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01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7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开设有输送口的阀芯支撑座和安装在阀芯支撑座内的主阀芯,主阀芯包括封闭输送口的阀芯板和推动阀芯板移动的阀芯杆,阀芯杆位于阀芯支撑座内的一端为内部端,另一端为外部端,所述的阀芯杆的内部端上设置有抵紧机构,抵紧机构包括安装在阀芯杆上的抵紧块,阀芯板在抵紧块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块,抵紧块靠近阀芯板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中靠近外部端的一端朝向远离阀芯杆的一侧倾斜。本申请具有降低可主阀芯的磨损速度,提高了整个双闸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
本申请涉及双闸板阀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
技术介绍
双闸板出料阀用于管道输灰容器仓泵出灰口启闭仓泵物料输送之用,为双向密封型闸板阀。传统的双闸板出料阀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物料受水汽影响潮湿,双闸板阀在阀门开关时,辅助阀芯靠近阀腔,会挤压物料,使物料板结在辅助阀芯和阀腔之间,导致双闸板出料阀开关不到位,容易影响系统程控运行。如公告号为CN2097053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阀腔和阀芯,所述阀腔内设置圆形出料口和两条支撑阀芯支撑座,所述阀芯包括主阀芯、阀座和辅助阀芯,阀座卡接在主阀芯和辅助阀芯之间,且阀座内设置中央通孔,中央通孔内放置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连接分别支撑主阀芯和辅助阀芯的支撑座,所述阀座一侧连接驱动活塞杆,所述主阀芯配合圆形出料口为圆形,且主阀芯上端设置密封面,所述辅助阀芯为矩形,辅助阀芯的长边与活塞杆垂直,且长度大于两条阀芯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主阀芯的直径,短边与活塞杆平行,且短边长度远远小于主阀芯的直径。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主阀芯与阀芯支撑座紧密贴合,当主阀芯关闭或开启的时候,主阀芯和阀芯支撑座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导致主阀芯磨损速度快,影响整个双闸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主阀芯磨损速度快,影响整个双闸板进料阀使用寿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开设有输送口的阀芯支撑座和安装在阀芯支撑座内的主阀芯,主阀芯包括封闭输送口的阀芯板和推动阀芯板移动的阀芯杆,阀芯杆位于阀芯支撑座内的一端为内部端,另一端为外部端,所述的阀芯杆的内部端上设置有抵紧机构,抵紧机构包括安装在阀芯杆上的抵紧块,阀芯板在抵紧块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块,抵紧块靠近阀芯板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中靠近外部端的一端朝向远离阀芯杆的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机构中的抵紧块在被阀芯杆推动,朝向阀芯支撑座中深度更深的位置处移动时,也一并带动阀芯板移动。当阀芯板移动至能够封闭住输送口的位置处时,继续推动抵紧块,使抵紧块上的斜面挤压阀芯板,使阀芯板更为紧密的贴合在输送口处。而在需要打开输送口的时候,通过拉出抵紧块,当阀芯板没有抵紧块的抵接后,阀芯板逐渐松开,之后再移动阀芯板的时候,阀芯板不与阀芯支撑座紧密贴合,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磨损程度较低。可选的,所述的阀芯板靠近抵紧块的侧面为斜面,且该侧面与抵接块上的斜面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板与抵紧块抵接的侧面也为斜面,能够使阀芯板和抵紧块贴合的面积更大,进而使阀芯板封堵住输送口处时,结构更为稳定。可选的,所述的阀芯板和抵紧块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抵紧块和阀芯板相互靠近侧面上的连接滑轨和连接滑块,且连接滑轨和连接滑块设置在不同的侧面上,抵紧块上下移动时,连接滑块沿着连接滑轨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板滑动安装在抵紧块上,抵紧块能够方便的带动阀芯板移动,其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可选的,所述的连接滑轨的上端与连接滑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推动着阀芯板朝向远离阀芯杆外部端的一侧移动,在安装阀芯支撑座的时候,使阀芯支撑座可以自由选择安装的角度,而不是局限于竖直状态安装。可选的,所述的阀芯板远离抵紧块的侧面为第一密封面,阀芯支撑座与第一密封面贴合的侧面为第二密封面,输送口开设在第二密封面上,在阀芯支撑座上固定设置有耐磨机构,耐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密封面上的陶瓷耐磨环,输送口位于陶瓷耐磨环内侧,阀芯板第一密封面的大小大于陶瓷耐磨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密封面上设置陶瓷耐磨环,增加了阀芯支撑座的强度。使阀芯板在与第二密封面贴合时,对第二密封面的磨损较小,提高了双闸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的耐磨机构还包括两根陶瓷耐磨条,陶瓷耐磨条与阀芯杆平行,且设置在陶瓷耐磨环靠近外部端的一侧,陶瓷耐磨条与陶瓷耐磨环相切,陶瓷耐磨条的厚度与陶瓷耐磨环的厚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阀芯板,使阀芯板打开输送口时,阀芯板依然能够与耐磨陶瓷条贴合,使阀芯支撑座内侧壁的磨损速度减少。