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79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6
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以终端最大乱序深度作为分流决策,选择LTE‑Aonly模式、NRonly模式或联合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最大乱序深度作为策略调节输入信息,并计算均值和方差,依据对乱序深度的闭环控制,将终端乱序深度降低到有效程度,使得两条链路的传输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终端用户端到端TCP吞吐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5G系统提出了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技术,即为了规避MAC层调度过程中的时延和同步要求,数据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层进行分割和合并,随后将用户数据流通过多个基站同时传送给用户。从而有助于实现用户性能提升,对用户总体吞吐量和切换时延都有帮助。但由于在PDCP层DC传输时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流方法,导致终端侧PDCP层数据包存在严重乱序现象,影响向上层递交的顺序数据包总量,因此端到端有效的传输速率仍是受限的,并没有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以最大乱序深度作为策略调节输入信息,并计算均值和方差,依据对乱序深度的闭环控制,将终端乱序深度降低到有效程度,使得两条链路的传输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终端用户端到端TCP吞吐率得到提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以终端最大乱序深度作为分流决策,选择LTE-Aonly模式、NRonly模式或联合模式。所述的终端最大乱序深度记为其物理含义指:终端记录并反馈的根据PDCP层在时隙t′-1时经重排序功能验证未满足顺序要求仍留在PDCP层的数据包集合中数据包最大的序列号与截止至时隙t′时所有已顺序递交数据包总量之间的差值,其中:P为PDPC层,U为终端UE,Q为未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P’为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t’为时隙。所述的分流决策是指:在起始阶段即t′≤L时,由于反馈的决策信息量有限,分流策略中传输模式选择联合传输模式,分流比例R(t′)的取值为归一化的辅基站至终端和主基站至终端链路的带宽的比值,即当t′←L时,传输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观测窗口获得的积累的乱序深度,分流比例R(t′)的更新取决于观测窗口得到的累积的最大乱序深度的变化情况,其中:L为滑动窗口长度。所述的LTE-Aonly模式或NRonly模式下,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只向主基站或辅基站RLC层传输;在联合模式下,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同时向主基站和辅基站RLC层传输,时隙t′时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其中:和为时隙t′时主基站PDCP层缓存数据包中最小和最大的序列号,PDCP层缓存数据包在时隙t′经过分流方法决策后送往主基站和辅基站RLC层的数据包集合分别为:其中:B(t′)=1为LTE-Aonly模式,B(t′)=-1为NRonly模式,B(t′)=0为联合模式;R(t′)为数据分流比例,和为主基站和辅基站RLC层缓存状态(即数据包集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乱序信息计算单元、分流算法单元和数据包分流单元,其中:乱序信息计算单元对数据包乱序程度进行了定义,并将最大乱序深度指标反馈至基站侧,分流算法单元依据最大乱序深度,输出分流策略,实现对乱序深度的闭环控制,数据包分流单元依据分流策略对数据包执行分流操作。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整体解决了现有终端PDCP层数据包乱序现象严重,吞吐率折损严重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义终端乱序程度进而实现对乱序深度的闭环控制;有效利用传输资源,提升吞吐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流方法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场景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其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LTE-NR双连接数据分流场景,该分流方法包括:LTE-Aonly模式