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65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2
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联锁机构的联锁部,所述联锁机构包括两个互锁配合的联锁件,两个联锁件分别与两个联锁轴连接,两个联锁轴分别用于与两个接触器的联锁部连接,所述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在两个联锁件位于不互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联锁机构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实现两个尺寸不同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通常只能实现同壳架交流接触器之间的互锁,即只能实现相同尺寸的接触器的互锁。对于不同壳架交流接触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通过增加底座垫高的方式实现互锁,但对于相近壳架的交流接触器产品,其高度相差较小,增加底座垫高的方式实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联锁机构的联锁部,所述联锁机构包括两个互锁配合的联锁件,两个联锁件分别与两个联锁轴连接,两个联锁轴分别用于与两个接触器的联锁部连接,所述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在两个联锁件位于不互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联锁机构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优选的,联锁机构包括联锁壳体,所述联锁壳体的中部设有长条形的避让孔;所述两个联锁件转动安装在联锁机构内,所述两个联锁件成V型,联锁件上设有枢转部,两个联锁件均包括成V型连接的驱动臂和锁定臂,驱动臂和锁定臂之间形成V型锁定槽;两个联锁件通过枢转部分别转动安装在联锁机构的联锁壳体内的两侧,且两个联锁件的V型锁定槽相对设置,使两个联锁件的锁定臂的端部相对设置用于互锁,且两个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沿联锁机构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两个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相互远离的外侧分别设有联锁轴;两个联锁轴分别从联锁机构的两侧穿出长条形的避让孔。优选的,当两个接触器中的任一接触器闭合时,该接触器的触头支持带动相应的一个联锁件的联锁轴沿避让孔上下动作,相应的联锁件的驱动臂上下移动带动相应侧的联锁件绕枢转部转动,使相应的锁定臂的端部转动转入另一个联锁件的V型锁定槽内,且抵住另一个联锁件的锁定臂,使另一个联锁件无法转动。优选的,所述两个联锁件分别为第一联锁件和第二联锁件,第一联锁件的联锁轴为第一联锁轴,第二联锁件的联锁轴为第二联锁轴,第一联锁轴的高度低于第二联锁轴的高度。优选的,第一联锁轴和第二联锁轴均设置在对应的驱动臂的端部外侧的中心,第一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相对于第二联锁件的驱动臂向下偏移,使得第一联锁轴的高度低于第二联锁轴的高度。优选的,第一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宽度大于第二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宽度,或者,第一联锁件的驱动臂向下延伸的角度大于第二联锁件的驱动臂向下延伸的角度。优选的,第一联锁件的驱动臂和第二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结构相同,第一联锁轴相对于第二联锁轴设置在驱动臂的端部外侧靠下的位置。优选的,在第一联锁件的驱动臂的端部靠近V型锁定槽的上侧设有让位缺口。优选的,所述联锁机构包括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分别用于驱动两个联锁件复位,驱动两个联锁件向不互锁的方向转动。优选的,所述联锁件的锁定臂和驱动臂错层设置,在锁定臂和驱动臂之间设有弯折部,使两个联锁件的驱动臂端部沿联锁机构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两个联锁件的锁定臂同层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能够用于实现两个尺寸不同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所述联锁机构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当任一的触头支持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能够带动相连的联锁件阻挡另一联锁件,使被阻挡的联锁件所连接的触头支持无法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保证只有一个接触器是闭合的,无法同时闭合两个接触器,比较适用于两个接触器的尺寸较为接近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一联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5分别是实施例一联锁机构内部正反两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7分别是实施例一联锁机构内部正反两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9是实施例一联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2-13是实施例二联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15是实施例二联锁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6-17是实施例二联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二的锁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9-20是实施例三联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1-22是实施例三联锁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三的两个锁定件配合的剖视图;图24-25是实施例三联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6-28是实施例三的驱动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5,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联锁机构5的联锁部(图中未示出),所述联锁机构5包括两个互锁配合的联锁件,两个联锁件分别与两个联锁轴连接,两个联锁轴分别用于与两个接触器的联锁部连接,所述两个接触器的壳体尺寸不同,且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所述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在两个联锁件位于不互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联锁机构5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本技术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能够用于实现两个尺寸不同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所述联锁机构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当任一的触头支持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能够带动相连的联锁件阻挡另一联锁件,使被阻挡的联锁件所连接的触头支持无法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保证只有一个接触器是闭合的,无法同时闭合两个接触器,比较适用于两个接触器的尺寸较为接近的情况。通常联锁机构5用于与两个相同型号的两个接触器连接,即两个接触器的壳体尺寸完全相同,联锁机构5的联锁轴的高度是相同的。当两个接触器的型号不同,即两个接触器的壳体尺寸不同导致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时,现有的联锁机构5无法与这两个接触器连接。本申请通过对联锁机构5的改进使联锁机构5的高度不同,实现两个不同尺寸的接触器的联锁结构,比较适用于两个接触器的尺寸较为接近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接触器的壳体尺寸不同可以为高度不同和或长度不同和或厚度不同,只要使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即可。所述联锁轴与联锁件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实施例一如图1-11所示的实施例,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5,两个接触器分别为第一接触器1和第二接触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5),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联锁机构(5)的联锁部,所述联锁机构(5)包括两个互锁配合的联锁件,两个联锁件分别与两个联锁轴连接,两个联锁轴分别用于与两个接触器的联锁部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在两个联锁件位于不互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联锁机构(5)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包括两个接触器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器之间的联锁机构(5),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联锁机构(5)的联锁部,所述联锁机构(5)包括两个互锁配合的联锁件,两个联锁件分别与两个联锁轴连接,两个联锁轴分别用于与两个接触器的联锁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不同,在两个联锁件位于不互锁的初始位置时,所述联锁机构(5)的两个联锁轴的高度不同,且两个联锁轴的高度差等于两个接触器内的触头支持上联锁部的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联锁机构(5)包括联锁壳体(53),所述联锁壳体(53)的中部设有长条形的避让孔(54);
所述两个联锁件转动安装在联锁机构(5)内,所述两个联锁件成V型,联锁件上设有枢转部(501),两个联锁件均包括成V型连接的驱动臂(502)和锁定臂(503),驱动臂(502)和锁定臂(503)之间形成V型锁定槽(504);两个联锁件通过枢转部(501)分别转动安装在联锁机构(5)的联锁壳体(53)内的两侧,且两个联锁件的V型锁定槽(504)相对设置,使两个联锁件的锁定臂(503)的端部相对设置用于互锁,且两个联锁件的驱动臂(502)的端部沿联锁机构(5)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在两个联锁件的驱动臂(502)的端部相互远离的外侧分别设有联锁轴;两个联锁轴分别从联锁机构(5)的两侧穿出长条形的避让孔(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接触器中的任一接触器闭合时,该接触器的触头支持带动相应的一个联锁件的联锁轴沿避让孔(54)上下动作,相应的联锁件的驱动臂(502)上下移动带动相应侧的联锁件绕枢转部(501)转动,使相应的锁定臂(503)的端部转动转入另一个联锁件的V型锁定槽(504)内,且抵住另一个联锁件的锁定臂(503),使另一个联锁件无法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的机械联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联锁件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功龙肖体锋朱映平章星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