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51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且冷热转换器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且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所述冷热转换器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外部壳体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块,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块旋转,从而实现对絮凝剂的自动搅拌,再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块旋转,从而实现对污水与絮凝剂的充分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
技术介绍
絮凝反应,即选用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阴离子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为提高分离效果,可适时、适量加入助凝剂。在现有技术中,絮凝剂虽然对温度要求不高,但是在低温情况下,絮凝剂不均匀,不能形成大大絮凝团,在高温情况下,絮凝剂高分子练断裂,絮凝效果降低,也无法形成大的颗粒,沉降效果一般,且絮凝反应室内部没有温度控制机构,无法对温控调节,导致反应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且冷热转换器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且水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所述冷热转换器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外部壳体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块,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隔板,且中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闭合板,且闭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所述第二电磁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隔板,且中隔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所述第一电磁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下端密切接触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及中隔板,所述外部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杆,且导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及中隔板。优选的,所述外部壳体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药管,且进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二搅拌块。优选的,所述外部壳体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外部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外部壳体的左端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污管、排污管及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一搅拌块、第二电机、第二搅拌块、温度传感器及冷热转换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块旋转,从而实现对絮凝剂的自动搅拌,无需人工操作,再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块旋转,从而实现对污水与絮凝剂的充分反应,再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污水的温度检测,再通过设置的控制器,实现对冷热转换器的温度的调节,从而保证反应机构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磁推杆、闭合板、第二电磁推杆、推板及过滤板,通过第一电磁推杆带动闭合板的移动,从而将输送管打开,通过过滤板对污水与固状物的分离,从而使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再通过第二电磁推杆带动推板的移动,将固状物推出,从而实现对固状物的收集,便于统一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热转换器、2-进水管、3-出水管、4-水箱、5-搅拌箱、7-进药管、8-外部壳体、9-第一电机、10-第一搅拌块、11-温度感应器、12-中隔板、13-第一电磁推杆、14-控制器、15-支腿、16-排水管、17-过滤板、18-排污管、19-进污管、20-导杆、21-推板、22-第二搅拌块、23-第二电机、24-第二电磁推杆、25-闭合板、26-输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包括外部壳体8,外部壳体8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1,且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且水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且出水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外部壳体8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9,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块10,外部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6,输送管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闭合板25,且闭合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24,第二电磁推杆24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13,第一电磁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下端密切接触有过滤板17,过滤板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及中隔板12,外部壳体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15。推板21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杆20,且导杆2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及中隔板12,通过设置的导杆20,便于对推板21的固定,防止第一电磁推杆13带动推板21移动时,发生偏移,影响清理效果;外部壳体8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药管7,且进药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箱5,搅拌箱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且第二电机2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二搅拌块22,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23带动第二搅拌块22的旋转,从而带动絮凝剂与水的搅拌,无需人工操作;外部壳体8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且外部壳体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1,便于对外部壳体8上侧的反应机构内部的温度检测,再通过设置的控制器14,从而实现对冷热转换器1的温度的调节,从而保证反应机构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加快反应效率;外部壳体8的左端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污管19、排污管18及排水管16,通过设置的进污管19,便于污水进入至反应机构内部;通过设置的排污管8,便于絮凝后的固状物的排出,从而实现对固状物的收集,便于统一处理,再通过设置的排水管,便于将反应后的污水排出。工作流程:使用时接通电源,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污管19排进外部壳体8的内部,将絮凝剂与水按照比例倒入至搅拌箱5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23带动第二搅拌块22旋转,从而对絮凝剂与水充分搅拌,将絮凝剂与水通过进药管7排进外部壳体8的内部,与污水混合,此时启动第一电机9带动第一搅拌块10旋转,从而使污水和絮凝剂充分反应,再通过温度传感器11对污水的温度检测,再通过设置的控制器14,实现对冷热转换器1的温度的调节,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包括外部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8)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1),且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且水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所述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且出水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所述外部壳体(8)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9),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块(10),所述外部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6),所述输送管(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闭合板(25),且闭合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24),所述第二电磁推杆(24) 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13),所述第一电磁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下端密切接触有过滤板(17),所述过滤板(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及中隔板(12),所述外部壳体(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型的高效絮凝反应室,包括外部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8)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1),且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且水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所述冷热转换器(1)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3),且出水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4),所述外部壳体(8)的右端上侧固定连接与第一电机(9),且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多个第一搅拌块(10),所述外部壳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6),所述输送管(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闭合板(25),且闭合板(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24),所述第二电磁推杆(24)上端固定连接有中隔板(12),且中隔板(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13),所述第一电磁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1),且推板(21)的下端密切接触有过滤板(17),所述过滤板(1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涛徐善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汇佰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