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减震轮及AGV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901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减震轮及AGV车,包括安装板、支架、轮架、缓冲架、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部的轴承套、嵌入轴承套内的轴承及平底窝钉,平底窝钉将支架、轴承、轴承套及安装板压铆连接;轮架的中部与支架的下部枢接,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架的前端,缓冲架设置在支架的上部,轮架的后端设置有支承板,轮架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及止挡体,缓冲架、轮架及缓冲机构的各部件通过导向螺杆连接在一起,第一弹性体套在导向螺杆上并安装在第二弹性体内。该轻型减震轮使用寿命长、缓冲防震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减震轮及AGV车
本技术涉及脚轮
,尤其涉及一种轻型减震轮及AGV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已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自动仓储物流和拣货系统中,逐渐采用AGV机器代替人工,AGV机器指的是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机器可通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为了使AGV机器顺利的移动,需要在AGV机器上安装减震脚轮。使其更有效地预防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压力,缓震的同时保证AGV机器的稳定性,也不易发生脚轮打滑空转。目前市场上现有万向减震脚轮结构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支架转向部位只采用了冲压成型结构,即以上、下冲压轨道包裹钢珠的形式实现支架的转向不仅噪音大而且径向、轴向间隙大,使用寿命短。工作时间越长,轨道磨损后间隙越大,造成AGV机器移动上下跳动,摆动等。而且脚轮在移动过程中,减震脚的转向部位承受压力较大,轨道较容易损坏。2.减震结构只有两条(或一条)减震弹簧,使得减震脚轮在满载的情况下才会有的理想减震效果。当减震脚轮处于半载的情况时,减震效果很小。而且弹簧设计裸露在脚轮外面,得不到任何安全保护。因此,其减震结构不够合理,急需改进。3.脚轮只安装单个轮子,与地面只有单个接触点,容易导致脚轮行走出现偏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转动部分由滚珠轴承构成,减震结构采用双减震系统的轻型减震轮。<br>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轻型减震轮,包括安装板、支架、轮架、缓冲架、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的轴承套、嵌入所述轴承套内的轴承及平底窝钉,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贯穿支架并与平底窝钉相适配的支架转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贯穿安装板并与所述平底窝钉相适配的安装板转孔,所述平底窝钉将所述支架、轴承、轴承套及安装板压铆连接;所述轮架的中部与所述支架的下部枢接,所述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端,所述缓冲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缓冲架的下方,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及止挡体,所述缓冲架、支承板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弹性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止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部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及第四贯穿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缓冲架、轮架及所述缓冲机构的各部件通过导向螺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螺杆伸出所述止挡体的一端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第一弹性体套在所述导向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三贯穿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止挡体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贯穿通孔,两个所述第三贯穿通孔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弹性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体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体为高弹力减震材料制成的块状结构,所述止挡体为止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厚度为2-3cm。进一步地,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后上方的限位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架下贯穿孔,所述轮架的中部设置有轮架上贯穿孔,所述支架的下部通支架螺杆与所述轮架铰接,所述支架螺杆套设有支架钢套,所述支架钢套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轮架的两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有支架上贯穿孔,所述缓冲架通过缓冲螺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通过轮架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端,所述轮架螺杆套设有轮架长钢套,所述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轮架长钢套上,所述第一轮子与所述轮架的一内侧之间、所述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之间、所述第二轮子与所述轮架的另一内侧之间分别设有轮架短钢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均采用弹性塑胶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AGV车。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AGV车,包括权上述的一种轻型减震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支架通过轴承实现以平底窝钉为轴线在竖直方向进行自由转动,由于采用轴承作为转动结构,使支架转动灵活,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2.减震轮采用双减震系统,第一弹性体为一级缓冲,第二弹性体为二级缓冲,满足二代万向减震脚轮的安全系数,使用寿命及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起一代万向减震轮只靠弹簧减震,该设计还增加了具有弹性减震体,可以更有效的承担不平的路面造成冲击的压力,缓震的同时保证AGV车的稳定性,保障减震轮在一个平面上,不易发生打滑空转。3.第一轮子和第二轮子以轮架螺杆为轴线进行转动,由于采用两个轮子作为脚轮在地面行走的接触点,增大脚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脚轮行走平稳。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型减震轮的整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型减震轮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型减震轮的结构分解图。图中:1、安装板;2、轴承;3、轴承套;4、平底窝钉;5、支架;6、缓冲架;7、轮架;8、导向螺杆;9、支架螺杆;10、支架螺母;11、支架钢套;12、第一弹性体;13、第二弹性体;14、止挡体;15、紧固件;16、第一轮子;17、第二轮子;18、轮架螺杆;19、轮架短钢套;20、轮架长钢套;21、轮架螺母;22、限位杆;23、缓冲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减震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支架、轮架、缓冲架、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的轴承套、嵌入所述轴承套内的轴承及平底窝钉,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贯穿支架并与平底窝钉相适配的支架转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贯穿安装板并与所述平底窝钉相适配的安装板转孔,所述平底窝钉将所述支架、轴承、轴承套及安装板压铆连接;所述轮架的中部与所述支架的下部枢接,所述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端,所述缓冲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缓冲架的下方,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及止挡体,所述缓冲架、支承板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弹性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止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部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及第四贯穿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缓冲架、轮架及所述缓冲机构的各部件通过导向螺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螺杆伸出所述止挡体的一端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第一弹性体套在所述导向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三贯穿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止挡体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减震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支架、轮架、缓冲架、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的轴承套、嵌入所述轴承套内的轴承及平底窝钉,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贯穿支架并与平底窝钉相适配的支架转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贯穿安装板并与所述平底窝钉相适配的安装板转孔,所述平底窝钉将所述支架、轴承、轴承套及安装板压铆连接;所述轮架的中部与所述支架的下部枢接,所述第一轮子及第二轮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轮架的前端,所述缓冲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部,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缓冲架的下方,所述轮架的后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及止挡体,所述缓冲架、支承板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弹性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止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部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及第四贯穿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缓冲架、轮架及所述缓冲机构的各部件通过导向螺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螺杆伸出所述止挡体的一端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第一弹性体套在所述导向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三贯穿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止挡体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减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贯穿通孔,两个所述第三贯穿通孔均安装有所述第一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向荣脚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