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制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6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制吊顶,它包括边框组件、位于边框组件内侧的面板组件、设置在面板组件和边框组件之间的连接框组件、多个同时与面板组件的外侧部和连接框组件相连接的第一龙骨、多个同时与边框组件的内侧部和连接框组件的外侧部相连接的第二龙骨,连接框组件包括内侧部位于面板组件的下方并且中部与第一龙骨相连接的第一本体、上边缘与第二龙骨相连接的第二本体、内边缘与第一本体的外边缘相连接且外边缘与第二本体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三本体。本钢制吊顶,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的制成,强度高,平整度高,防潮,防火,无甲醛,耐腐蚀,同时本钢制吊顶可以实现反复拆装、安装快捷、可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制吊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制吊顶。
技术介绍
吊顶作为装潢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现有技术中的吊顶材料包括石膏板、矿棉板、塑料扣板、彩绘玻璃、铝制板材、木质等等,上述各种材料存在不防火,易受潮,强度不够,容易挥发甲醛等问题。另外,上述材料所制成的吊顶无法设计成能够反复拆装的结构,板材之间一旦完成连接即形成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钢制吊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制吊顶,它包括边框组件、位于边框组件内侧的面板组件、设置在面板组件和边框组件之间的连接框组件。钢制吊顶还包括多个同时与面板组件的外侧部和连接框组件相连接的第一龙骨、多个同时与边框组件的内侧部和连接框组件的外侧部相连接的第二龙骨,连接框组件包括内侧部位于面板组件的下方并且中部与第一龙骨相连接的第一本体、上边缘与第二龙骨相连接的第二本体、内边缘与第一本体的外边缘相连接且外边缘与第二本体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三本体。边框组件、面板组件、连接框组件均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材料。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中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龙骨相连接,该连接件的上端连接第一龙骨,连接件的下端连接第一本体。进一步地,第一本体通过折弯形成台阶结构使第一本体的内侧部高于其外侧部。进一步地,钢制吊顶还包括同时与第一本体的外边缘和第三本体的内边缘相连接的第三龙骨。进一步地,面板组件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边框组件。进一步地,面板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面板,相邻两个面板的连接处连接有第四龙骨。更进一步地,多个面板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面板组件上嵌设有第一灯具。进一步地,边框组件上嵌设有第二灯具。进一步地,面板组件与第一本体的内侧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灯带,灯带连接在第一本体上。进一步地,氟碳涂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3μ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钢制吊顶,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的制成,强度高,平整度高,防潮,防火,无甲醛,耐腐蚀,同时本钢制吊顶可以实现反复拆装、安装快捷、可回收。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钢制吊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钢制吊顶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钢制吊顶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D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面板组件;11、面板;12、第一灯具;2、边框组件;21、第二灯具;3、连接框组件;31、第一本体;32、第二本体;33、第三本体;34、灯带;4、第一龙骨;5、第二龙骨;6、第三龙骨;7、第四龙骨;8、连接件;9、容纳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中的钢制吊顶,它包括边框组件2、位于边框组件2内侧的面板组件1、设置在面板组件1和边框组件2之间的连接框组件3、多个同时与面板组件1的外侧部和连接框组件3相连接的第一龙骨4、多个同时与边框组件2的内侧部和连接框组件3的外侧部相连接的第二龙骨5,第一龙骨4和第二龙骨5均吊挂于房间顶部。连接框组件3包括内侧部位于面板组件1的下方并且中部与第一龙骨4相连接的第一本体31、上边缘与第二龙骨5相连接的第二本体32、内边缘与第一本体31的外边缘相连接且外边缘与第二本体32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三本体33。具体地,第一本体31通过折弯形成台阶结构使第一本体31的内侧部高于其外侧部,第一本体31的中部通过连接件8与第一龙骨4相连接,该连接件8的上端连接第一龙骨4,连接件8的下端连接第一本体31。钢制吊顶还包括同时与第一本体31的外边缘和第三本体33的内边缘相连接的第三龙骨6,第三龙骨6吊挂于房间顶部。上述的边框组件2、面板组件1、连接框组件3均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材料。具体地,镀铝锌钢制复合板特殊的镀层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镀铝锌板使用寿命长,耐热性好;镀层与漆膜的附着力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进行冲压、剪切、焊接等;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其中,镀铝锌钢制复合板的厚度等尺寸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氟碳涂层是指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氟碳涂层具有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摩擦性。优选地,上述氟碳涂层的厚度不低于23μm。具体地,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面板11,多个面板11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多个面板1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如附图2所示,相邻两个面板11的连接处连接有第四龙骨7,第四龙骨7吊挂于房间顶部。面板组件1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边框组件2。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钢制吊顶还设置有多种照明设置,具体地,面板组件1上嵌设有第一灯具12,边框组件2上嵌设有第二灯具21,连接框组件3的第一本体31上设置有灯带34,更为具体地,面板组件1与第一本体31的内侧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9,灯带34设置在该容纳空间9内。上述实施例中的钢制吊顶,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的制成,强度高,平整度高,防潮,防火,无甲醛,耐腐蚀,同时本钢制吊顶可以实现反复拆装、安装快捷、可回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制吊顶,它包括边框组件(2)、位于所述边框组件(2)内侧的面板组件(1)、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边框组件(2)之间的连接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吊顶还包括多个同时与所述面板组件(1)的外侧部和所述连接框组件(3)相连接的第一龙骨(4)、多个同时与所述边框组件(2)的内侧部和所述连接框组件(3)的外侧部相连接的第二龙骨(5),所述连接框组件(3)包括内侧部位于所述面板组件(1)的下方并且中部与所述第一龙骨(4)相连接的第一本体(31)、上边缘与所述第二龙骨(5)相连接的第二本体(32)、内边缘与所述第一本体(31)的外边缘相连接且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本体(32)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三本体(33),/n所述边框组件(2)、所述面板组件(1)、所述连接框组件(3)均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制吊顶,它包括边框组件(2)、位于所述边框组件(2)内侧的面板组件(1)、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边框组件(2)之间的连接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吊顶还包括多个同时与所述面板组件(1)的外侧部和所述连接框组件(3)相连接的第一龙骨(4)、多个同时与所述边框组件(2)的内侧部和所述连接框组件(3)的外侧部相连接的第二龙骨(5),所述连接框组件(3)包括内侧部位于所述面板组件(1)的下方并且中部与所述第一龙骨(4)相连接的第一本体(31)、上边缘与所述第二龙骨(5)相连接的第二本体(32)、内边缘与所述第一本体(31)的外边缘相连接且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本体(32)的底部相连接的第三本体(33),
所述边框组件(2)、所述面板组件(1)、所述连接框组件(3)均采用表面辊涂有氟碳涂层的镀铝锌钢板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中部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第一龙骨(4)相连接,该连接件(8)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龙骨(4),连接件(8)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本体(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1)通过折弯形成台阶结构使所述第一本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珍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