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肿瘤和/或转移的抗Met Fab-F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13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8
一种抗Met抗体片段,其包含单个抗原结合臂和Fc区,其中所述抗原结合臂由具有如SEQ ID No.:7、8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的可变区限定,并且其中所述抗Met抗体片段可用在肿瘤和/或转移的治疗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肿瘤和/或转移的抗MetFab-Fc
本公开涉及用于治疗肿瘤和/或转移的新型抗体衍生治疗剂。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一种其中体细胞内源基因发生突变的遗传性疾病。癌细胞中只有少数几个基因—称为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发生了改变并驱动肿瘤发生。激活的癌基因是促进剂,而失活的肿瘤抑制基因则缺失癌细胞生长的制动器。在发现致癌的突变基因之后,出现了一种关于癌基因的新概念:“癌基因成瘾”,这指的是尽管存在大量的遗传改变,但癌细胞仍然依赖于单一的原癌蛋白来实现其持续增殖或存活。因此,采取了新的治疗手段以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靶标疗法”。在过去的20年里,由致癌的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药理靶向—通过化学药物或抗体—代表了消除突变细胞和抗击癌症疾病的最前沿武器。靶向疗法有望比常规的细胞毒性化学疗法更有效,且副作用通常更少。然而,只有在其肿瘤中携带改变的特异性靶基因的患者才有可能受益于靶向疗法。因此,并行地需要个性化的药物以通过对患者肿瘤的全面基因组图谱分析来评估有成药性的遗传损伤。MET癌基因编码具有多效性功能的独特受体酪氨酸激酶。当发生遗传改变(通过点突变、基因融合、易位和/或扩增)时,MET将凭借其激活侵袭性生长程序的能力而引发细胞的转化。因此,导致组成型Met激酶过度激活的MET遗传损伤会引发并维持转化的表型(“MET成瘾”)1。MET遗传损伤发生在大多数实体瘤中,总发生率为1-4%,并能够上调其激酶活性1。点突变集中在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配体结合或受体信号传导至关重要的结构域(SEMA结构域、近膜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中。最近,下一代测序揭示在3%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外显子14剪接位点突变2,其导致外显子跳跃和MET转录产物近膜区域的缺失,其中丝氨酸残基(Ser985)负调控Met激酶活性3并且Met的内在化和降解需要酪氨酸残基(Tyr1003)4。在由MET引起的“侵袭性生长”程序中,增殖反应与迁移、存活、细胞外基质降解和细胞极性诱导挂钩5。细胞努力使这些生物学反应适应不利的条件和/或逃逸以找到更便利的环境。在敌对的情况下,Met因多种刺激如缺氧、炎性细胞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促分裂原和甚至HGF自身—经由转录上调—而过度表达。最后,Met在辐射诱导的DNA损伤的情况下过度表达并通过促进DNA修复的激活和癌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规避而帮助抵抗放射疗法。已开发了若干Met-靶向分子以以选择性、稳健且高度有效的方式擦除极度活跃的Met信号传导。这些药物包括:HGF拮抗剂(阻断抗体或诱饵)、靶向Met受体的mAb和化学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MetmAb潜在地代表了在抗击由MET驱动的癌症的战役中的一大步。如今,四种抗MetmAb已进入早期临床试验:MetMab(奥那妥珠单抗,Roche)、LY2875358(依玛妥珠单抗,EliLilly&Company)、ARGX-111(Argenx)、SAIT301(Samsung)和Sym015(SymphogenA/S)—两种抗体的混合物。它们通过以竞争性方式阻断HGF与MET的结合(奥那妥珠单抗,ARGX-111)和/或下调MET(依玛妥珠单抗,SAIT301,Sym015)而发挥作用。鼠DN30mAb(在WO2007/090807中公开)是一种IgG2A,其与人Met受体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并仅诱导一些Met触发的生物学效应6。由于其允许与两个不同的抗原分子同时结合的二价性质,故其将部分地激活受体磷酸化,从而导致以类似于天然配体所获得的方式稳定受体复合物。在单价DN30Fab片段(MvDN30)中未观察到对Met的这种有害的部分激动活性7。将二价DN30亲本抗体转化为单价Fab片段将释放DN30抗Met抗体的治疗潜力,从而产生完全拮抗剂分子。然而,由于其低分子量,Fab的短半衰期是其在治疗中部署的严重限制。本专利技术人因此开发了新的工程化分子,称为DCD(双恒定结构域Fab),其以存在于DN30Fab中的恒定结构域的复制为特征:DCD-1,其中复制串联进行;和DCD-2,其中轻链和重链的恒定结构域相互交换(在WO2014/108829中公开)。两种新的重组分子在体外均显示出与原始Fab相当的生物化学性质,可充当完全的Met拮抗剂。在体内,在全身施用后,新的重组分子将减少Met成瘾的肿瘤生长。DCD-1和DCD-2显示出比原始DN30Fab改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但两个都没有取得与原始的mAb相当的行为8。先前已有报道,通过删除—通过分子工程方法—两个抗体臂中之一,也可实现抗体从二价形式向单价形式的转化(在WO2005/063816中公开)。数据报告了分子的体内稳定性的改善,这主要归因于与器官中表达的Fc受体结合的Fc结构域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肿瘤剂,其衍生自一种可用于肿瘤患者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即DN30单克隆抗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因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及的主题而实现了上述目的,这些权利要求应理解为构成本公开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单个抗原结合臂和Fc区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Fc区包含第一和第二Fc多肽的复合物。所述抗体片段包含:(i)第一多肽,其包含一个人源化轻链可变(VL)结构域和一个人轻链恒定(CL)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人源化轻链可变(VL)结构域与人轻链恒定(CL)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人源化轻链可变(VL)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它们具有SEQIDNo.:1、2和3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人源化VL结构域具有如SEQIDNo.:7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ii)第二多肽,其包含一个人源化重链可变(VH)结构域、一个人重链恒定CH1结构域和第一Fc多肽,其中所述第一Fc多肽包含一个人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人源化重链可变(VH)结构域与人重链恒定CH1结构域融合,人重链恒定CH1结构域与人铰链区融合,人铰链区与人恒定CH2结构域融合,而人恒定CH2结构域与人恒定CH3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人源化重链可变(VH)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其具有SEQIDNo.:4、5和6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人源化VH结构域具有如SEQIDNo.:8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iii)第三多肽,其包含第二人Fc多肽,其中所述第二人Fc多肽包含一个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铰链区与人CH2恒定结构域融合,人CH2恒定结构域与人CH3恒定结构域融合,其中铰链区在N-末端处被截短。