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周伟专利>正文

三相历式地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01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历式地球仪,它包括太阳、地球和月球三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底盘、公转中心轴和公历年计数盘的器座装置;主要由驱动器、联轴器、农历数盘、计时盘、工型件和带齿管构成,驱动地球仪转动及输出动力的驱动装置;绕所述公转中心轴转动,包括转杆、电源线、碳刷座和碳刷环,以及碳刷架、节气盘和公历指针的公转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按速率传输给公转装置和计时装置,及所述月球转动的变速装置。该仪器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客观运动规律和这三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具有如下优点:表达的相应参数量全面;表达相应天文参数的同时性;直观性强;可靠性好,可作为历法用具和教学用具,也可作为计时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球仪,尤其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球式的地球仪。
技术介绍
在太阳系中,地球只有一个,是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规律都与太阳、月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为了了解地球,以及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关系,自古以来就不断地进行探索。就目前的技术状况,供人们了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行规律的手段,除天文观测台外,就是人们常用的模拟立体方式。天文观测台是科研重地,一般人很难进去观看。模拟立体方式一般可分为一球式、二球式和三球式。一球式只有地球的模型,二球式有两种(1)太阳和地球的模型;(2)地球和月球的模型。三球式同时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模型。一球式和二球式能表达的天文参数和人们生活相关的数据较少,而三球式能表达的较多。但是距离人们的要求还差得甚远,不具有同时性、直观性和精确性差,对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时间点各球所处的位置及面向方位未进行表达。现在没有哪一种地球仪与现行的公历历法、农历历法、计时方法能准确直观地联系在一起,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历式地球仪,它能对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三个天体的运行进行模拟,向人们展现三天体之间的运行规律及其与现行公历历法、农历历法和计时方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本专利技术包括太阳、地球和月球三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底盘、公转中心轴和公历年计数盘的器座装置;主要由驱动器、联轴器、农历数盘、计时盘、工型件和带齿管构成,驱动地球仪转动及输出动力的驱动装置;绕所述公转中心轴转动,包括公转转杆、电源输入线、碳刷座和碳刷环,以及轴承、节气盘和公历数指针的公转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按速率传输给公转装置及所述月球和节气指针转动的变速装置。所述公转中心轴的顶端设置有太阳球仪。所述的地球仪中心轴线与公转杆运行平面的夹角为66.5度,即地球自西向东转轴与水平面——黄道面成66.5度。以上结构的地球仪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客观运动规律和这三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具有如下优点(1)表达的相应参数量全面;①地球自转,并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轨迹面是黄道面;②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5度,符合国家天文台公布的相应数据,自转轴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即北极星附近;③月球跟着地球绕太阳运行,月球运行轨道面——白道面与黄道面成5度角;④地球运行与公历历法的关系;⑤地球运行与农历历法及24节气的关系;⑥地球运行与24小时计法的关系;⑦月相变化和日月蚀规律;⑧昼夜更递。(2)表达相应天文参数的同时性,各相应的参数是相互关联的,不是弧立片面的,而本专利技术能同时具体体现。(3)直观性强,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各个阶段的运行位置,以及与人们生活中的公历、农历、24节气和24小时的计算,一目了然,表达非常直接,简单明了。(4)可靠性好,本地球仪的动力传动基本上采用齿轮传动,精度高、可靠,而且结构简单化,可作为历法用具和教学用具,也可作为计时工具。由于在太阳、地球和月球中,主要体现了地球及其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相关的天文参数,尤其是人们与日相、月相和地球之间的相关参数,所以,仍称三相历式地球仪。