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6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内壳、外壳、长导电杆、短导电杆和金属丝线,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长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长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短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缠绕所述内壳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的一端与长导电杆的头部连接,所述金属丝线的另一端与短导电杆的头部连接。通过设置金属丝线,并将金属丝线缠绕内壳,通过探测金属丝线的断开与否来判断内壳的膨胀程度。以对电容器的过热爆炸起到预先判断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电容器的受热膨胀会造成爆炸漏液的情况,对于一些敏感应用的场合,如何对电容器的受热程度进行监控,从而在电容器受热膨胀并爆炸漏液前组织电容器继续升温,这是行业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现有的结构是通过热敏电阻来实时检测电容器表面的温度,并认为当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下,断开电容器运行,以阻止电容器继续升温。但是,这种检测结构复杂,需要灵敏度较高的电阻来对电容器的受热程度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内壳、外壳、长导电杆、短导电杆和金属丝线,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长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长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短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缠绕所述内壳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的一端与长导电杆的头部连接,所述金属丝线的另一端与短导电杆的头部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丝线为铜材质。进一步,所述内壳为铝材质。进一步,所述外壳为铝材质。进一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防爆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内壳、外壳、长导电杆、短导电杆和金属丝线,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长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长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的头部插入到间隙中,所述短导电杆的尾部引出到外壳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缠绕所述内壳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的一端与长导电杆的头部连接,所述金属丝线的另一端与短导电杆的头部连接。通过设置金属丝线,并将金属丝线缠绕内壳,通过探测金属丝线的断开与否来判断内壳的膨胀程度。以对电容器的过热爆炸起到预先判断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内壳200、外壳100、长导电杆210、短导电杆220和金属丝线300,所述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设有间隙110,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300缠绕所述内壳200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300的一端与长导电杆210的头部连接,所述金属丝线300的另一端与短导电杆220的头部连接。内壳200安装有素子结构,所述素子结构指的是构成电容器具有电容能力的结构,其常规的结构包括有多层结构,具体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极,第一电介质,第二电介质,第一电介质,电极,第一电介质和第一电介质.所述的第一电介质所选用的材料是聚丙烯薄膜.所述的第二电介质所选用的材料是电容器纸。在电容器的温度增高下,内壳200会产生膨胀。由于金属丝线300缠绕所述内壳200的外周壁,当内壳200膨胀的时候,内壳200会对金属丝线300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内壳200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内壳200会使得金属丝线300崩断。因此,可以通过金属丝线300的崩断来提前预判内壳200的膨胀程度,在内壳200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及时断开电容器,以免电容器继续增温而导致爆炸。具体可以通过检测长导电杆210和短导电杆220之间的电压来检测金属丝线300是否崩断。本技术通过设置金属丝线300,并将金属丝线300缠绕内壳200,通过探测金属丝线300的断开与否来判断内壳200的膨胀程度。以对电容器的过热爆炸起到预先判断能力。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线300为铜材质。通过设置铜材质作为金属丝线300,可以提升导电能力,使得当铜材质崩断的时候,更快的被外部检测装置所检测到。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00为铝材质。所述外壳100为铝材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0的顶端设有防爆纹。通过在外壳100的顶端设置防爆纹,可以使的电容器万一爆炸时,电解液可以从外壳100的顶端破出,避免对电容器的四周造成破坏。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200)、外壳(100)、长导电杆(210)、短导电杆(220)和金属丝线(300),所述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设有间隙(110),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300)缠绕所述内壳(200)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300)的一端与长导电杆(210)的头部连接,所述金属丝线(300)的另一端与短导电杆(220)的头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的电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200)、外壳(100)、长导电杆(210)、短导电杆(220)和金属丝线(300),所述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设有间隙(110),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长导电杆(21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头部插入到间隙(110)中,所述短导电杆(220)的尾部引出到外壳(100)的外部,所述金属丝线(300)缠绕所述内壳(200)的外周壁,所述金属丝线(300)的一端与长导电杆(210)的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锐锋郑秀娜郑泳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美莱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