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贤富专利>正文

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06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包括壳体、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花键轴、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输出锥型齿轮、换向拨叉和双向离合齿轮,壳体上端设有第一圆孔,动力输入轴位于第一圆孔内且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延伸进壳体内,动力输入轴延伸进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动力输出轴套在动力输入轴上且能各自自由转动,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延伸进壳体内,动力输入轴延伸进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型齿轮,壳体侧端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贯穿壳体,花键轴位于壳体,花键轴的中心轴和第二圆孔的中心轴重合,花键轴上设有键槽,输出锥型齿轮设置在花键轴的一端,输出锥型齿轮和第二锥型齿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城市或乡村道路随处可见,大型摩托车科技含量高,动力强劲而且外观漂亮持续受到使用者欢迎。以250CC排量摩托车为例,各厂家产品均超过150公斤;人力推车很是费劲,路况不好更是困难,现有产品中只有进口的车型配有倒车机构,安装在变速箱内部,但其售价高昂往往超过一辆家用轿车,自主品牌摩托车没有装备有倒车功能,如需实现必然重新设计变速箱,这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因此,提供一种外置式的倒车辅助器就不需重新设计变速箱,实现了两轮链条传动摩托车倒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包括壳体、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花键轴、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输出锥型齿轮、换向拨叉和双向离合齿轮,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动力输入轴位于第一圆孔内且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延伸进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入轴延伸进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套在动力输入轴上且能各自自由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端延伸进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入轴延伸进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型齿轮,所述壳体侧端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贯穿壳体,所述花键轴位于壳体,所述花键轴的中心轴和第二圆孔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花键轴上设有键槽,所述输出锥型齿轮设置在花键轴的一端,所述输出锥型齿轮和第二锥型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设置在花键轴上设有输出锥型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第一锥型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设置在花键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第一锥型齿轮啮合,所述双向离合齿轮设置在花键轴上且位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之间,所述双向离合齿轮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配合,所述壳体侧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延伸进壳体内,所述连接部上转动设有踏板,所述换向拨叉位于槽口内,所述换向拨叉的一端和踏板连接,所述换向拨叉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内且和双向离合齿轮配合。作为改进,所述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的内上设有花键,所述花键的数量设有三个以上,所述动力输出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和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平齐,所述动力输出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有链轮。作为改进,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靠近双向离合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内壁上设有第一齿,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靠近双向离合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内壁上设有第二齿,所述双向离合齿轮两端对称设有第三齿,所述第一齿、第二齿分别和对应的第三齿配合。作为改进,所述双向离合齿轮上对称设有挡板,所述换向拨叉延伸进壳体内的一端和挡板配合,所述双向离合齿轮上设有键,所述双向离合齿轮通过键和键槽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两侧第二圆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盖和第二盖,所述第一盖和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盖和花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和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盖和输出锥型齿轮转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输出锥型齿轮上设有键,所述输出锥型齿轮通过键和键槽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花键轴转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花键轴转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所在侧面和第二圆孔所在侧面垂直。