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75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所述胶塞为硅胶塞,包括用于容纳推杆端部的芯杆的空腔,胶塞的顶端具有向上拱起的拱背,胶塞的顶端的外圆周壁上圆周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密封片,所述上密封片沿胶塞的轴向向外侧倾斜;所述拱背的底边与上密封片的内侧面之间设有上环形凹槽;所述胶塞的底端设有与上密封片对称的下密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低阻力注射器胶塞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随筒体内压力变化自动调节胶塞和筒体内壁之间的密封度,减少胶塞与筒内壁的阻力,同时仍能保持与筒体内壁密封,避免漏液、渗液的优点。渗液的优点。渗液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用具,为了防止注射剂的胶塞周围的泄漏,得到一个良好的防漏密封效果,活塞必须抵压筒体内壁,如果筒体与胶塞过盈量过大就会影响滑动性能,胶塞就难于在筒体内自由移动,操作者须用较大的初始推动力才能使胶塞移动,从而使注射器的注射液量速率不均;特别是在麻醉注射时,由于初始的较大推动力,使麻药的初始注射量较大,使患者由于突然接受较大量的麻药,容易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从而进一步导致突发心律不齐或者心衰等医疗事故,而过盈量小的话就会发生渗漏。因此,如何减小注射器筒体内壁与在其内滑动的胶塞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问题,成为现在注射器构造设计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随筒体内压力变化自动调节胶塞和筒体内壁之间的密封度,减少胶塞与筒内壁的阻力,同时仍能保持与筒体内壁密封,避免漏液、渗液的低阻力注射器胶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所述胶塞为硅胶塞,包括用于容纳推杆端部的芯杆的空腔,胶塞的顶端具有向上拱起的拱背,胶塞的顶端的外圆周壁上圆周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密封片,所述上密封片沿胶塞的轴向向外侧倾斜;所述拱背的底边与上密封片的内侧面之间设有上环形凹槽;所述胶塞的底端设有与上密封片对称的下密封片。胶塞在使用静止状态时,胶塞分别通过上密封片的边缘、下密封片的边缘与针筒内壁的接触,此时的接触面最小。当抽液时推杆后拉,在筒内负压的作用下,外界气压挤压胶塞的底面向芯杆运动,同时,位于空腔内的芯杆受到的拉力挤压胶塞的底面的内壁,使得胶塞下方的下密封片的边缘向筒内壁挤压,并发生略微翻卷,增加了下密封片的边缘与筒体内壁的接触面,增加胶塞与筒体内壁的密封性,使药液随着负压的作用力被吸入筒体内;随着药液进入针筒内,负压值逐渐减小,胶塞回弹,下密封片回弹,又减小了与筒体内壁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与筒体内壁件的摩擦阻力。当注射时推杆前推,在筒内正压和位于空腔内的芯杆的顶端由内向外挤压胶塞的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下,使得胶塞顶端的上密封片的边缘向筒内壁挤压,并发生略微翻卷,增加了上密封片的边缘与筒体内壁的接触面,防止在推进注射时,药液渗漏至胶塞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当注射液体时,由于筒内正压,胶塞的拱背也会被挤压并向四周挤压,拱背的底边与上密封片的内侧面之间设有上环形凹槽,拱背、上环形凹槽和上密封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的作用,使得当拱背被挤压并向四周传递挤压力时,挤压力传递至环形凹槽处被泄除,减少了拱背形变挤压上密封片的力量,减少了上密封片与筒体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胶塞的初始推动阻力和运动时的阻力。本技术的胶塞分别通过上密封片和下密封片的边缘与筒体内壁抵触、翻卷密
封,且通过拱背、上环形凹槽和上密封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的作用,既保证了胶塞与针筒体内壁密封、不泄漏,又同时降低胶塞因受挤压与针筒内壁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降低至0.1N,从而达到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
[0005]为了提高注射时胶塞与筒体的密封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芯杆的顶端与空腔内部的顶端之间具有高度差,芯杆的外圆周与空腔的圆周内壁间隙配合。芯杆的顶端与空腔内比的顶端之间具有高度差,筒内为正压时,提高胶塞的形变量,从而提高胶塞对上密封片的挤压力,进一步提高胶塞与筒体的密封性。
[0006]为了进一步平衡提高胶塞的密封性和减少胶塞摩擦阻力之间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片与胶塞外圆周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30
°

[0007]为了便于密封片边缘的翻卷,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片的边缘的内侧面为倾斜面,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夹角为20
°‑
30
°
,边缘的最小厚度为0.05mm

0.1mm。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环形凹槽的底面宽度为0.2mm

0.5mm,深度为0.2mm

0.6mm。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塞的外圆周壁上还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针筒的内壁过盈配合,静态时的过盈量为8

10丝。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塞的外壁还粘附氟硅油润滑层。
[0011]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注射器胶塞具有结构简单,能够随筒体内压力变化自动调节胶塞和筒体内壁之间的密封度,减少胶塞与筒内壁的阻力,同时仍能保持与筒体内壁密封,避免漏液、渗液的优点。本技术的胶塞分别通过上密封片和下密封片的边缘与筒体内壁抵触、翻转密封,且通过拱背、环形凹槽和上密封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的作用,既保证了胶塞与针筒体内壁密封、不泄漏,又同时降低胶塞因受挤压与针筒内壁间产生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降低至0.1N,从而达到低阻力、强密封的目的;芯杆的顶端与空腔内比的顶端之间具有高度差,筒内为正压时,提高胶塞的形变量,从而提高胶塞对上密封片的挤压力,进一步提高胶塞与筒体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胶塞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空腔;2、台阶面;3、拱背;4、上密封片;5、上环形凹槽;6、下密封片;7、倾斜面;8、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所述胶塞为硅胶塞,包括用于容纳推杆端部的芯杆的空腔1,空腔的开口处的内壁设有与芯杆相配合的台阶面2;胶塞的顶端具有向上拱起的拱背3,胶塞的顶端的外圆周壁上圆周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密封片4,所述上密封片沿胶塞的轴向向外侧倾斜;所述拱背的底边与上密封片的内侧面之间设有上环
形凹槽5;所述胶塞的底端设有与上密封片对称的下密封片6。胶塞的下底面还设有下环形凹槽。所述芯杆的顶端与空腔内部的顶端之间具有高度差,芯杆的外圆周与空腔的圆周内壁间隙配合。
[0016]所述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片与胶塞外圆周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0017]所述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片的边缘的内侧面为倾斜面7,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夹角为25
°
,边缘的最小厚度为0.08mm。
[0018]所述上环形凹槽的底面宽度为0.35mm,深度为0.4mm。
[0019]所述胶塞的外圆周壁上还设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与针筒的内壁过盈配合,静态时的过盈量为9丝。
[0020]具有上述实施例结构的外径为14.44mm

14.48mm,硬度为50A的胶塞组装至PE注射器针筒内,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注射器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为硅胶塞,包括用于容纳推杆端部的芯杆的空腔,空腔的开口处的内壁设有与芯杆相配合的台阶面;胶塞的顶端具有向上拱起的拱背,胶塞的顶端的外圆周壁上圆周设置一体成型的上密封片,所述上密封片沿胶塞的轴向向外侧倾斜;所述拱背的底边与上密封片的内侧面之间设有上环形凹槽;所述胶塞的底端设有与上密封片对称的下密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注射器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的顶端与空腔内部的顶端之间具有高度差,芯杆的外圆周与空腔的圆周内壁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阻力注射器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片与胶塞外圆周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3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阻力注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鸿萌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