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51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涉及印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处理箱主体、第一沉淀池、加热机构、密封盖和升降机构,处理箱主体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的两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处理箱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处理箱主体的内部开设两个沉淀池分别为第二沉淀池和第三处理腔,第三处理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初步沉淀的第一沉淀池内部放置便于提升的滤渣沉淀板,并将滤渣沉淀板通过升降机构实现简易的升降,便于清除滤渣,同时在水浴蒸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在加热时将水浴蒸发槽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将溶液中的水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
本技术属于印染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
技术介绍
当今的布料印染大多采用浸染的方法给布料进行上色,随着印染后的布料逐渐的增多,污水问题也逐渐成为较严重的问题,现有的印染废水大多得不到很有效的处理,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设备能够一定程度上沉淀染料进行过滤,但是在它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滤渣不便于打捞,并且不能通过简易的方式将杂质从污水中提出,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分离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2、现有的有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在实际工作时,不能简易有效的将废水中的滤渣高效滤的进行分离,从而在分离后便于统一回收处理。因此现有的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通过在第一沉淀池的内部设置便于升降的滤渣沉淀板,以及在第二沉淀池的后方增设加热机构,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将废水中的水进行蒸发,蒸发后的水通过冷凝管排出并统液化成水滴,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池在分离滤渣时,不能简易的将滤渣方便的取出并处理,以及现有的沉淀池不能高效率的将滤渣和滤液进行有效分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包括处理箱主体、第一沉淀池、加热机构、密封盖和升降机构,所述处理箱主体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两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处理箱主体的顶部转动连接密封盖,所述处理箱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所述处理箱主体的内部开设两个沉淀池分别为第二沉淀池和第三处理腔,所述第三处理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主体为矩形开口朝上的箱体,所述第二沉淀池和第三处理腔通过第二连接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处理箱主体箱体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处理腔的四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承接板,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三处理腔在大小上壁第二沉淀池略大,第二沉淀池的内部同于沉淀滤渣,上层经过过滤后的滤液层流到第三处理腔的内部对应水浴蒸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环形分布固定连接处理箱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承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水浴蒸发槽,所述水浴蒸发槽的底部浸泡在水中,且水浴蒸发槽的垂直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承接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处理箱主体的内部,且承接板为矩形小金属块,承接板的顶部抵住水浴蒸发槽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内部活动连接滤渣沉淀板,所述滤渣沉淀板的两侧固定连接齿轮板,所述齿轮板上设置均匀分布在条形齿,齿轮板上设置的条形齿在连接时啮合连接条形齿,且滤渣沉淀板两侧对称设置圣升降机构和齿轮板,滤渣沉淀池板的底部为网状结构,大颗粒的滤渣将会沉淀在滤渣沉淀池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三处理腔的顶部对应位置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把手,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连通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底部端对应水槽放置,冷凝管呈U形放置,且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上,同时冷凝管和密封盖的连接端位置处通过橡胶圈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曲杆和传动齿轮,所述曲杆通过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所述曲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升降机构的箱体上,且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曲杆上对应条形齿的位置处,且条形齿啮合连接齿轮板,曲杆主要运用到杠杆原理,增大杠杆的力矩,从而扭转力的需求。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处理箱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并在第三处理腔的内部放置适量的水,通过将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将会通过热传导将水浴蒸发槽内部的杂质溶液进行加热,水浴蒸发槽内部的水将会蒸发为蒸汽状态,并通过冷凝管传送到水槽内部,实现高效率的将水和杂质分离。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沉淀池的内部设置升降机构,在溶液经过滤渣沉淀板过滤后,滤渣将会沉淀在溶液板的底部,由于滤渣沉淀池板的底部为网状结构,因此通过扭转曲杆并在齿轮的啮合传动下,滤渣沉淀池板将会从溶液中提出,简易的将滤渣初步分离。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三处理腔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沉淀池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处理箱主体;11、第二沉淀池;12、第三处理腔;13、第二连接管;14、承接板;2、第一沉淀池;21、滤渣沉淀板;22、第一连接管;23、齿轮板;24、条形齿;3、加热机构;31、加热导管;32、水浴蒸发槽;4、密封盖;41、冷凝管;42、水槽;43、把手;44、转轴;5、升降机构;51、曲杆;52、轴承;53、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包括处理箱主体1、第一沉淀池2、加热机构3、密封盖4和升降机构5,处理箱主体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沉淀池2,第一沉淀池2的两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处理箱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密封盖4,处理箱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3,处理箱主体1的内部开设两个沉淀池分别为第二沉淀池11和第三处理腔12,第三处理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31。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处理箱主体1为矩形开口朝上的箱体,第二沉淀池11和第三处理腔12通过第二连接管13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13位于处理箱主体1箱体靠近顶部的位置处,第三处理腔12的四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承接板14,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11通过第一连接管22连通,承接板14环形分布固定连接处理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承接板14的顶部活动连接水浴蒸发槽32,水浴蒸发槽32的底部浸泡在水中,且水浴蒸发槽32的垂直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31,在安装时,将水浴蒸发槽32对应承接板14进行放置,并将第三处理腔12的内部放置适量的水,并保持水面低于水浴蒸发槽32的开口端,在加热时避免外界的水进入到水浴蒸发槽32的内部,然后将密封盖4盖上即可。其中如图2所示,密封盖4通过转轴44转动连接第三处理腔12的顶部对应位置处,密封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把手43,密封盖4的顶部连通冷凝管41,冷凝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包括处理箱主体(1)、第一沉淀池(2)、加热机构(3)、密封盖(4)和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沉淀池(2),所述第一沉淀池(2)的两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密封盖(4),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3),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内部开设两个沉淀池分别为第二沉淀池(11)和第三处理腔(12),所述第三处理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包括处理箱主体(1)、第一沉淀池(2)、加热机构(3)、密封盖(4)和升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沉淀池(2),所述第一沉淀池(2)的两侧固定连接升降机构(5),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密封盖(4),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机构(3),所述处理箱主体(1)的内部开设两个沉淀池分别为第二沉淀池(11)和第三处理腔(12),所述第三处理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导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主体(1)为矩形开口朝上的箱体,所述第二沉淀池(11)和第三处理腔(12)通过第二连接管(13)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3)位于处理箱主体(1)箱体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处理腔(12)的四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承接板(14),所述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11)通过第一连接管(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新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4)环形分布固定连接处理箱主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承接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富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神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