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锥型齿轮对动力输出轴有限位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动力输入轴一端的第一锥型齿轮可以带动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转动,这时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设有双向离合齿轮,可以通过换向拨叉来拨动双向离合齿轮,前进时,把通过换向拨叉把双向离合齿轮拨动到和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啮合,这时双向离合齿轮就会带动花键轴转动,花键轴带动输出锥型齿轮转动,输出锥型齿轮带动第二锥型齿轮和动力输出轴转动,这时就可以通过链轮带动车辆前进,当需要倒车时,通过换向拨叉把双向离合齿轮拨动到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啮合,这时双向离合齿轮就会反转,双向离合齿轮通过花键轴、输出锥型齿轮、第二锥型齿轮带动动力输出轴反转,这时就可以通过链轮带动车辆倒车,可以把该倒车辅助器安装在摩托车外部,不需重新设计变速箱,实现了两轮链条传动摩托车倒车功能,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的第五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花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双向离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输出锥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壳体,2、动力输入轴,3、动力输出轴,4、花键轴,5、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7、输出锥型齿轮,8、换向拨叉,9、双向离合齿轮,10、第一圆孔,11、第一锥型齿轮,12、第二锥型齿轮,13、第二圆孔,14、键槽,15、连接部,16、槽口,17、踏板,18、第三圆孔,19、花键,20、链轮,21、第一槽孔,22、第一齿,23、第二槽孔,24、第二齿,25、第三齿,26、挡板,27、第一盖,28、第二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11,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出轴3、花键轴4、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输出锥型齿轮7、换向拨叉8和双向离合齿轮9,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第一圆孔10,所述动力输入轴2位于第一圆孔10内且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11,所述动力输出轴3套在动力输入轴2上且能各自自由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型齿轮12,所述壳体1侧端设有第二圆孔13,所述第二圆孔13贯穿壳体1,所述花键轴4位于壳体1,所述花键轴4的中心轴和第二圆孔13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花键轴4上设有键槽14,所述输出锥型齿轮7设置在花键轴4的一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出轴(3)、花键轴(4)、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输出锥型齿轮(7)、换向拨叉(8)和双向离合齿轮(9),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第一圆孔(10),所述动力输入轴(2)位于第一圆孔(10)内且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11),所述动力输出轴(3)套在动力输入轴(2)上且能各自自由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型齿轮(12),所述壳体(1)侧端设有第二圆孔(13),所述第二圆孔(13)贯穿壳体(1),所述花键轴(4)位于壳体(1),所述花键轴(4)的中心轴和第二圆孔(13)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花键轴(4)上设有键槽(14),所述输出锥型齿轮(7)设置在花键轴(4)的一端,所述输出锥型齿轮(7)和第二锥型齿轮(12)啮合,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设置在花键轴(4)上设有输出锥型齿轮(7)的一端,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和第一锥型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设置在花键轴(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和第一锥型齿轮(11)啮合,所述双向离合齿轮(9)设置在花键轴(4)上且位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之间,所述双向离合齿轮(9)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配合,所述壳体(1)侧端设有连接部(15),所述连接部(15)上设有槽口(16),所述槽口(16)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连接部(15)上转动设有踏板(17),所述换向拨叉(8)位于槽口(16)内,所述换向拨叉(8)的一端和踏板(17)连接,所述换向拨叉(8)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且和双向离合齿轮(9)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出轴(3)、花键轴(4)、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输出锥型齿轮(7)、换向拨叉(8)和双向离合齿轮(9),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第一圆孔(10),所述动力输入轴(2)位于第一圆孔(10)内且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锥型齿轮(11),所述动力输出轴(3)套在动力输入轴(2)上且能各自自由转动,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延伸进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型齿轮(12),所述壳体(1)侧端设有第二圆孔(13),所述第二圆孔(13)贯穿壳体(1),所述花键轴(4)位于壳体(1),所述花键轴(4)的中心轴和第二圆孔(13)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花键轴(4)上设有键槽(14),所述输出锥型齿轮(7)设置在花键轴(4)的一端,所述输出锥型齿轮(7)和第二锥型齿轮(12)啮合,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设置在花键轴(4)上设有输出锥型齿轮(7)的一端,所述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和第一锥型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设置在花键轴(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和第一锥型齿轮(11)啮合,所述双向离合齿轮(9)设置在花键轴(4)上且位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和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之间,所述双向离合齿轮(9)与第一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5)、第二从动内错式锥型齿轮(6)配合,所述壳体(1)侧端设有连接部(15),所述连接部(15)上设有槽口(16),所述槽口(16)延伸进壳体(1)内,所述连接部(15)上转动设有踏板(17),所述换向拨叉(8)位于槽口(16)内,所述换向拨叉(8)的一端和踏板(17)连接,所述换向拨叉(8)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1)内且和双向离合齿轮(9)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摩托车倒车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有第三圆孔(18),所述第三圆孔(18)的内上设有花键(19),所述花键(19)的数量设有三个以上,所述动力输出轴(3)位于壳体(1)外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贤富
申请(专利权)人:谭贤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