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9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壳体、设置于移动电源壳体内的MCU模块、与MCU模块连接的NTC温度采样电路、以及与MCU模块连接的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负反馈温度控制算法,通过NTC温度采样电路实时校准温度值,使得移动电源的温度维持在负反馈温度控制算法设定值范围内,设定值范围作为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工作的标准,实现自适应温度控制,避免移动电源在异常温度下无法正常开启或保持工作状态、充电状态,从而在保护移动电源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生产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又称充电宝,是一种可随身携带,能储备电能,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便携式充电器,特别应用于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内置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以及为内置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为了对保护移动电源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不受损害,一般都会在移动电源内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通过获取温度控制模块中温度传感器的ADC值大小,从而实现温度保护的目的。移动电源系统休眠时,接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唤醒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检测到低温或者过热状态,系统不启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主控制器检测到低温或过热状态,主控制器输出关闭信号,在温度恢复到正常范围值内之前无法重新开启系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移动电源,但是会降低用户体验感,尤其是在环境温度极低或极高的地区,严重影响移动电源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壳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壳体内的MCU模块、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NTC温度采样电路、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中设置有调节芯片,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容C046,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2引脚以及第一电容C046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1引脚,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容C047,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3引脚以及第二电容C047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2引脚。进一步地,所述MCU模块与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MOS管。进一步地,所述NTC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NTC、第一电阻R025以及第二电阻R006,所述MCU模块中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5引脚连接热敏电阻RNTC、第一电阻R025以及第二电阻R006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006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14引脚与第16引脚,所述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025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C2003。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采用负反馈温度控制算法,通过NTC温度采样电路实时校准温度值,使得移动电源的温度维持在负反馈温度控制算法设定值范围内,设定值范围作为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工作的标准,实现自适应温度控制,避免移动电源在异常温度下无法正常开启或保持工作状态、充电状态,从而在保护移动电源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MCU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NTC温度采样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温度调节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壳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壳体内的MCU模块、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NTC温度采样电路、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中设置有调节芯片,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容C046,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2引脚以及第一电容C046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1引脚,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容C047,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3引脚以及第二电容C047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2引脚。所述MCU模块与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之间连接有MOS管。所述NTC温度采样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NTC、第一电阻R025以及第二电阻R006,所述MCU模块中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的第15引脚连接热敏电阻RNTC、第一电阻R025以及第二电阻R006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006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第14引脚与第16引脚,所述热敏电阻RNTC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0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SC2003。在移动电源加工生产时,会在MCU模块中录入低温预设值以及高温预设值,低温预设值的温度数值高于低温保护点的数值,高温预设值的温度数值低于高温保护点的数值,以便于在移动电源工作或休眠时,可以在温度达到低温保护点或高温保护点之前通过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对移动电源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移动电源处于休眠状态时:(1)移动电源处于低温环境下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电源休眠时,接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唤醒MCU模块。MCU模块通过NTC温度采样电路进行温度采样检测。如果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温度小于低温预设值或低温保护点,MCU模块导通MOS管,从而与温度调节驱动模块进行连接,并向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传递相应的控制信号。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供电,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放热,从而在移动电源内进行升温,使得移动电源内的温度高于低温保护点,保证移动电源能正常开启并进行使用。当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移动电源内的温度恢复到低温预设值以上时,MCU模块截断MOS管,使得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停止工作,移动电源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中。(2)移动电源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电源休眠时,接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唤醒MCU模块。MCU模块通过NTC温度采样电路进行温度采样检测。如果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温度大于高温预设值或高温保护点,MCU模块导通MOS管,从而与温度调节驱动模块进行连接,并向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传递相应的控制信号。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供电,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吸热,从而在移动电源内进行降温,使得移动电源内的温度低于高温保护点,保证移动电源能正常开启并进行使用。当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移动电源内的温度恢复到高温预设值以下时,MCU模块截断MOS管,使得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停止工作,移动电源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中。2.移动电源处于工作状态时:(1)移动电源处于低温环境下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电源工作时,NTC温度采样电路持续进行温度检测,当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温度小于低温预设值或低温保护点,MCU模块导通MOS管,从而与温度调节驱动模块进行连接,并向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传递相应的控制信号。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供电,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放热,从而在移动电源内进行升温,使得移动电源内的温度高于低温保护点,保证移动电源能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行供电或充电。当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移动电源内的温度恢复到低温预设值以上时,MCU模块截断MOS管,使得温度调节驱动模块停止工作,移动电源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中。(2)移动电源处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电源工作时,NTC温度采样电路持续进行温度检测,当NTC温度采样电路检测到温度大于高温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壳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壳体内的MCU模块、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NTC温度采样电路、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壳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壳体内的MCU模块、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NTC温度采样电路、以及与所述MCU模块连接的温度调节驱动模块,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适应温度控制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驱动模块中设置有调节芯片,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容C046,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2引脚以及第一电容C046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1引脚,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4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容C047,所述调节芯片的第13引脚以及第二电容C047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第2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杨昌军伍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美兴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