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64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其包括,支座、减震机构、调节机构,支座设置于桥墩与桥台之间,减震机构、调节机构设置于桥墩的端部与桥台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套、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所述的调节机构靠近桥墩的端部并且与桥墩的端部相抵,所述的减震套筒一套设于导套内,当车辆于桥面行驶时,若车辆对桥面的压力分布不均,桥面产生左右偏移,减震套筒三、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一能够依次对桥台进行减震,转动螺纹伸缩杆的螺母能够对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推动连杆一、连杆二扩张,从而推动安装板向靠近桥台的侧壁移动,从而调节减震套筒三与桥台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减震,即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桥梁减震一般采用减震支座,但是当车辆的压力不均时,易造成桥梁左右移动,因此,需要对桥梁进行不同方向的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其包括:支座、减震机构、调节机构,支座设置于桥墩与桥台之间,减震机构、调节机构设置于桥墩的端部与桥台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套、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所述的调节机构靠近桥墩的端部并且与桥墩的端部相抵,所述的安装板与调节机构相连,安装板呈竖直布置,导套设置于安装板的板面上,导套与安装板垂直,所述的减震套筒一套设于导套内,减震套筒二套设于减震套筒一内,减震套筒三套设于减震套筒二内,减震套筒二伸出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三伸出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内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端部与安装板相抵,减震套筒三的端部接触桥台的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伸缩杆、连接板、连杆一、连杆二,支撑板与桥墩的端部固定,支撑板处于安装板的一侧并且两者之间平行布置,所述的伸缩杆、连接板、连杆一、连杆二安装于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相连,连杆一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板铰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伸缩杆为螺纹伸缩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当车辆于桥面行驶时,若车辆对桥面的压力分布不均,桥面产生左右偏移,减震套筒三、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一能够依次对桥台进行减震,转动螺纹伸缩杆的螺母能够对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推动连杆一、连杆二扩张,从而推动安装板向靠近桥台的侧壁移动,从而调节减震套筒三与桥台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支座;2、减震机构;3、调节机构;4、安装板;5、导套;6、减震套筒一;7、减震套筒二;8、减震套筒三;9、支撑板;10、伸缩杆;11、连接板;12、连杆一;13、连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其包括:支座1、减震机构2、调节机构3,支座1设置于桥墩与桥台之间,减震机构2、调节机构3设置于桥墩的端部与桥台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减震机构2包括安装板4、导套5、减震套筒一6、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三8,所述的调节机构3靠近桥墩的端部并且与桥墩的端部相抵,所述的安装板4与调节机构3相连,安装板4呈竖直布置,导套5设置于安装板4的板面上,导套5与安装板4垂直,所述的减震套筒一6套设于导套5内,减震套筒二7套设于减震套筒一6内,减震套筒三8套设于减震套筒二7内,减震套筒二7伸出减震套筒一6,减震套筒三8伸出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一6、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三8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减震套筒一6、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三8内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端部与安装板4相抵,减震套筒三8的端部接触桥台的侧壁,当车辆于桥面行驶时,若车辆对桥面的压力分布不均,桥面产生左右偏移,减震套筒三8、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一6能够依次对桥台进行减震。更为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板9、伸缩杆10、连接板11、连杆一12、连杆二13,支撑板9与桥墩的端部固定,支撑板9处于安装板4的一侧并且两者之间平行布置,所述的伸缩杆10、连接板11、连杆一12、连杆二13安装于安装板4与支撑板9之间,伸缩杆10的一端与支撑板9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11相连,连杆一12的一端与连接板11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板9铰接,连杆二13的一端与连接板11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铰接。更为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杆10为螺纹伸缩杆,转动螺纹伸缩杆的螺母能够对伸缩杆10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推动连杆一12、连杆二13扩张,从而推动安装板4向靠近桥台的侧壁移动,从而调节减震套筒三8与桥台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车辆于桥面行驶时,若车辆对桥面的压力分布不均,桥面产生左右偏移,减震套筒三8、减震套筒二7、减震套筒一6能够依次对桥台进行减震,转动螺纹伸缩杆的螺母能够对伸缩杆10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推动连杆一12、连杆二13扩张,从而推动安装板4向靠近桥台的侧壁移动,从而调节减震套筒三8与桥台的侧壁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支座、减震机构、调节机构,支座设置于桥墩与桥台之间,减震机构、调节机构设置于桥墩的端部与桥台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套、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所述的调节机构靠近桥墩的端部并且与桥墩的端部相抵,所述的安装板与调节机构相连,安装板呈竖直布置,导套设置于安装板的板面上,导套与安装板垂直,所述的减震套筒一套设于导套内,减震套筒二套设于减震套筒一内,减震套筒三套设于减震套筒二内,减震套筒二伸出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三伸出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内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端部与安装板相抵,减震套筒三的端部接触桥台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桥梁多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座、减震机构、调节机构,支座设置于桥墩与桥台之间,减震机构、调节机构设置于桥墩的端部与桥台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套、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所述的调节机构靠近桥墩的端部并且与桥墩的端部相抵,所述的安装板与调节机构相连,安装板呈竖直布置,导套设置于安装板的板面上,导套与安装板垂直,所述的减震套筒一套设于导套内,减震套筒二套设于减震套筒一内,减震套筒三套设于减震套筒二内,减震套筒二伸出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三伸出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套筒三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减震套筒一、减震套筒二、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一申王小龙余贤元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道达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