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38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所述储茶箱为底部开口设置,且储茶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储茶箱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状结构,且传送带与地面设置有密闭式箱体;所述刮板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储茶箱位于刮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吸铁石远离储茶箱,且吸铁石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底部设置有震动杆;所述传送带远离储茶箱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且色选机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茶叶的掉落端。本装置将输送带上的茶叶摊平,并且在运送过程中,将茶叶中的铁片、灰尘与和茶叶不同色泽的杂质驱除,提高了除杂效果与速度。同时也不会将驱除的灰尘直接置于空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
本技术涉及了茶叶的生产原料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
技术介绍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茶叶的除杂是指将茶叶中的杂质与茶叶分离,防止茶叶中的杂质影响人们饮茶的安全和健康,现存的茶叶除杂设备大多数都是大型的除杂设备,是和茶叶的其他加工工序作为一体的设备,这样的设备满足了企业大量生产茶叶的加工工作,使得茶叶的加工变得更加的高效率。但是除杂效果不够理想。在采茶时因为是人工操作,而且也会因为采茶时的装茶用具,让茶叶内部出现各种杂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本装置能够将输送带上的茶叶摊平,并且在运送过程中,将茶叶中的铁片、灰尘与和茶叶不同色泽的杂质驱除,提高了除杂效果与速度。同时也不会将驱除的灰尘直接置于空气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所述储茶箱为底部开口设置的箱体结构,且储茶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储茶箱底部还设置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密闭式箱体,密闭式箱体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状结构且与储茶箱底部间隔设置;所述刮板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储茶箱位于刮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吸铁石远离储茶箱,且吸铁石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底部设置有震动杆;所述传送带远离储茶箱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且色选机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茶叶输送方向的末端,且喷嘴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废料箱;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进风口位于密闭式箱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长度与吸铁石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传送带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吸铁石的形状为板状,且平行于传送带。进一步的,所述吸铁石与传送带的间隔距离大于刮板与传送带的间隔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废料箱的上端开口且上端开口的两侧壁为非对称设置,所述废料箱的上端开口靠近色选机的侧壁低于远离色选机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箱体外,且出风口上设置有滤袋。进一步的,所述滤袋的目数小于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能够达到的具体的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1、刮板将传送带上茶叶刮薄,并摊平在传送带上;2、吸铁石将茶叶内部的铁制品吸附;3、震动杆将茶叶内的灰尘通过传送带上的网状结构调入箱体内,并通过抽风机的抽风效果抽出箱体;4、色选机的设置使得茶叶在整个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去除非茶叶的东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茶箱;2、传送带;3、抽风机;4、废料箱;5、色选机;6、喷嘴;7、震动杆;8、吸铁石;9、刮板;10、密闭式箱体;11、滤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1,所述储茶箱1为底部开口设置的箱体结构,且储茶箱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9;所述储茶箱1底部还设置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密闭式箱体10,密闭式箱体10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为网状结构且与储茶箱1底部间隔设置;所述刮板9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9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所述储茶箱1位于刮板9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8,吸铁石8远离储茶箱1,且吸铁石8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2底部设置有震动杆7;所述传送带2远离储茶箱1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5,色选机5为现有技术,所以就不再赘述色选机5的结构,且色选机5上设置有喷嘴6;所述喷嘴6设置于茶叶输送方向的末端,且喷嘴6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废料箱4;所述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3,且抽风机3的进风口位于密闭式箱体10内。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刮板9的长度与吸铁石8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传送带2的宽度。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铁石8的形状为板状,且平行于传送带2。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铁石8与传送带2的间隔距离大于刮板9与传送带2的间隔距离。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2的网状结构内的网孔直径小于茶叶的直径。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废料箱4的上端开口且上端开口的两侧壁为非对称设置,所述废料箱4的上端开口靠近色选机5的侧壁低于远离色选机5的侧壁。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3的出风口位于箱体10外,且出风口上设置有滤袋11。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袋11的目数小于30。工作原理:茶叶先储存在储茶箱1内,当茶叶通过储茶箱1底部的开口处掉落至传送带2上,刮板9将堆积的茶叶刮开并摊平在传送带2上,茶叶在传送带2的传送过程中,在震动杆7的振动作用下,来回的在传送带2上抖动,在茶叶抖动的过程中,吸铁石8吸附茶叶中的铁质杂质;同时,茶叶中的灰尘通过传送带2的网孔掉入密闭式箱体10内,并经过抽风机3将灰尘抽出密闭式箱体10,然后经过滤袋的过滤作用,将无灰尘的空气排入大气内,此时已经去除铁质与灰尘的茶叶经过传送带2的末端,掉入下一个过程中,色选机5上的喷嘴6将非茶叶的杂质吹入废料箱4,完成整个的除杂过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1),其特征在于:/n所述储茶箱(1)为底部开口设置的箱体结构,且储茶箱(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9);/n所述储茶箱(1)底部还设置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密闭式箱体(10),密闭式箱体(10)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为网状结构且与储茶箱(1)底部间隔设置;/n所述刮板(9)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9)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n所述储茶箱(1)位于刮板(9)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8),吸铁石(8)远离储茶箱(1),且吸铁石(8)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n所述传送带(2)底部设置有震动杆(7);/n所述传送带(2)远离储茶箱(1)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5),且色选机(5)上设置有喷嘴(6);/n所述喷嘴(6)设置于茶叶输送方向的末端,且喷嘴(6)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废料箱(4);/n所述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3),且抽风机(3)的进风口位于密闭式箱体(1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1),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茶箱(1)为底部开口设置的箱体结构,且储茶箱(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9);
所述储茶箱(1)底部还设置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密闭式箱体(10),密闭式箱体(10)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为网状结构且与储茶箱(1)底部间隔设置;
所述刮板(9)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9)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
所述储茶箱(1)位于刮板(9)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8),吸铁石(8)远离储茶箱(1),且吸铁石(8)与传送带(2)间隔设置;
所述传送带(2)底部设置有震动杆(7);
所述传送带(2)远离储茶箱(1)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5),且色选机(5)上设置有喷嘴(6);
所述喷嘴(6)设置于茶叶输送方向的末端,且喷嘴(6)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废料箱(4);
所述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3),且抽风机(3)的进风口位于密闭式箱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润隆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