006]公告号为CN2044293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活性炭再生系统,在运输车上设置有活性炭再生箱,活性炭再生箱的进风口通过两路管道,一路与四通转向阀的D口连接,另一路与大气口连接;活性炭再生箱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气体引流机进风口连接,气体引流机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四通转向阀的A口连接,四通转向阀的B口通过管道与蓄热式催化燃烧炉的第一气仓连接,四通转向阀的C口通过管道与蓄热式催化燃烧炉的第二气仓连接,
第一气仓依次与第一蓄热室、第一催化燃烧室、预热室、第二催化燃烧室、第二蓄热室与第二气仓连接。可以实现在活性炭使用地进行现场再生。该技术将活性炭再生箱安装在运输车内,解决了公告号为CN207042489U的中国专利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该技术中若活性炭再生箱由于发生损坏等原因需要拆卸或修理时,将活性炭再生箱从运输车内移出的过程困难。
[0007]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运输车内移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运输车内取出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
[0009]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运输车和活性炭再生装置,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货厢,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位于货厢内,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的外部包裹有壳体,所述壳体由底板和若干铰接于底板边沿的边板组合而成,相邻两块所述边板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所述货厢的一侧安装有向下旋转打开的旋转门,所述货厢内还设置有用于推出壳体的移出装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性炭再生装置发生损坏等原因需要拆卸或修理时,向下旋转打开旋转门,启动移出装置,移出装置将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货厢内移出,之后再松开边板之间的锁扣结构,各个边板旋转打开,即可对活性炭再生装置进行拆卸或修理。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货厢的顶部设置有与活性炭再生装置的进口位置对应的开关门,所述边板上开设有与活性炭再生装置的出口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货厢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位置对应的管道,所述管道通向运输车外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开关门即可向活性炭再生装置内投入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废气通过通孔和管道向运输车外部排放。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自锁滚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自锁滚轮,使壳体的移动更加顺畅,关闭自锁滚轮,可以防止壳体发生不必要的移动。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货厢的内侧底壁以及旋转门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插入自锁滚轮的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对自锁滚轮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限制壳体只能沿着特定的方向移动。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货厢的底壁的一侧,所述转轴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旋转门旋转打开,实现旋转门的自动打开和关闭。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门与货厢的底壁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旋转门旋转角度的限位块,所述旋转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液压缸,所述移出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和连接块,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货厢上背离旋转门的一侧箱壁上,所
述连接块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置有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边板上开设有用于插入连接块的连接槽以及与螺纹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沉孔,所述螺纹通孔与螺纹沉孔中穿设有紧固螺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出活性炭再生装置时,先旋转打开旋转门,当旋转门与货厢的底壁呈180
°
夹角时,限位块卡在货厢的底壁上,旋转门无法继续转动,接着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向地面伸长直至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支撑旋转门的作用,接着启动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长,将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活性炭再生装置从货厢内推出,直至壳体位于平铺的旋转门上,此时,将紧固螺栓从螺纹通孔与螺纹沉孔中拧出,收缩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块即可从连接孔中抽出,最后打开壳体即可。同理,当需要将壳体以及活性炭再生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运输车(1)和活性炭再生装置(2),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货厢(3),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2)位于货厢(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2)的外部包裹有壳体(4),所述壳体(4)由底板和若干铰接于底板边沿的边板组合而成,相邻两块所述边板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所述货厢(3)的一侧安装有向下旋转打开的旋转门(5),所述货厢(3)内还设置有用于推出壳体(4)的移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3)的顶部设置有与活性炭再生装置(2)的进口位置对应的开关门(6),所述边板上开设有与活性炭再生装置(2)的出口位置对应的通孔(7),所述货厢(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7)位置对应的管道(8),所述管道(8)通向运输车(1)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自锁滚轮(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移动式共享废气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泽平丁学锋叶庆龙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