可选的,所述的第一密封面上开设有密封滑槽,密封滑槽的靠近外部端的一端和远离外部端的一端均与第一密封面的边缘重合,密封滑槽的宽度与两个陶瓷耐磨条相互远离一边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芯板上开设有密封滑槽,当阀芯板移动的时候,陶瓷耐磨条能够嵌设在密封滑槽内,对阀芯板起到限定位置的作用。使阀芯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可选的,所述的密封滑槽的深度小于陶瓷耐磨条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芯板被拖动着与阀芯支撑座内侧壁紧密贴合时,阀芯板与陶瓷耐磨条紧密贴合,且与阀芯支撑座之间间隔有空隙,进一步降低了阀芯支撑座的磨损速度,提高了整个双闸板进料阀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降低了主阀芯的磨损速度,提高了整个双闸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2.使阀芯板在与第二密封面贴合时,对第二密封面的磨损较小,提高了双闸板进料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隐藏部分阀芯支撑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芯支撑座;11、输送口;2、主阀芯;21、阀芯杆;3、抵紧机构;31、抵紧块;32、阀芯板;4、连接机构;41、连接滑轨;42、连接滑块;43、复位弹簧;5、耐磨机构;51、陶瓷耐磨环;52、陶瓷耐磨条;53、密封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参照图1和图2,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阀芯支撑座1和安装在阀芯支撑座1内的主阀芯2。阀芯支撑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输送口11,两个输送口11的位置相对设置。参照图1和图2,主阀芯2包括阀芯杆21,阀芯杆21的一端为内部端,且位于阀芯支撑座1的内侧,阀芯杆21的另一端为外部端,且位于支撑座的外侧。在阀芯杆21的内部端上设置有抵紧机构3,抵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阀芯杆21的抵紧块31。当阀芯杆21推动抵紧块31移动至阀芯支撑座1内部最下侧的位置时,抵紧块31与输送口11的位置相邻。抵紧块31靠近输送口11的侧面上安装有阀芯板32。阀芯板32和抵紧块31相互靠近的侧面均为斜面,且中靠近外部端的一端朝向远离阀芯杆21的一侧倾斜。参照图2和图3,阀芯板32和抵紧块3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滑轨41和连接滑块42,其中连接滑轨41为开设在抵紧块31上的连接滑槽,连接滑块42固定安装在阀芯板32上。抵接块上开设有连接滑槽的侧面呈正方形,连接滑槽的一端与该侧面上侧边的中点位置相邻,连接滑槽的另一端与该侧面下侧边的中点位置相邻。连接滑块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开设有输送口(11)的阀芯支撑座(1)和安装在阀芯支撑座(1)内的主阀芯(2),主阀芯(2)包括封闭输送口(11)的阀芯板(32)和推动阀芯板(32)移动的阀芯杆(21),阀芯杆(21)位于阀芯支撑座(1)内的一端为内部端,另一端为外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杆(21)的内部端上设置有抵紧机构(3),抵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阀芯杆(21)上的抵紧块(31),阀芯板(32)在抵紧块(31)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块,抵紧块(31)靠近阀芯板(32)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中靠近外部端的一端朝向远离阀芯杆(21)的一侧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包括开设有输送口(11)的阀芯支撑座(1)和安装在阀芯支撑座(1)内的主阀芯(2),主阀芯(2)包括封闭输送口(11)的阀芯板(32)和推动阀芯板(32)移动的阀芯杆(21),阀芯杆(21)位于阀芯支撑座(1)内的一端为内部端,另一端为外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杆(21)的内部端上设置有抵紧机构(3),抵紧机构(3)包括安装在阀芯杆(21)上的抵紧块(31),阀芯板(32)在抵紧块(31)相对的两侧各设置一块,抵紧块(31)靠近阀芯板(32)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中靠近外部端的一端朝向远离阀芯杆(21)的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板(32)靠近抵紧块(31)的侧面为斜面,且该侧面与抵接块上的斜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板(32)和抵紧块(31)上设置有连接机构(4),连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抵紧块(31)和阀芯板(32)相互靠近侧面上的连接滑轨(41)和连接滑块(42),且连接滑轨(41)和连接滑块(42)设置在不同的侧面上,抵紧块(31)上下移动时,连接滑块(42)沿着连接滑轨(4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积灰双闸板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滑轨(41)的上端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普及吴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