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7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包括机箱(1)、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的主板(2)、可与所述主板(2)插接的板卡组件(3)以及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板卡组件(3)上的起拔器(4),所述起拔器(4)包括操作部(4a)和挤压部(4b),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所述挤压部(4b)由所述机箱(1)支撑,板卡组件助拔装置还包括在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隔开机箱(1)和起拔器(4)的垫块(5),所述垫块(5)可拆卸连接在机箱(1)和/或挤压部(4b)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拔器在使用时中,垫块位于起拔器和机箱之间承受磨损,在垫块磨损后,只需要更换垫块即可,操作十分方便,成本更为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卡插拔辅助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
技术介绍
板卡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印制电路板(PCB板),制作时带有插芯,可以插入计算机的主电路板(主板)的插槽中,用来控制硬件的运行,比如显示器、采集卡等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后,即可实现相应的硬件功能。板卡通常以板卡组件的形式安装在机箱内,例如可以在板卡外部连接散热板或者保护壳等构成板卡组件,以更好的保护板卡,提高散热性能。无论是在正常使用还是在设计、生产、调试时,板卡组件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与插槽进行多次插拔,当板卡组件插在插槽内后,有时候两者之间的夹持力较大,而板卡组件两侧空间较小,手指不便于捏住板卡组件,这就使得拔出板卡组件的操作十分困难。为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板卡组件上设置有起拔器,以申请号为201920343776.1的一种VPX板卡的起拔装置为例,其起拔器与VPX板卡可旋转连接,起拔器位于VPX板卡底部,能够绕轴转动,使用时,人手扳动起拔器一端使起拔器另一端与固定物垫块相抵,通过反作用力将板卡组件抬起,从而方便拔出板卡组件。然而,上述的技术方案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其起拔器位于VPX板卡靠近下端的位置,对于空间较小的机箱而言,人手难以伸入至板卡下端操作起拔器,使得该结构无法应用至空间较小的机箱内;另外,在操作起拔器时,起拔器端部需要与固定物接触,且接触力较大,容易磨损,进而导致使用效果变差甚至无法使用,此时,需要更换整个固定物或者起拔器,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磨损件可以方便地更换,且成本更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包括机箱、安装于所述机箱内的主板、可与所述主板插接的板卡组件以及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板卡组件上的起拔器,所述起拔器包括操作部和挤压部,所述起拔器起拔所述板卡组件时,所述挤压部由所述机箱支撑,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起拔器起拔所述板卡组件时隔开所述机箱和所述起拔器的垫块,所述垫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箱和/或所述挤压部上。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机箱包括位于所述板卡组件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相对设置的凸条,所述侧板上相邻的两个凸条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板卡组件配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垫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凸条上端。所述板卡组件包括板卡和与所述板卡相连的壳体,所述起拔器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所述起拔器开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包括与所述壳体螺接的螺杆部和与所述转轴孔配接的光轴部。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两侧的翼板,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翼板上,且高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所述翼板包括凸出所述主体部上方的凸板,所述操作部设置有外凸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由所述凸板支撑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上表面之间存在方便手指伸入的间隔。所述操作部端部设置有切角。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挤压部分别位于所述转轴两侧,且所述操作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挤压部的长度。所述垫块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机箱或所述挤压部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在机箱和/或起拔器的挤压部上设置有垫块,使得在所述起拔器起拔所述板卡组件时,垫块能够隔开起拔器和机箱,承受一定的磨损,在垫块磨损时,只需要更换垫块即可,操作十分方便,且成本更为低廉;2.本技术的起拔器设置在板卡组件上端,人手无需伸入机箱内即可操作起拔器,使用更为方便;3.