上述抗体片段的改善的治疗性质取决于可变区的结构,而不仅仅是由于抗体的单价形式和/或Fc区的存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产品,其在单个瓶中或在两个瓶中包含(a)如上所定义的抗Met抗体片段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以及(b)人Met的细胞外部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媒介物,其中人Met的细胞外部分能够以稳定的方式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Met抗体片段,所述抗Met抗体片段包含单个抗原结合臂和Fc区(与包含所述抗原结合臂的Fab分子相比其提高所述抗体片段的稳定性),其中所述Fc区包含第一和第二Fc多肽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抗体片段包含:/n(i)第一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一个人源化轻链可变(VL)结构域和一个人轻链恒定(CL)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与所述人CL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其具有如SEQ ID No.:1、2和3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具有如SEQ ID No.:7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n(ii)第二多肽,所述第二多肽包含一个人源化重链可变(VH)结构域、一个人重链恒定CH1结构域和所述第一Fc多肽,其中所述第一Fc多肽包含一个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与所述人CH1结构域融合,所述人CH1结构域与所述人铰链区融合,所述人铰链区与所述人CH2结构域融合,而所述人CH2结构域与所述人CH3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其具有如SEQ ID No.:4、5和6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具有如SEQ ID No.:8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和/n(iii)第三多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所述第二人Fc多肽,其中所述第二人Fc多肽包含一个人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铰链区与所述CH2结构域融合,所述CH2结构域与所述人CH3结构域融合,其中所述人铰链区在N-末端处被截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9 IT 1020180000092821.一种抗Met抗体片段,所述抗Met抗体片段包含单个抗原结合臂和Fc区(与包含所述抗原结合臂的Fab分子相比其提高所述抗体片段的稳定性),其中所述Fc区包含第一和第二Fc多肽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抗体片段包含:
(i)第一多肽,所述第一多肽包含一个人源化轻链可变(VL)结构域和一个人轻链恒定(CL)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与所述人CL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其具有如SEQIDNo.:1、2和3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L结构域具有如SEQIDNo.:7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
(ii)第二多肽,所述第二多肽包含一个人源化重链可变(VH)结构域、一个人重链恒定CH1结构域和所述第一Fc多肽,其中所述第一Fc多肽包含一个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与所述人CH1结构域融合,所述人CH1结构域与所述人铰链区融合,所述人铰链区与所述人CH2结构域融合,而所述人CH2结构域与所述人CH3结构域融合,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其具有如SEQIDNo.:4、5和6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其中所述人源化VH结构域具有如SEQIDNo.:8中所列明的氨基酸序列;和
(iii)第三多肽,所述第三多肽包含所述第二人Fc多肽,其中所述第二人Fc多肽包含一个人铰链区、一个人恒定CH2结构域和一个人恒定CH3结构域,其中沿N-至C-末端的方向,所述人铰链区与所述CH2结构域融合,所述CH2结构域与所述人CH3结构域融合,其中所述人铰链区在N-末端处被截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人CL结构域为人轻κ型结构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人铰链区和所述人恒定结构域CH1、CH2和CH3来自人IgG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两个Fc多肽在所述铰链区通过分子间二硫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第一Fc多肽和所述第二Fc多肽在界面处相遇,并且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Fc多肽中的一个在所述界面处包含杵,而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Fc多肽中的另一个在所述界面处包含臼,其中所述杵可定位到所述臼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Met抗体片段,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Fc多肽中的一个包含突变的CH3恒定结构域,其中所述突变的CH3恒定结构域在位置389处携带氨基酸突变,其中位置389处的原始氨基酸已被突变以导入比所述原始氨基酸具有更大侧链体积的氨基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Fc多肽中的另一个包含突变的CH3恒定结构域,其中所述突变的CH3恒定结构域在位置389、391和438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维格纳C·巴西利克T·克雷帕尔迪P·M·科蒙利奥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斯精密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