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46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包括机座、防撞装置以及避障装置,所述机座具有沿水平向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叉车臂,两个所述叉车臂用于共同承载货物;所述防撞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后侧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件;所述避障装置位于所述叉车臂的下方,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两个障碍检测传感器,其中,位于后侧的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防撞梁沿上下向间隔设置。以通过物理防撞和智能检测防撞配合,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引导运输叉车
本技术涉及AGV车
,特别涉及自动引导运输叉车。
技术介绍
AGV是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英文缩写,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目前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一般在通过限位开关和橡胶防护套相结合的形式,用于检测倒退过程是否安全的装置。这种设置方式故障率高,安全防护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旨在解决目前运输叉车碰撞率高,安全防护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包括:机座,具有沿水平向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叉车臂,两个所述叉车臂用于共同承载货物;防撞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后侧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件;以及,避障装置,位于所述叉车臂的下方,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两个障碍检测传感器,其中,位于后侧的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防撞梁沿上下向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中部相连接;其中,多个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连接杆间隔设置,且均布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件为缓冲弹簧或橡胶块。可选地,所述防撞梁的左右两端均向前弯折形成两个延伸臂,两个所述延伸臂至少部分遮挡所述底座对应的侧面设置。可选地,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铰接;所述底座的左右侧面均设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前侧面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延伸臂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可拆卸安装的卡扣环,两个所述卡扣环对应活动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前侧设有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沿前后向延伸、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下端面均设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用于与地面接触。可选地,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自动引导运输叉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避让空间内,所述控制器与两个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前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沿前后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动块具有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安装槽的闲置位置、和与所述安装槽的后壁面接触的工作位置;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安装槽后壁面之间的接触开关组件,所述接触开关组件相互配合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后壁面上,所述第二接触部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其中,所述滑动块由所述闲置位置转换至所述工作位置,以推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导通。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上壁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滑轨;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面对应所述滑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自动引导运输叉车根据预设的程序在规定的路径行走,两个所述叉车臂用于进行货物的叉取转移,通过两个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对路况上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当有障碍物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自动引导控制中心,进行相应的避让或者提示、甚至停车处理,当障碍物处于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死角或者检测不灵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防撞梁对所述自动引导运输叉车的倒退进行防撞处理,多个所述弹性缓冲件可以减缓所述底座受到的冲击,以通过物理防撞和智能检测防撞配合,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自动引导运输叉车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自动引导运输叉车2防撞装置1机座21防撞梁11底座211延伸臂111叉车臂2111卡扣环112支撑臂22连接杆1121滚轮23弹性缓冲件113安装杆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AGV是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英文缩写,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目前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一般在通过限位开关和橡胶防护套相结合的形式,用于检测倒退过程是否安全的装置。这种设置方式故障率高,安全防护性能差。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通过物理防撞和只能防撞的配合进行双重防撞保护,解决目前运输叉车碰撞率高,安全防护性能差的问题。图1至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引导运输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座,具有沿水平向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叉车臂,两个所述叉车臂用于共同承载货物;/n防撞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后侧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件;以及,/n避障装置,位于所述叉车臂的下方,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两个障碍检测传感器,其中,位于后侧的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防撞梁沿上下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具有沿水平向活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叉车臂,两个所述叉车臂用于共同承载货物;
防撞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后侧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多个弹性缓冲件;以及,
避障装置,位于所述叉车臂的下方,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前后两侧的两个障碍检测传感器,其中,位于后侧的所述障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防撞梁沿上下向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相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弹性缓冲件与所述连接杆间隔设置,且均布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缓冲弹簧或橡胶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左右两端均向前弯折形成两个延伸臂,两个所述延伸臂至少部分遮挡所述底座对应的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引导运输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梁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前后向延伸,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前侧面铰接;
所述底座的左右侧面均设有两个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前侧面设有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纯军高峻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