本技术的起拔器设置在壳体上,未设置在板卡上,壳体能够承受更大的抬升力,且不会损伤板卡,有利于起拔器的可靠使用,保证板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板卡组件助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机箱与主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板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起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起拔器与翼板通过转轴连接的示意图。图6是板卡组件插设于插槽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板卡组件通过起拔器拔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中起拔器连接有垫块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包括机箱1、安装在机箱1内的主板2、可与主板2插接的板卡组件3以及连接在板卡组件3上的起拔器4。机箱1包括底板10和连接在底板10两侧的两个侧板11,两个侧板11是相对设置的,在侧板11上设置有多个纵向设置的凸条110,相邻的两个凸条110之间形成导向槽111,两个侧板11上的各条导向槽111是对应设置的,且与主板2上的插槽20的位置对应,使得板卡组件3顺着导向槽111插入时,能够方便地插入插槽20内。主板2设置于机箱1底部,其位于底板10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1内,主板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入板卡组件3的插槽20。如图3所示,板卡组件3包括板卡30和与板卡30相连的壳体31,壳体31能够起到保护和散热的作用,同时为起拔器4提供安装位置,将起拔器4安装在壳体31上,相较于直接安装在板卡30上,壳体31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且不会损坏板卡30。壳体31包括主体部310和设置于主体部310两侧的两个翼板311,翼板311凸出主体部310两侧,并位于导向槽111内。主体部310位于两个侧板11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凸条110之间。起拔器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板卡组件3的两侧。如图4和图5所示,起拔器4开设有转轴孔40,通过转轴41穿过转轴孔40与翼板311相连,使得起拔器4连接至翼板311上。转轴41设置有光轴部410和分别位于光轴部410两端的螺杆部411和头部412,螺杆部411与翼板311螺接,而光轴部410与转轴孔40配接,使得起拔器4能够绕着转轴41转动,头部412的直径大于光轴部410,用以防止起拔器4脱落。转轴41可以直接选用螺栓。起拔器4位于转轴孔40两侧的部分分别为操作部4a和挤压部4b,操作部4a在起拔板卡组件3时由人手向上扳动,参考图6和图7,在板卡组件3插入插槽20内时,起拔器4不与凸条110接触,此时状态如图6所示;当人手向上扳动起拔器4的操作部4a时,挤压部4b顺势向下转动与凸条110上端相抵,转轴41将对板卡组件3施加向上的抬升力,从而拔出板卡组件3,此时状态如图7所示。操作部4a的长度优选为大于挤压部4b的长度,以增大手指施力的力臂,利用杠杆原理,更为省力。转轴41位于主体部310上方,即其高于主体部310的上表面312,使得在插入板卡组件3的时候,起拔器4的操作部4a能够搁置在上表面312上,操作部4a不与凸条110上端相抵,从而不会阻碍板卡组件3的插入。在主体部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包括机箱(1)、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的主板(2)、可与所述主板(2)插接的板卡组件(3)以及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板卡组件(3)上的起拔器(4),所述起拔器(4)包括操作部(4a)和挤压部(4b),所述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所述挤压部(4b)由所述机箱(1)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隔开所述机箱(1)和所述起拔器(4)的垫块(5),所述垫块(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箱(1)和/或所述挤压部(4b)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包括机箱(1)、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的主板(2)、可与所述主板(2)插接的板卡组件(3)以及可旋转连接在所述板卡组件(3)上的起拔器(4),所述起拔器(4)包括操作部(4a)和挤压部(4b),所述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所述挤压部(4b)由所述机箱(1)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起拔器(4)起拔所述板卡组件(3)时隔开所述机箱(1)和所述起拔器(4)的垫块(5),所述垫块(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机箱(1)和/或所述挤压部(4b)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包括位于所述板卡组件(3)两侧的两个侧板(11),所述侧板(11)上设置有若干相对设置的凸条(110),所述侧板(11)上相邻的两个凸条(110)之间形成导向槽(111),所述板卡组件(3)配接于所述导向槽(111)内。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凸条(110)上端。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板卡组件助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组件(3)包括板卡(30)和与所述板卡(30)相连的壳体(31),所述起拔器(4)与所述壳体(31)之间通过转轴(41)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宁何建伟陈小兵黎小兵辛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