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21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涉及冰箱风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冷冻风罩、风机、风量调节装置和冷冻风道,冷冻风罩内设置有一导风模块,且导风模块位于风机正下方;导风模块与冷冻风罩上的出风口连通,冻风罩下部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一回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风道内设置一导风模块,该导风模块直通冷冻出风口;风机风扇上的化霜水滴落在导风模块上,受重力影响化霜水可顺着导风模块流至风道出风口;将风罩面罩的回风口做内凹设计,以便从风道出风口流出的化霜水顺着风罩表面流到回风口,最后可以流到接水盘内;通过以上结构优化解决了以往冰箱出现的冷藏室积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
本技术属于冰箱风道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上冻下藏风冷冰箱是一种冷冻间室在上部,冷藏间室在下部的产品,其制冷蒸发器在冷冻间室背部,蒸发器前部设计有冷冻送风风道。冷冻间室与冷藏间室之间的发泡箱体内设计有向冷藏室送风的送风风道,以及冷藏室热空气循环回蒸发器仓的回风风道。冷冻送风风道内安装冷冻风机,在制冷过程中风机风扇叶片上会残留大量霜。在化霜阶段,风扇叶片上的霜会化成水受重力影响向下滴落,传统风道设计内部并无相关挡水结构,最终风扇叶片上的化霜水滴落到泡层内的送风风道,流向冷藏风道内,造成冷藏间室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通过导风模块以及导风模块直通冷冻出风口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冷藏间室积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包括冷冻风罩、风机、风量调节装置和冷冻风道,所述冷冻风罩内设置有一导风模块,且所述导风模块位于所述风机正下方;所述导风模块与冷冻风罩上的出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模块的顶部与风机底部边沿处的高度差为t,所述t≥10mm。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模块为一倾斜设置的板体,所述板体与水平面夹角为θ,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1-90°;更进一步地,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15-35°。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冷冻风罩内。进一步地,所述冷冻风罩下部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一回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回风口的回风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β,所述β的取值范围为1-90°;更进一步地,所述β的取值范围为15-30°。进一步地,所述冷冻风罩下部设置有一送风流道;所述送风流道内安装一个风量调节装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风道内设置一导风模块,该导风模块直通冷冻出风口;风机风扇上的化霜水滴落在导风模块上,受重力影响化霜水可顺着导风模块流至风道出风口;将风罩面罩的回风口做内凹设计,以便从风道出风口流出的化霜水顺着风罩表面流到回风口,最后可以流到接水盘内;通过以上结构优化解决了以往冰箱出现的冷藏室积水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冷冻风罩内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冻风罩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风道结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包括冷冻风罩1、风机2、风量调节装置3和冷冻风道4,冷冻风罩1内设置有一导风模块11,且导风模块11位于风机2正下方;导风模块11与冷冻风罩1上的出风口12连通。其中,导风模块11的顶部与风机2底部边沿处的高度差为t,t≥10mm。其中,导风模块11为一倾斜设置的板体,板体与水平面夹角为θ,θ的取值为20°。其中,风机2安装在冷冻风罩1内。其中,冷冻风罩1下部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一回风口13。其中,回风口13的回风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β,β的取值为20°。其中,冷冻风罩1下部设置有一送风流道14;送风流道14内安装一个风量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到冷藏室的风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包括冷冻风罩(1)、风机(2)、风量调节装置(3)和冷冻风道(4),其特征在于:/n所述冷冻风罩(1)内设置有一导风模块(11),且所述导风模块(11)位于所述风机(2)正下方;/n所述导风模块(11)与冷冻风罩(1)上的出风口(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包括冷冻风罩(1)、风机(2)、风量调节装置(3)和冷冻风道(4),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风罩(1)内设置有一导风模块(11),且所述导风模块(11)位于所述风机(2)正下方;
所述导风模块(11)与冷冻风罩(1)上的出风口(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块(11)的顶部与风机(2)底部边沿处的高度差为t,所述t≥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块(11)为一倾斜设置的板体,所述板体与水平面夹角为θ,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1-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导风模块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15-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灿王瑶张魁仓刘全义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