、NRonly模式和联合模式,其中:在LTE-Aonly模式或NRonly模式下,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只向主基站或辅基站RLC层传输;在联合模式下,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中的数据包同时向主基站或辅基站RLC层传输,时隙t′时PDCP层缓存数据包集合其中:和为时隙t′时主基站PDCP层缓存数据包中最小和最大的序列号,PDCP层缓存数据包在时隙t′经过分流方法决策后送往主基站和辅基站RLC层的数据包集合分别为:其中:B(t′)=1为LTE-Aonly模式,B(t′)=-1为NRonly模式,B(t′)=0为联合模式;R(t′)为数据分流比例,和为主基站和辅基站RLC层缓存状态(即数据包集合),B()为传输模式,P为PDCP层,R()为分流比例,R(上标)为RLC层,S为发送过程中的数据包集合,S(下标)为辅基站,M(下标)为主基站。所述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PDCP层在时隙t′-1时经重排序功能验证未满足顺序要求仍留在PDCP层的数据包集合中数据包最大的序列号,和截止至时隙t′时所有已顺序递交数据包总量之间的差值即终端反馈至基站的信息,以终端记录并反馈的不同时隙的最大乱序深度作为分流决策的输入。所述的差值其中:为中数据包最大的序列号,为时隙t′时经重排序功能验证满足顺序要求上传至高层的顺序数据包集合的数目,其中:P’(上标)为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Q(下标)为未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t=0是指从时隙0开始累积。步骤2)设置一个长度为L的滑动窗口来观测最大乱序深度,在起始阶段即t′≤L时,由于反馈的决策信息量有限,分流策略中传输模式选择联合传输模式,分流比例R(t′)的取值为归一化的辅基站至终端和主基站至终端链路的带宽的比值,即当t′>L时,传输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观测窗口获得的积累的乱序深度,分流比例R(t′)的更新取决于观测窗口得到的累积的最大乱序深度的变化情况。所述的滑动窗口,以给定时隙t′结束的最大乱序深度观测窗口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其中:L为观测窗口长度,l为具体观测时隙。所述的起始阶段,设置传输模式为联合传输模式,即B(t′)=0。所述的取决于观测窗口获得的积累的乱序深度是指:传输模式其中:sign(·)表示提取实数符号的数学函数,即当平均乱序深度小于乱序阈值时,为了高效利用物理资源,选择联合传输模式,即B(t′)=0;否则,根据观测窗口累积的最大乱序深度来调整传输方式,以消除两条链路不对等延时带来的乱序影响。所述的取决于观测窗口得到的累积的最大乱序深度的变化情况是指:分流比例其中:为用于确定R(t′)更新的步长阈值。经过具体实际实验,在LTE-NR双连接数据分流场景下,LTE基站带宽为20MHz,NR基站带宽为100MHz的具体环境设置下,以乱序阈值为50,步长阈值为20参数设置下使用上述多链路数据分流法,静态用户实验中,支持双连接功能的终端同时连接至LTE-A基站和NR基站,终端用户保持静止,整个传输周期为20秒,链路资源利用率达到94%以上,CPU占用率低至4%;动态用户实验中,支持双连接功能的终端同时连接至LTE-A基站和N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终端最大乱序深度作为分流决策,选择LTE-A only模式、NR only模式或联合模式;/n所述的终端最大乱序深度记为o(t′),其物理含义指:终端记录并反馈的根据PDCP层在时隙t′-1时经重排序功能验证未满足顺序要求仍留在PDCP层的数据包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路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终端最大乱序深度作为分流决策,选择LTE-Aonly模式、NRonly模式或联合模式;
所述的终端最大乱序深度记为o(t′),其物理含义指:终端记录并反馈的根据PDCP层在时隙t′-1时经重排序功能验证未满足顺序要求仍留在PDCP层的数据包集合中数据包最大的序列号与截止至时隙t′时所有已顺序递交数据包总量之间的差值,其中:P为PDPC层,U为终端UE,Q为未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P’为满足顺序要求的数据包队列,t’为时隙;
所述的分流决策是指:在起始阶段即t′≤L时,由于反馈的决策信息量有限,分流策略中传输模式选择联合传输模式,分流比例R(t′)的取值为归一化的辅基站至终端和主基站至终端链路的带宽的比值,即当t′>L时,传输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观测窗口获得的积累的乱序深度,分流比例R(t′)的更新取决于观测窗口得到的累积的最大乱序深度的变化情况,其中:L为滑动窗口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接收机反馈信息的发射机多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云张舜卿徐树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