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模拟电路实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15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电路实验板,特别是一种用于教学实验的模拟电路实验板。其技术关键是将模拟电路实验所需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依次排列、固定并展示在印刷电路板的10个区域上,每个元器件的每个管脚旁边均设置3个接线孔。本实验板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具有元件库的特征,元器件之间相互独立,灵活运用性强,使用管理方便,元器件不易损坏,教学效果直观性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电路实验板,特别是一种用于教学和实验的模拟电路实验板。
技术介绍
高等院校模拟电路实验课是电子类专业学生的重点基础课程之一,模拟电路实验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模拟电路课程的基础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内容及方法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类人才的激烈竞争,高等院校原有的实验课内容及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验技能训练,有效体现大学教育目的,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原有的实验技术方法是将所有实验所需的元器件,连接成电路原理图,固定焊接成基本模块排列在电路板上,并封装在箱内,学生在做实验时只需连接很少的几根线,就可搭接好实验电路,并按照实验要求测试有关数据即可完成实验。这样一学期的实验全部做完,学生只接触到和书本上相同的各种元器件符号,根本接触不到元器件实物,对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识别、性能好坏的判别、以及各种元器件的灵活使用知之甚少。这种传统的实验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他们基本技能的提高。另外原有的实验方法及市场上销售的有关实验板或箱,满足不了选做、设计、及开放实验的要求。一是实验板或箱上设置的元器件只能完成部分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剩余实验要靠另外发放元器件在实验板上连接电路来完成。但模拟电路实验大多是由分立元件组成,每次需要的元器件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而每个实验都有几百个学生参加,如果发放大量元件,就会造成丢失、损坏以及回收时难以分检等问题,给实验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难以满足开放及设计性实验的要求;二是设置了许多使用价值不大或多余的部件,如直流电源、信号源及测试仪表。这些部件在各高校实验室都配有专用仪器,其性能远优于实验箱上所附带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电路实验板,将模拟电路实验板分为10个区域,并将模拟电路实验所需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依次排列、固定并展示在印刷电路板上,每个元器件的每个管脚旁边均设置3个接线孔。满足高等教育电子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节约经费,使用便捷,充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附图及说明本技术的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验板结构构造图附图2、为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附图3、为反馈放大电路接线图附图4、为反馈放大电路输入信号波形图附图5、为反馈放大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图附图6、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原理图附图7、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接线图附图8、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图如附图1所示,是根据高等院校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顺序及元器件的功能,按照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及综合设计型实验的顺序和由易到难、由集中到分散的原则,将模拟电路实验板分为10个区域(如图1所示I、II、III…X),并将模拟电路实验所需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1)依次排列、固定并展示在印刷电路板上,每个元器件的每个管脚(2)旁边均设置3个接线孔(3),做实验时元器件(1)通过接线孔(3)用导线插接即可连接成各种所需电路。模拟电路实验板10个区域的位置及功能分别如下第I区设置于电路板的左上角,分别设置有2只三极管(9013)、1M、100K电位器及有关电阻电容(1)。主要用于完成共射放大、两极放大、负反馈放大、射极跟随器等实验。上、下方分别设置有2条连在一起的长排孔(4)用于直流电源的引入线。三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1)的每个管脚(2)旁边都设置有3个连在一起的接线孔(3),做实验时按照电路原理图,将有关元器件用导线连接成实际电路即可。元件参数不合适时,可在第V区或其它区域找合适元件更换。更换元器件时只需挪动元器件管脚旁边接线孔(3)中的导线即可;第II区设置于第I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9013三极管3只、100Ω电位器1只及多个相关电阻。主要用于完成差动放大实验。第I区下方的长排插孔(4),可用于第II区直流电源V+、V-的引入线,第II区下方的长排插孔(4),可用于直流电源地线的引入线。其它元器件(1)的连接方法同上;第III区设置于第II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8只电位器,与第I区、第VI区的4只电位器组成系列电位器,用于电路参数的调节。当系列电阻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阻值需要时,可用系列电位器中的其中一个进行调节,实现特殊阻值大小的需要。电位器每一个管脚的上、下方各设1个接线孔,用于连接电路,中间孔C为电位器滑动端的接线孔;第IV区设置于第III区的下方,分别设置有9012、8050三极管,3DJ7、3DJ6场效应管,1mh、3mh、4mh的电感3只,PT100热敏电阻、2CU光敏元件、双相二极管、开关、可控硅、喇叭、NE555、功放LM386、LED发光管,与第V区及其它区的元器件配合实现部分选做及设计实验,具体接法同上;第V区设置于电路板的中间部位,设有系列电阻、系列电容。第一列1M-10M、50Ω-95Ω,第二列220P-6800P,第三列100K-910K,第四列47μ-1μ,第五列10K-91K,第六列0.47μ-0.01μ,第七列1K-9.1K,第八列100Ω至910Ω;第VI区设置于电路板的右上角,上、下分别设有两条长排直流电源插孔。该区中间设有运放741,其周围设有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元件,与第VII区的稳压管、二极管配合使用,完成与单运放有关的实验,如比例求和运算放大、积分与微分、波形发生、有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波形变换、电压/频率转换、RC正弦波振荡器、LC正弦波振荡器,元件接法同上;第VII区设置于VI区的下方,设有四运放LM324、稳压管、二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用于完成二阶滤波器的设计、数据放大、精密放大及与两个以上运放有关的实验;第VIII区设置于第VII区的下方,设有集成稳压器7805、7905及相关元件,用于学习集成稳压器7805、7905的使用;第IX区设置于第VIII区的下方,设有1N4148二极管4只,与第VII区的稳压管、二极管配合,完成桥式整流、稳压、滤波等实验。另外设有继电器1只,与第IV区的NE555及其它区域的电阻电容构成定时、振荡及控制电路。也可用作实现选做及综合设计实验;第X区设置于电路板的中间下方,设置有一块实验板。用于在完成综合设计实验时,插接电路板上缺少的元器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所用元器件是三极管9013及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位于模拟电路板的I区(左上方)。I区上、下方连在一起的长排插孔,用于插接直流工作电源(12V、5V)的正、负输出线,需要与电源连在一起的元件都可插在这些孔里。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法是按照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在实验板上选用相应的元器件,并用导线插接(如图3所示)即可。经过测试,本实验的输入输出波形如图4、5所示,从输出波形可见,放大效果较为理想,其测试数据与理论数据完全一致(如表1所示)。 表1 反馈放大电路测试数据及结果图表实施例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该实验所用元器件是1只集成运放μA741和电阻电容电位器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集中设置于第VI区(右上方),该区上下两侧的长排插孔,可插接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电路实验板,其特征是:将模拟电路实验板分为10个区域,并将模拟电路实验所需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1)依次排列、固定并展示在印刷电路板上,每个元器件的每个管脚(2)旁边均设置3个接线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梅闫丽张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