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驱动装置下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变速装置结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公转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驱动器电源线路输送结构示意图。图8是公历数盘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9是图8B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农历数盘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11是24节气盘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12是24小时计时盘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总构成示意图。在图中,底座盘1的中心固定有主支承杆2,该杆2的顶端固定有表示太阳的球体11。代表地球和月球的地球仪14和月球体15,通过转动结构都绕太阳球11转动,所以,主支承杆2也称公转中心轴2。在公转中心轴2上,从下至上依序间隔固定联接有公历一年的年历盘4、公转定伞齿轮5和第一碳刷环6。在第一碳刷环6上方的轴2上,也向上依序间隔转动联接有碳刷架8、轴承盖9和公转杆10的一端。其中,在碳刷架8的一端头下侧,固定联接有,设有绕在第一碳刷环6上滑动的碳刷座及其碳刷7,碳刷7导电道数与刷环6的导电道数对应相等,可为多道。输入电源线3a穿过年历盘4和定伞齿轮5上的侧透孔与碳刷环6接通导电路。年历盘4详见图8和图9。公转杆10的中部,通过螺栓和垫块与碳刷架8固定联接。在碳刷架8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联接有向下指年历盘4外侧的公历指针21。在公转杆10和碳刷架8的另一端,转动联接有纵主轴25,在该纵主轴25上,从下至上依序间隔固定联接有主伞齿轮24、第二碳刷环23。在第二碳刷环23上方的轴25上,也向上依序间隔转动联接有碳刷架8和另一端的公转杆10及其轴承盖20。其中,在该端碳刷架8的下侧固定联有可绕在第二碳刷环23上滑动的碳刷座及其碳刷22。同理,碳刷22的导电道数与碳刷环23的导电道数对应相等。在碳刷架8中部的下面通过间隔的两块纵联接板27,横向转动联接有横轴28。在该横轴28的右端固定联接有与主伞齿轮24啮合的从伞齿轮26。在横轴28的另一端,固定联接有与定伞齿轮5啮合的动伞齿轮29。这样,当纵主轴25受驱转动时,通过两对啮合的齿轮24和26与29和5,使公转杆10的外端,能绕内端的公转中心轴2转动。因为太阳球11设在轴2的顶端,所以,设在公转杆10外端上的所有零件,包括地球14和月球15、线框16,可绕太阳球11模拟公转。仪器运行时,地球仪14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转动,同时,地球仪14和线框16也以纵主轴25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在同时,公转杆10的外端、刷架的外端以中心轴2为轴,自西向东转动,即公转。公转一圈就是一年。地球14运行轨迹就是黄道。在图1中,公转杆10右端上方还设有固定节气盘19,该节气盘19详见图11。地球14的自转轴线与纵主轴25的轴线夹角为23.5度。在地球14的上轴孔上,设有外夹件13。地球14轴下端的线框16是变速装置的结构,待在图2~图7处进行说明。在地球14的下轴端与线框16之间,设有农历盘12,该盘12内容详见图10。在框线16的变速装置上设有与农历盘12对应的节气盘指针18和月球15及其支承杆17。变速装置与纵主轴25及公转杆10的外端有关联。图2所示,是主要表达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剖开了地球仪14。在地球仪壳内,驱动器34通过安装箍33和螺栓固定安装在与中心管36固定联接的座板35上面。驱动器34一般为电动机,其输出轴32与联轴器31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联接。联轴器31的上端与穿过地球14轴心上孔与内外夹固件30的中心孔套,并通过螺钉13实现固定联接,这样,可实现电动转动地球14,并带动仪器运行。若松开此螺钉13的固定联接,可实现手动转动地球14,带动仪器运行。为了更清楚地看清和说明驱动装置的结构,以下结合图2及其结构示意3一起,来进行说明。在图2和图3中可知,输入电源线3c从中心管36的底孔穿入,从上端的侧孔中穿出与驱动器34的接线端子联接。中心管36从上而下依序套有定位帽37、上滚珠顶38、带齿管48和下滚珠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历式地球仪,它包括太阳(11)、地球(14)和月球(15)三球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底盘(1)、公转中心轴(2)和公历年计数盘(4)的器座装置;主要由驱动器(34)、联轴器(31)、农历数盘(12)、计时盘(43) 、工型件(41)和带齿管(48)构成,驱动地球仪(14)转动及输出动力的驱动装置;绕所述公转中心轴(2)转动,包括公转杆(10)、电源线(3)、碳刷座(7、22)和碳刷环(6、23),以及碳刷架(8)、节气盘(19)和公历数指针(2 1)的公转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按速率传输给公转装置和计时装置及所述月球(15)转动的变速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卢周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