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29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包括:对垃圾袋进行收口的收拢杆;装配所述收拢杆的支撑杆;还包括为所述支撑杆提供传动力的电机;所述收拢杆包括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中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角为钝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使得收拢杆收拢,实现垃圾袋的收拢,与现有技术中,人为手工收拢垃圾袋相比,减少了与垃圾的接触,提高了卫生效果,缓解了收拢垃圾袋过程中产生病菌等问题,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袋用收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垃圾袋用收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后处理分类,提高垃圾回收效率,改善生存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诸如像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垃圾的有效分类,这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规则以及本国居民的切实履行。我国的垃圾分类概念已提出较长时间,但是都没有高效的执行下去,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则以及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淡薄。近月,由上海、杭州等地率先颁布相关的垃圾管理条例,条例明确制定了垃圾类别、垃圾投放回收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特别明确了对于居民未做好垃圾投放、分类的处罚规则,其余城市也陆续跟进。在此背景下,居民家庭普遍会购买更多数量的垃圾桶来辅助垃圾分类,这也成为了市场新的诉求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垃圾桶普遍是单一的桶状,智能度稍高点的就是感应翻盖,但都需要人工拿取垃圾袋后,手工撑开垃圾袋,再将其套入垃圾桶中。针对垃圾袋后期的收口,并没有进行介绍,大多是人为进行垃圾带的收口,这一过程中,垃圾桶位置低时,用户需要俯身,从垃圾桶拿起垃圾袋,然后进行人工收口。这一过程中,不仅有难闻的味道,而且十分不卫生。垃圾分类后,对于厨余垃圾等等湿垃圾,这种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通过自动收口,尽量避免人与垃圾的接触,实现更加卫生安全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予以实现。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包括:对垃圾袋进行收口的收拢杆;装配所述收拢杆的支撑杆;还包括为所述支撑杆提供传动力的电机;所述收拢杆包括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中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角为钝角。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使得收拢杆收拢,实现垃圾袋的收拢,与现有技术中,人为手工收拢垃圾袋相比,减少了与垃圾的接触,提高了卫生效果,缓解了收拢垃圾袋过程中产生病菌等问题,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证。本技术方案中,创新性的实现了垃圾袋的收拢,打破了传统人手收拢垃圾的技术,在垃圾分类推行的新政策下,得以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袋,进行更好的收拢,尤其对于含有厨余垃圾的湿垃圾,极大的方便了用户,避免了污渍对人衣服或者皮肤的污染,用户体验感好。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给支撑杆提供动力,支撑杆运动,实现收拢杆的收拢,最终完成收口作用。而本技术方案中,构成收拢杆的两个杆体之间,构成钝角,当垃圾袋收口时,经两个收拢杆的作用,弧度大,不易使得垃圾袋本体之间被夹持或者破坏;如果是直角或锐角,那么垃圾袋本体经过直角或锐角时,由于直角处较为锋利,容易划伤;而如果是锐角,则角度太小,垃圾袋本体之间容易堆积,造成垃圾袋堆积,使得收口动作变慢,降低收口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现有技术中,垃圾袋一般为塑料袋,袋体厚度较薄,极易破损,而圆弧过渡的弧线,不易划伤垃圾袋,能够对垃圾袋本体在收口中的作用,起到很好地保护。比如常用的黑色垃圾袋,其厚度极薄,稍有棱角,都会划破,而圆弧结构,扩大了对垃圾袋的适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体作为垃圾袋的收口部件,所述第二杆体作为垃圾袋的引导部件。本技术方案中,垃圾袋先通过远离支撑杆的引导部件引导后,进入收拢杆,然后经作为收口部件的第一杆体进行收口,一方面,对于垃圾袋收口过程,有引导作用,方便收口;另一方面,垃圾袋横截面积较大时,这样的设置,增大了收口的行程距离,便于大横截面垃圾带的收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与所述垃圾袋接触的部位均作圆滑设计。本技术方案中,充分考虑到垃圾袋的收杆中对垃圾袋的划伤等,故专门在与垃圾袋的接触位置,设置圆滑设计,进而整个收口过程,不会划伤垃圾袋,极大的确保了垃圾袋的使用,实现安全使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拢杆整体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构成。在整个收口过程中,收拢杆需要反复多次运动,为了确保其使用寿命,将收拢杆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构成;一方面,塑料质量轻,成本低,容易获得;另一方面,塑料相对于金属等,可以多次反复回收利用,能够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拢杆与所述垃圾袋接触的部位采用柔性材料制备。本技术方案中,柔性材料可以为树脂,纤维等材质。选用柔性材质,其与垃圾袋接触时,摩擦小,对垃圾袋破坏小,且柔性材质,有一定的触摸舒适感,提高了垃圾袋收拢的体感,从根本上,避免了垃圾袋收拢中对垃圾袋的磨损等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拢杆包括至少一组,一组所述收拢杆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收拢杆、下收拢杆,所述上收拢杆和下收拢杆形成垃圾袋的收口空间。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称的上收拢杆和下收拢杆,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收口空间,使得整个收拢过程都在收口空间内进行,避免了对于其他位置的污染影响,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垃圾袋收口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收拢杆和下收拢杆的结构一致。本技术方案中,两个收拢杆的结构一致,一方面,便于生产;另一方面,当其中一个收拢杆坏掉时,容易替换,不会因为结构匹配问题,导致对于收口装置的丢弃,实现了节省资源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上设置贯通槽,所述收拢杆穿过所述贯通槽后对垃圾袋进行收口动作。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收拢杆穿过了贯通槽,进而设置贯通槽的第三杆体,不仅是一个装配结构,而且还能形成一个保护围挡结构,使得整个收口过程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了垃圾袋收口的有效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通槽的槽口大于所述收拢杆的厚度。本技术方案中,槽口较大,便于收拢杆的贯通,如果槽口刚好与收拢杆匹配,则收拢杆工作中,动作受限较多,动作生硬,会降低收口过程,使得收口装置的收口效率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收拢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收拢杆的布局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3003A、支撑杆;3003B、电机;3003F、收拢杆;31、第一杆体;32、第二杆体;33、第三杆体;34贯通槽;3003F1、上收拢杆;3003F2、下收拢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收口装置的核心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垃圾袋进行收口的收拢杆;/n装配所述收拢杆的支撑杆;/n还包括为所述支撑杆提供传动力的电机;/n所述收拢杆包括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中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角为钝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垃圾袋进行收口的收拢杆;
装配所述收拢杆的支撑杆;
还包括为所述支撑杆提供传动力的电机;
所述收拢杆包括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朝向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中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夹角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作为垃圾袋的收口部件,所述第二杆体作为垃圾袋的引导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与所述垃圾袋接触的部位均作圆滑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用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勇黄诚王佐之
申请(专利权)人:魔法物语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